学术投稿

老年人胃肠术后恢复期采用营养处方的临床观察

金玲;沈小梅;贾军梅

关键词:老年人, 胃肠手术, 恢复期, 营养处方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胃肠术后恢复期采用营养处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岁以上(包括60岁)胃肠疾病术后恢复期病人65例,分为实验组(合理营养处方治疗)、对照1组(经验膳食)和对照2组(经验膳食+肠内营养)3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5d、术后30 d检测总蛋白(TP)、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红蛋白(Hb),并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术后15 d,对照2组的Hb、TP、ALB、PALB各项指标高于对照1组、实验组;而术后30 d时,实验组与对照2组相比,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但高于对照1组.[结论]对于胃肠术后恢复期的老年病人,合理营养处方膳食能达到与肠内营养治疗相同的效果,且经济适用.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专家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考评

    [目的]对临床护理专家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信度与效度考评.[方法]利用临床护理专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120名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进行自评调查,采用重测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进行信度评价,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效度考评.[结果]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测信度为0.668,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45 4,信度较高.指标体系内容效度较好,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表明指标体系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从整体看,临床护理专家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为临床护理专家的评价提供统一参考标准,但还有待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作者:杨小平;秦柳花;王惠珍;杨丽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1例闭合性颈部损伤致喉气管断裂的护理

    严重的颈部闭合性损伤可能发生喉气管断裂,若对其症状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观察不细、处理不当,不仅会产生严重的喉气管狭窄及喉功能障碍而且易致死亡.我院头颈科曾成功救治1例颈部闭合性损伤病人.该病人第1气管软骨环和第2气管软骨环完全断裂和破碎,第2气管环膜部裂口远近端相距约4cm,喉腔黏膜及双侧声带撕裂伤,左侧喉返神经断裂,经及时清除气道血性分泌物、低位气管切开等处理,病人脱离危险,术后经精心、全面的护理,两个月后完全康复.随访3年,仅有轻度声音嘶哑,未发生喉气管狭窄,并能胜任重体力劳动.

    作者:石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King目标实现理论在肿瘤病人颈内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减轻肿瘤病人颈内静脉置管术紧张心理和疼痛程度的有效的心理护理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观察组应用King目标实现理论,在颈内静脉置管术前、术中采用规范化的支持语进行系统的有意识的心理护理,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心理支持语.对两组病人的主观感觉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30min与术后30 min心理紧张程度和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合置管者达100%,明显优于对照组(29%).[结论]在King目标实现理论基础上,在颈内静脉置管过程中,运用有意识的心理护理,稳定了病人情绪,减轻了痛苦,配合程度明显提高.

    作者:朱赟慧;江秋英;黄桂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1例急诊手术治疗脑梗死病人的护理

    急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缺血疾病,发病急,病死率95%以上.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是溶栓及脱水治疗.但如果血栓体积大,形成的时间长,溶栓效果不佳,血栓不能及时清除,大脑灌注不能及时恢复时,脑细胞将进行性坏死,血栓将迅速蔓延增大,引起闭塞侧大脑半球缺血、坏死,严重脑水肿,导致脑疝形成,随时有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险.幸存的病人也往往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及意识障碍等.如果能有效地去除血栓,使堵塞血管再通,就可以恢复脑灌注,减小梗死面积,避免未梗死脑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改善脑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1].我院脑血管科2005年4月26日收治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使用溶栓治疗效果不佳后,运用急诊手术方法治疗经积极及时的抢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姚晚侠;王金侠;刘引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功能锻炼研究进展

    重点综述了人工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研究状况,强调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张宝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专用床的制作与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给药途径,特别是在门诊输液室,大部分都是采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因此,为了使患儿能够尽快得到输液治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护士的工作强度,我科2003年自行设计了一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专用床,经临床3年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汪涓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护理人员缺乏社区护理理念,缺乏适应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社区护理相关政策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护理法规和质量控制标准,工作的范围局限,等等.提出应重视、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制定社区护理质量和人员考核绩效评价制度,建立社区护理网络,提供政策扶持.

    作者:韩扣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湖北省护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思考

    为确保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对近年来湖北省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湖北省护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符合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就业趋向以及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策规范和医院支持.

    作者:余凤英;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自主学习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在回顾自主学习思想起源、概念界定、模式、策略和测评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自主学习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王惠峰;李秋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社会的发展,医学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总结我国当前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在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步骤,以及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对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岚;冯谦;周霞;夏兰珍;马丽华;裴显俊;刘书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应用微型营养评价法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的营养评估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MNA和传统营养评价指标同时对94例消化系统肿瘤住院老年病人进行营养评估.[结果]消化系统肿瘤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1.5%,潜在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0.4%,营养正常者为18.1%;年龄、牙齿状况和疾病分期是影响老年人营养的重要因素;MNA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之间有良好相关性(r=0.67).[结论]消化系统肿瘤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MNA是一种可靠、快捷、简便的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估方法.

    作者:王庆华;王志莲;王霞;董建丽;郭丽芳;栾顺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评估性交谈概念的模态逻辑分析

    作为一门护理与人文学科交叉的课程,在护理专业有关人际沟通内容的教材中,评估性交谈概念多有分歧.如果从逻辑学角度进行探析,评估性交谈应符合广义模态的时间逻辑、认知逻辑、道义逻辑.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护患沟通是评估性交谈的临近属概念,在明确一般性沟通、治疗性沟通与评估性交谈的区别或种差之后,可较准确地定义并应用评估性交谈的概念.

    作者:王维利;杨娅娟;周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教师对角色认知与胜任水平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及角色胜任评价水平,以及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及角色胜任评价水平,为临床教学管理者制定教师角色发展及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60名临床护理教师及208名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理想教师角色充满期待,教师认同理想教师角色;教师对自身角色胜任自我评价高于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角色胜任评价,主要缺陷项目包括在对病人家属的人文关怀意识、给学生以心理/专业伦理/行为方面的辅导、个案与个性化教学方法等.[结论]学生对教师角色胜任评价不高,发展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师角色势在必行.建议临床护理师资建设应着手发展临床护理教师教育者角色、辅导者角色,同时应注重培养临床角色中专业发展的潜力.

    作者:杨辉;康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据统计,因精神疾病导致自杀者占全部自杀者的30%~40%,其中精神分裂症自杀者又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杀者的30%,是普通人群的20倍~45倍,且约1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终死于自杀.因此,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的临床特征,对于预防和减少自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代静波;徐立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护士工作绩效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护士和护士长对护士工作绩效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33名临床护士及26名护士长,通过护士工作绩效问卷调查,对各种因素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筛选出护士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工作绩效的护士自评和护士长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职称、沟通能力和护护关系为影响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结论]对护士工作绩效的评价,护士自评和护士长评价一致:护士职称越高、沟通能力越强、护护关系越融洽,护士的工作绩效水平越高.

    作者:杨晓莉;苏小茵;张俊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本科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目的]了解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生对开设护理本科课程的意见,优化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级四年制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69.1%的护生认为此专业以四年制为好,47.3%的护生认为毕业实习以7个月~9个月较妥,62.1%的护生要求增加西医类课程,并要求增加人文课程,对当前开设的课程仅<基础护理学>掌握得较好,且大多数护生对目前的就业情况较满意.[结论]中医药院校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课程应突出中医特色,整合中医课程,增设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加强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

    作者:丁亚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人胃肠术后恢复期采用营养处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胃肠术后恢复期采用营养处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岁以上(包括60岁)胃肠疾病术后恢复期病人65例,分为实验组(合理营养处方治疗)、对照1组(经验膳食)和对照2组(经验膳食+肠内营养)3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5d、术后30 d检测总蛋白(TP)、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红蛋白(Hb),并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术后15 d,对照2组的Hb、TP、ALB、PALB各项指标高于对照1组、实验组;而术后30 d时,实验组与对照2组相比,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但高于对照1组.[结论]对于胃肠术后恢复期的老年病人,合理营养处方膳食能达到与肠内营养治疗相同的效果,且经济适用.

    作者:金玲;沈小梅;贾军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弹力绷带用于膝关节镜术后病人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膝关节镜术后弹力绷带包扎病人常发生的不适症状,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64例(68膝)膝关节镜术后弹力绷带包扎病人进行相关知识指导以及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内容包括患肢末梢颜色、患肢麻木情况、肿胀程度、伤口有无渗血、有无关节积液、胫骨下端的感觉等.[结果]膝关节镜术后行弹力绷带包扎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如患肢颜色加深、感觉麻木、肢体肿胀发生率较高.[结论]需加强对膝关节镜术后弹力绷带包扎病人的观察及相关知识指导,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陈文风;贺爱兰;雷光华;李康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3种促宫颈成熟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3种促宫颈成熟方法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92例孕妇随机分为3组:1组为低浓度缩宫素组,用1 U催产素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共3 d;2组为蓖麻油鸡蛋餐组,用蓖麻油40 mL加鸡蛋两个煎炒,每日1次,多3 d;3组为米索前列醇组,外阴消毒后置米索前列醇100μg于阴道后穹窿,每12 h可重复给药1次,多4次.观察3组宫颈成熟度及引产效果.[结果]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促宫颈成熟率(95.0%)明显高于蓖麻油鸡蛋餐组(80.5%)、催产素组(70.0%)(P<0.01或P<0.05),引产成功率(92.5%)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蓖麻油鸡蛋餐促宫颈成熟效果与低浓度缩宫素间无差异显著,但其总产程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效果佳,蓖麻油餐较缩宫素使用更为方便,副反应小,易接受.

    作者:赵月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个性化服务对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激越行为的影响

    [目的]降低老年痴呆病人的住院反应,顺利渡过住院适应期.[方法]回顾分析干部病房收治的首次住院的老年痴呆病人中13例发生激越行为的相关因素,针对其原因,对43例首次住院病人采取了个性化服务,并对其激越行为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前老年痴呆病人激越行为的发生率为31.7%,实施后为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5).[结论]个性化服务可降低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激越行为的发生.

    作者:霍世英;赵美娜;汪丽芳;李艳玲;吴育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