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翠英
小儿误食中毒是儿科急诊中的常见病.目前尚无适用于儿童的电动洗胃机,临床上普遍采用传统注射器抽吸洗胃法,经鼻腔插入的普通胃管由于管壁厚、管腔小,洗胃过程中容易发生胃管堵塞,而且整个洗胃过程需护士反复注入洗胃液、抽吸,洗胃既费时又费力.为了提高洗胃效果,减轻患儿痛苦和创伤,我科从2003年12月起,采用无菌灌肠袋、一次性吸痰管、负压吸引器相连接的电动洗胃法用于中毒患儿洗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亚平;陈慧敏;许来娣;钱丽萍;蒋月花;翁伟芬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研究人文护理对康复期肿瘤病人生存质量(QOL)改善的意义.[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对118例肿瘤康复期的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实施人文护理前后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肿瘤康复病人在住院期间QLQ-C30多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人文护理有助于改善康复期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清馨;郑丽君;杨文琴;张俊梅 刊期: 2006年第35期
近年来,临床上加强了吸氧湿化瓶及导管的消毒,但对于固定于墙上的终端吸氧接头却有所忽略.我院自1998年开始对终端吸氧接头进行消毒后明显减少了院内感染,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赵美华;耿喜娥;陈月新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前,大多数口腔医院及牙病防治所仍沿用汞合金为病人进行牙体修复充填,以苯作为义齿基托树脂的溶解剂也为数不少.医院临床80%以上仍沿用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汞、银汞合金调制和填充过程产生的汞蒸气,苯作为溶解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苯蒸气,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使用不当破碎后的汞外泄,都会给临床医护人员和病人带来很大的危害.
作者:方秀华;姚志清;王健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外科护理学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手术室作为外科系统一个重要科室,护理水平要与外科医疗技术水平相适应.要求手术室护士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能尽快更新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作者:任燕群;李瑞玲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PD)是人格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人的特点:对人冷酷无情、漠不关心,行为具有攻击性,冲动、易激惹,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侵犯他人的权益却毫无罪恶感、内疚感,不能维持长久的人际关系.因其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危害而受到关注.现将2004年在我院精神二科住院的2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徐枝楼;黄桂香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以心理行为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特质应对问卷)为指标对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进行测量.[结果]手术后第10天干预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胡德英;代艺;董英莉;陈冬娥;吴和玉;喻姣花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铜针栓塞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创伤相对较小的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疾病的方法[1].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我科自2003年起采用铜针留置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29例,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焕巧;张崇菊;刘丽君 刊期: 2006年第35期
临床常用的吸氧方法是鼻导管吸氧,但对于鼻腔疾患、不能耐受经鼻吸氧以及婴幼儿则不宜采用此法.鉴此,笔者特制一种简易氧气吸入面罩,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书红;李爱花;于海燕;席翠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介绍了中枢性高热的特点、头部物理降温的意义及监测体温的部位和方法.认为耳温测量是中枢性高热头部降温病人理想的测温方法,测温快速、准确、安全、省时.
作者:刘风青;杨海新 刊期: 2006年第35期
近年来,塑料瓶装液体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发现,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需用300 mL液体时,以往用玻璃瓶装液体时,只需将瓶盖启开,按无菌操作原则将液体倒出200 mL即可.塑料瓶装液体因其瓶盖与瓶身密闭为一体,护士通常是用20 mL注射器分10次从塑料瓶中抽取200 mL液体.
作者:田红英;付淑平;郝梦然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瘫痪病人(包括截瘫、偏瘫和四肢瘫)由于体能减弱,瘫痪肢体主动运动不足及肌张力异常而长期卧床,从而引起全身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多种并发症.站立床训练可以帮助病人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脊柱、骨盆及下肢的应力负荷,是促进病人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1].
作者:孙肖姬;任莲崔;王芝云;方秀桂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慢性移植肾肾病是指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数月,特别是1年或数年后移植肾功能逐渐减退,临床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穿刺活检可见病理性改变,间质淋巴细胞炎症反应,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血管内膜增生以及肾血管萎缩等,终移植肾衰竭恢复透析.我科2005年1月开始应用口服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替代普乐可复或环孢霉素作为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
作者:徐凤梅;张军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病人剖宫产手术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3月-2005年12月20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病人手术中的治疗及护理.[结果]20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106.7 min±10.3 min,胎儿娩出时间为8.0 min±2.1 min,出血量1 133.3 mL±242.2 mL.除1例病人死于DIC外,其余病人及20例胎儿均正常出院.[结论]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且并发症多,手术中的护理对手术的成败、母婴的生命安危以及术后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慧;黄素琼;刘雪燕;陈燕玲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是由Arrow公司提供的一种含有氯已定醋酸盐与磺胺嘧啶银的导管(简称抗感染导管).有关文献[1]报道,导管加抗生素可显著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我科近几年使用抗感染导管逐渐增多,主要用于各种化疗及免疫低下的病人.抗感染导管发生过敏性休克极其罕见,至今国内未见报告.2004年5月我科1例病人在应用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后引发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丽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是临床应用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药品[1].病区因病人需要可备少量麻醉药品,但因其有潜在的成瘾性,容易滥用,因此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尤其重要,其管理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作者:耿艳莉;陈水仙;杨海香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麻醉学专业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国外的麻醉护理工作及其教育已自成体系,形成独立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麻醉医学的发展,并成为临床麻醉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国内麻醉护理工作还未形成规模,仅在个别三级甲等医院设置麻醉专科护士或护理小组,从事事务性的配合工作,其工作内涵、范畴均存在较大差距,与之同步发展的麻醉护理教学也仅仅是起步阶段.
作者:马涛洪;刘保江;王肇云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口腔科器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若消毒不彻底,则成为传播多种疾病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1],手机等器械使用后应用0.1%苯扎溴铵或75%乙醇消毒后,发现器械中表面抗原阳性率为7.2%、e抗原阳性率为0.9%.如果口腔科器械消毒或灭菌不彻底,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甚至会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
作者:沈璇;王海雪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气管切开病人在呼吸平稳又不具备条件封管的情况下,存在一个对暴露的气管切口的护理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在气切口罩两层湿纱布,并间断喷湿化液于纱布上以维持湿化气体的功能.现在用得较多的是在气切口接人工鼻以被动湿化病人吸入的气体.
作者:殷燕娟 刊期: 2006年第35期
介绍了国内住院病人睡眠质量调查结果,并对失眠的常见原因及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郭秀红 刊期: 200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