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巧用一次性输血器调节夹

李桂玲

关键词:一次性输血器, 一次性引流袋, 定时放尿, 病人, 效果满意, 临床应用, 临床工作, 控制开关, 开关控制, 护理工作, 持续导尿, 塑料帽, 调节夹, 活动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持续导尿病人,需定时放尿,而一次性引流袋因没有开关控制,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使用一次性引流袋塑料帽,将引流袋反折,塞入帽内,病人活动时,反折部容易松脱,起不到定时放尿的作用.我科于2003年6月,用一次性输血器调节夹,制成控制开关,经80例病人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层次护生心理健康、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心理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人才其他素质的形成和质量[1],护生作为一个女性的群体,心量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及时发现不同层次护生的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至少质,我们对本科与大专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自尊水平等进行调查,拟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士预提供依据.

    作者:尼春萍;化前珍;吕爱莉;张美霞;刘喜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病人的护理

    通过对63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病人的护理,认为加强术前病人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廖倩芳;严艳玲;莫惠霞;林雪虹;龙凤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操作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了减少全程、大剂量、强刺激的静脉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目前临床上采用了比较安全简便的PICC置管的输液途径.但是,在PICC置管后,可能会有局部感染、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和导管漂移或脱出、导管破裂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本文就两组PICC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探讨,提出正确的护理操作方法.

    作者:王春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应用临床路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1].为了使病人树立健康意识,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2001年1月?003年12月我院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健康教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基灵;方藕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调适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良好的自我发展意识、与年龄和性别相适应的心理行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优良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保健水平,使亿万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状态下安度晚年,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姚明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瘢痕性损害病人的疗效观察

    瘢痕性损害包括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两大类,原发性损害即瘢痕疙瘩,继发性损害有痤疮瘢痕、外伤瘢痕等,这些皮肤损害可有瘙痒、疼痛等症状,同时也影响病人的美容.我们采用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玉兰;郑杏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

    近年来,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日益受到重视,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得到重视。本文选择全胃切除术病人,应用肠内营养制剂,经过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监测,来评价其疗效及可行性。

    作者:林秀如;张振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采取动脉血气标本的有关技术问题

    传统血气分析只能检测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等指标.AVLOMNI九型多参数分析仪仅需少量动脉全血即可同时检测数十项临床检测指标;但对检测标本要求较严格.临床工作中常常由于采血方法错误,送检标本无法得到准确检测结果.本文探讨与检测质量相关且易为临床忽视的有关技术问题,目的在于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程俊录;马涛洪;付保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如脂肪栓子、羊水栓子、空气栓子)栓塞后的病理过程,我院近年共发生2例肺栓塞,经积极抢救1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军廷;刘志前;李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康复新液治疗压疮的护理观察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在148个急诊护理机构中压疮发生率达9.2%,在专科医院和福利性医院达23.0%~27.5%[1].2001年-2003年,我们运用康复新液治疗Ⅱ期、Ⅲ期压疮病人17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

    作者:吴燕雪;连萍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青年麻疹病人的护理

    我院自2000年-2002年共收治麻疹病人192例,其中15岁以上青年72例,占37.5%.现将青年麻疹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人便秘的预防和护理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腔内滞留过久,水分过量吸收,使粪便过于干燥硬结,造成排便困难.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较高,通过适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刘国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达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几年,肺结核保并糖尿病率每年以24.75%的速度递增,且痰菌阳性率,空洞率高,治疗十分困难.

    作者:韩典慧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美多丽与阿托品散瞳检影对比研究

    儿童检影一般强调用1%阿托品,可使睫状肌充分麻痹,获得准确的屈光度;但有散瞳时间长、恢复慢等缺点.从2000年起我院视光科对6岁以上儿童,采用美多丽(Mydrin-p)散瞳检影,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书华;申长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整体医疗护理的实施与应用

    整体医疗护理是将医疗与护理两者互相结合,以人为本,以整体人为核心,充分考虑其完整性、联系性、动态变化性的特点而实施的身心全方位治疗.其服务对象是整体的人,服务范围不仅是治疗疾病的过程,还包括人的生命全过程及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人群,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工作[1].整体医疗护理着眼于人的整体,强调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统一,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充分体现.我国人口医护比例相对较低,开展整体医疗护理可以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大潜力,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措施.

    作者:双卫兵;高俊萍;程金莲;王东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研究》2000年-2003年刊载文章统计分析

    <护理研究>是由中华护理学会主管、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等单位主办的杂志,创刊于1987年(季刊),是我国护理杂志中创刊较早的杂志之一.1994年起改为双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0年8月<山西护理杂志>更名为<护理研究>并于2002年改为月刊,2003年又一次改为半月刊.从创刊初期的稚嫩到目前的壮大,它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目前已成为我国护理领域中较有影响的期刊之一,对探索国内外医学护理理论与实践问题和培育新一代护理队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该刊的载文、作者及引文情况做一统计分析,希望能揭示我国目前护理研究工作的一些现状和特点,并对刊物的评估和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作者:刘芳;陈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高龄膀胱癌术后病人的肺部护理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是治疗老年膀胱癌病人的佳手术方式,但是,由于该手术涉及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手术范围大,创伤大,术后卧床时间相对较长,(一般7 d~14 d),高龄病人卧床时间会更长,容易并发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是老年病人术后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既延长病人的康复时间,又加重原发病,增加病死率.我们对8例79岁以上高龄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病人采取预见性护理,除1例病人于术后第22天发生肺部感染外,其余7例均顺利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艳丽;杨晓萍;赵玉香;肖映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的交流技巧

    交流也称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感情的过程[1].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交流有助于护士了解患儿的心身状况,提高护理质量,亦是促进护患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的需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将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交流的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刘振荣;周新明;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内生场肿瘤热疗机的临床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许多恶性肿瘤的诊疗手段,越来越先进,其治疗效果也日渐提高.我院采用国产NRL-002型内生场深部热疗机的首台科研样机,对142例中晚期癌症病人进行热疗,收到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继华;吉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对38例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人,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作者:许会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