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防护袖巾在感染性疾病区应用的研究

王兰萍;宋修爱;宋建玲

关键词:防护, 感染性, 病区, 临床应用, 血压计袖带, 医院消毒, 危险性, 院内感染, 医用物品, 甲醛溶液, 听诊器, 现报告如下, 熏蒸消毒, 消毒方法, 技术规范, 护理人员, 反复使用, 低度, 传播媒介, 不同途径
摘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将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为三类,即高度、中度和低度危险性物品.听诊器、血压计袖带虽被列为低度危险性物品,但经病人反复使用,易被病人的汗液,体表携带的菌群污染,尤其是通过各种不同途径传播的不同病原菌,成为院内感染的传播媒介和院内感染的隐患.目前国内各感染病房内各病区血压计、袖带、听诊器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用甲醛溶液熏蒸消毒,由于消毒不方便等原因,达不到医用物品一用一消毒的要求,且在取放血压计时,护士的健康常被甲醛溶液强烈的气味造成损害[1].为此,我科护理人员研制了一次性袖巾,解决了血压计消毒的难题,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对教育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也带来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界观念的改变.临床实习着重培养应用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临床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些探讨.

    作者:陈月桃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产后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产后6 h~8 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或不能完全排净者(指尽力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大于或等于100mL).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增加产妇痛苦,也是引起产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护理人员对产后尿潴留病人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朝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加强对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带教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后阶段,是实现由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学生们在基础课学习中所获得的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得以较为全面的接触和融合,专业知识和专业思想得以巩固和升华.但是也不避免地暴露在各种职业性危害之中,由于防护不当,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暴露事件时有发生.现将存在问题及带教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廖耀玲;李素芬;郭瑛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对宁波地区护士继续护理教育需求现状分析

    继续护理学教育(continuing nursing education,CNE)是在职护理人员在本领域不断学习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终身性的系统教育,是优化专业技术队伍的必要措施.我国的CNE始于20世纪80年末,十几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对解决临床护理人员的实际水平和专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护理专业的整体素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1].为客观了解宁波市继续护理学教育状况,于2005年12月对宁波市8所不同层次医院的1 096名临床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静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供体胰肾联合切取的护理配合

    目前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我科于1999年9月-2005年12月为21例糖尿病合并肾病病人施行了胰肾联合移植术.现将供胰肾联合切取过程中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金娜;马威;赵振红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1例额颞顶叶脑梗死引起单侧肢体忽略自伤病人的护理

    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管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的坏死[1].额叶、颞叶、顶叶损害的病人常伴有一些精神症状:额叶病变表现精神活动方面的障碍,易出现痴呆、人格改变及病变对侧上肢强握与摸索反射;颞叶病变表现为幻嗅幻味、错觉幻觉、自动症及似曾相识症、旧事如新或生疏感、精神异常、内脏症状、情感异常及抽搐;顶叶病变时出现计算不能、不能识别手指、左右侧认识不能和书写不能;右侧顶叶邻近角回损害易出现自体认识不能:表现为不认识自己患侧身体的存在,认为左侧上下肢不是自己的;右侧顶叶邻近缘上回处损害出现病觉缺失:表现为不认识自己有缺陷,否认左侧偏瘫的存在;一侧顶叶病变还可出现触觉忽略,表现为两侧同时给予触觉刺激时病灶对侧无感觉[2].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常伴有精神症状,易出现自伤、他伤等行为,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我病区于2005年7月收治1例脑梗死引起单侧忽略导致自伤的病人,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范丽梅;常红;王玲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胃肠减压与进食活动对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胃肠减压与进食活动对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病人分为实验组(肛门排气后继续胃肠减压2 d或3 d、禁食)和对照组(肛门排气后即拔除胃管并进流质饮食),观察腹胀及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肠梗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道排气后适当延长胃肠减压及进食时间可降低肠梗阻的发生率.

    作者:丛冰;周玉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抢救车平面示意图在临床抢救中的应用

    抢救车在临床抢救病人时起到重要作用,但有时护士由于着急而不知抢救车的物品存放位置.因此,为了使病人得到及时、快捷的抢救,防止临床护士抢救时手忙脚乱的局面,提高抢救的效率,缩短抢救时间,我科自行设计了一种适应临床抢救的抢救车平面示意图,并将药品及物品摆放示意图贴于隔板的上面,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尚随君;吴秀媛;郑宜萍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社区护理》教学模式的探讨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是目前高等护理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是每一位社区护理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院教师对普通高专护理专业在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面对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秀欣;杨秀玲;尼宏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临床较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果诊治不及时可能威胁病人的生命[1].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是目前治疗糖尿病酮症(DK)或DKA-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但胰岛素用量不易精确调控,血糖波动较大,容易导致低血糖,也给病人活动带来不便.胰岛素泵给药方式准确灵活、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安全有效,不仅可以迅速控制血糖,还可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2],对病人日常生活、工作无影响.我科于2003年6月-2005年6月应用两种方法治疗DK或DKA病人共36例,并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万菊;杨娥;蒲卉明;李敏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电话回访评价出院病人遵医行为的效果

    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工作是一种开放式、延伸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丰富了整体护理内涵,缩短了医护患之间距离,对医疗知识普及,提高病人出院的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有着重要意义[1].我科于2005年1月-2005年12月对出院后需继续治疗和护理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式教育,收到良好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林菊;姚秋爱;陈舒婷;李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个体化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DN)维持血液透析病人个体化血液透析管理的方法.[方法]通过对42例老年DN维持血透病人实施1年的个体化透析方案管理,比较实施个体化血液透析管理前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血浆清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42例病人透析中出现高血压、低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糖、低血糖等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透析期间高血钾、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P<0.05);ALB、Hb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老年DN病人实施个体化血液透析管理,能使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并发症明显减少,透析较充分,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志兰;曾蕾;莫志宁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敷贴-脉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1].气道炎症引起易感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伴哮鸣音、胸闷或咳嗽,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发作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目前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而我院采用敷贴-脉冲治疗22例同一矿区的哮喘病人,延长了缓解期,减少了发作次数,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张瑞仙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使用5%葡萄糖做青霉素皮试的临床观察

    青霉素抗菌谱广、毒副反应少且经济,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临床上有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判断结果.我院门诊2004年3月-2005年5月随机从使用青霉素抗感染治疗的病人中抽取320例病人,试用5%葡萄糖配制青霉素皮试液,并且与药典规定的用生理盐水做青霉素皮试溶剂作对照试验.结果发现,用5%葡萄糖做青霉素皮试溶剂能够明显降低皮内注射时的疼痛,青霉素皮试阴性率优于传统使用生理盐水.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爱君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1例肠病性肢端皮炎的护理

    肠病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enteropathica,AE),目前认为AE与遗传性缺锌有关的常见染色体隐性遗传病.60%~70%的病例有家族史[1].是以口腔周围及肢端慢性皮炎、顽固性腹泻、生长发育障碍、免疫功能降低等为主要表现的对婴幼儿期危害较重的疾病.我科收治的1例肠病性肢端皮炎的患儿经治疗好转出院,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尹丽;李淑芹;王晶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现代教育模式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保证,护理技能是护生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士从事专业工作的必备条件[1].对于<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有近30项基础护理操作,通过恰当的实践教学,能很快提高护生护理技能.通常的做法是增加实践课的比例,改革实践课的教学方法以及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来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具体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各校可结合各门课的特点而制定.周薇[2]在对美国护理教育的发展概况进行研究后认为,临床护理课理论与实践课比例为1:1较合适.对于<护理学基础>近三十项护理操作,如何才能更合理安排实践课?这些操作是否应有所侧重,还是平均分布时间和精力?为此,对毕业班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其在临床毕业实习的1年中,26项常用基础护理操作完成次数,以此分析设计<护理学基础>实践课时的安排.

    作者:丁亚媛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个体化放尿在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放尿方法对宫颈癌(Ⅰb期~Ⅱa期)根治术后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首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住院病人85例,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实行个体化放尿,对照组定时放尿.[结果]实验组拔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2例、尿潴留3例,需重置尿管5例;对照组出现排尿困难10例、尿潴留10例,需重置尿管1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放尿方法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中较定时放尿方法更能锻炼膀胱功能,更能减少或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锡坚;黄亦武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血脂失调的临床分析

    妊娠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缺乏及胰岛素抵抗引起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组织脂肪酶活性增加[1],形成以高三酰甘油(TG)血症为主的小而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及高密度脂蛋白醇(HDL-C)低下的三联征[2],这是一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谱,导致孕妇及胎儿大血管病变,严重危害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因此提高对妊娠糖尿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产儿死亡是十分重要的.我院1999年5月-2002年5月诊治的妊娠糖尿病血脂化验结果与产妇病程,年龄、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血糖(FBG)水平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玲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加替沙星与痰热清存在配伍禁忌

    加替沙星(商品名利欧针),是近年国家批准的一种喹诺酮类抗菌新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及恶性肿瘤合并的肺部感染.痰热清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解痉等功效.我科在救治1例88岁高血压合并肺部感染病人时,发现利欧针与痰热清混合后立即出现混浊,更换一次性输液器后液体输注正常,说明两者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申利萍;张雁雁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扶正祛邪理论在小儿脑瘫饮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运用扶正祛邪理论提高脑瘫患儿饮食护理方法,达到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80例进行中医扶正祛邪饮食健康教育,并与同期常规饮食指导的80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完成情况比较.[结果]中医饮食护理组康复治疗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祛邪的饮食健康宣教能使家长较好的掌握中医饮食护理方法并加以实施,保证了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薛坚;李玉秀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