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国际刊号:1009-6493
  • 国内刊号:14-1272/R
  • 影响因子:1.37
  • 创刊:198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130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连续6年获山西省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研究杂志   2004年12期文献
  • 基层医院药物流产妇女生殖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的调查

    生殖健康指在生命各阶段,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生殖过程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适.

    作者:任凤荣;宫玉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人工肝支持治疗病人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

    [目的]根据人工肝支持治疗病人心理状态调查结果,寻找减轻和预防人工肝支持治疗病人心理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HAD情绪自评表,对130例人工肝支持治疗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9%的病人存在焦虑,68%的病人存在抑郁,21%病人既存在焦虑状态又存在抑郁状态.[结论]对人工肝支持治疗病人及时评估心理行为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岳建荣;张丽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不同层次护生心理健康、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心理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人才其他素质的形成和质量[1],护生作为一个女性的群体,心量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及时发现不同层次护生的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至少质,我们对本科与大专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自尊水平等进行调查,拟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士预提供依据.

    作者:尼春萍;化前珍;吕爱莉;张美霞;刘喜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如脂肪栓子、羊水栓子、空气栓子)栓塞后的病理过程,我院近年共发生2例肺栓塞,经积极抢救1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军廷;刘志前;李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1例腭部混合瘤病人的护理

    口腔手术伤口愈合较慢,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则因体质差,手术耐受性低,更增加了手术成功的难度.我科于2003年2月收住1例口腔腭部混合瘤伴糖尿病,高血压病人,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石尚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冬春季静脉穿刺小技巧

    进入冬季,患病人数逐渐增多,需要输液的病人也不断增加,在实际工作中,气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穿刺的效果.下面就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谈几点小技巧.①嘱病人在每次输液前,用热毛巾热敷双手或将手放于温水中浸泡5 min~10 min,由于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用这种方法可迅速使双手的静脉回流增加,让静脉完全充盈,此时再行静脉穿刺,成功率将会明显提高,同时也可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巧用一次性输血器调节夹

    在临床工作中,持续导尿病人,需定时放尿,而一次性引流袋因没有开关控制,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使用一次性引流袋塑料帽,将引流袋反折,塞入帽内,病人活动时,反折部容易松脱,起不到定时放尿的作用.我科于2003年6月,用一次性输血器调节夹,制成控制开关,经80例病人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桂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一次性输液器使用中的小窍门

    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避免了因医疗用品反复使用造成医源性感染.现将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使用中的一些小窍门介绍如下.

    作者:张景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人便秘的预防和护理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腔内滞留过久,水分过量吸收,使粪便过于干燥硬结,造成排便困难.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较高,通过适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刘国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莱琪用于化疗所致的呕吐

    化疗是肿瘤病人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化疗时消化道反应率较高,病人常因严重呕吐中断治疗,且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自2002年6月-2003年2月,我科采用莱琪预防化疗引起的呕吐,并与其他药物比较,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变兰;冯爱萍;李青;李惠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葛根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注射用葛根素(又名麦普宁、普润)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醛基异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而被迫停药.现将我院近3 a来应用葛根素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综合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医生借鉴.

    作者:啜丽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的交流技巧

    交流也称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感情的过程[1].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交流有助于护士了解患儿的心身状况,提高护理质量,亦是促进护患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的需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将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交流的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刘振荣;周新明;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工作者应该成为审美的人

    医学是以人、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其本质是人性化的医疗,是奠基于人文、科学、哲学的学问[1].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首先必须懂得人、尊重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2].现代护理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护理教育,护理人文教育同样是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3].

    作者:郭照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的管理

    随着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管理已经成为每个医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国家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标准控制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质量和应用,但目前仍有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国内已有因使用不合格的注射器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事件和大量未经消毒毁形的输液(血)器和注射器流入社会引起社会公害的报道.因此,加强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管理至关重要,并且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医疗安全[1],也是降低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近两年来我们加大了对医院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监督管理力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高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手术间无菌环境的保持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种类的进一步拓宽,高难度手术的广泛开展,对手术间的无菌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多年的手术室工作实践发现,尽管手术室重视敷料、器械的准备及消毒,人员准备及空气消毒,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仍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应引起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138例护患冲突原因分析与对策

    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医疗服务逐渐纳入消费法,护患冲突在医疗服务中逐渐突出.良好的护患关系既能使病人保持稳定的心态,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也使医务人员保持稳定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现就2002年-2003年本科138例次护患冲突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迎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利用排班本与护士进行有效沟通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作为护士长经常要把上级的精神及自己的工作意图传达给护士,但因护士工作为倒班制,每天至少有二分之一的护士因轮休而不在岗,这样给工作的安排造成很大的不便.通过实践发现利用排班本把要传达的信息记录下来,可以有效地把这些信息在短的时间、以快的速度传达并贯彻下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作者:王建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程序化组织管理模式在SARS病区的应用

    护理工作组织管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1].特别是在突发性大规模疫情暴发时,科学有序地组织指挥工作在整个疫情应对中显得尤为重要.在2003年3月突发的SARS疫情中,我院在各病区使用了程序化管理模式,使护理工作高效率地完成,且无一位工作人员感染.

    作者:商临萍;尹建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医院聚集性传染的特点,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和负责部门在工作中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张秋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整体医疗护理的实施与应用

    整体医疗护理是将医疗与护理两者互相结合,以人为本,以整体人为核心,充分考虑其完整性、联系性、动态变化性的特点而实施的身心全方位治疗.其服务对象是整体的人,服务范围不仅是治疗疾病的过程,还包括人的生命全过程及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人群,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工作[1].整体医疗护理着眼于人的整体,强调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统一,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充分体现.我国人口医护比例相对较低,开展整体医疗护理可以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大潜力,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措施.

    作者:双卫兵;高俊萍;程金莲;王东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正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转变,这意味着对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1].护理人员应在病人痛苦的时候关心爱护病人,使他们保持乐观的情绪.一个优秀的护理人员应掌握护理艺术和一些基本能力.

    作者:毛志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关于护理实习质量保证的思考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卫生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引发人口结构、疾病谱构成等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类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对卫生保健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1],也对护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需求.由于近几年扩大招生规模,致使护理实习生人数增多;毕业生联系就业的时间提前且延长;护理对象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之前的临床试用.这些情况均造成学生专业实践的机会与时间相对减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新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应对挑战和变化,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进行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芙蓉;王玉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加强护生情商培养提高护生素质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词自问世以来,备受各界人士重视.有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百分之二十取决于智商(IQ),百分之八十取决于情商[1].护理界学者则认为,对护理人员而言,人们的智商与情商的构成比以4∶6为宜[2].因此,与智商相比,情商对护理职业角色的成功扮演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作者:林悦凤;郭淑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呼吸道管理

    为加强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呼吸道管理,从体位、合理氧疗、气道湿化的方法、有效排痰、气道感染的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贾俊卿;盈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进展

    为提高化疗病人的耐受性,减少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从预防和治疗的角度综述了国内新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措施.

    作者:李建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应用临床路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1].为了使病人树立健康意识,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2001年1月?003年12月我院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健康教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基灵;方藕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胃癌术后病人顽固性呃逆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术后病人顽固性呃逆的常见原因.[方法]对21例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老年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有低钠血症、胃胀气、酸中毒等.[结论]呃逆的治疗应根据不同原因分别处理,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爱英;刘珍荣;张丽萍;吴慕林;李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不典型四肢动脉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交通事故骤增,不典型四肢动脉损伤由于早期缺乏缺血征象不易发现,贻误治疗会带来缺血性肌挛缩、肢体坏死、感染、周围性水肿等各种严重后果。因此,不典型四肢动脉损伤的观察和护理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作者:张川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

    近年来,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日益受到重视,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得到重视。本文选择全胃切除术病人,应用肠内营养制剂,经过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监测,来评价其疗效及可行性。

    作者:林秀如;张振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骨盆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我院自1992年5月-2003年10月手术治疗15例骨盆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的病人。创伤性膈疝发病与骨盆骨折巨大暴力造成腹压骤然升高,腹腔脏器穿破膈肌及胸腔负压有关。骨盆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往往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常导致误诊,甚至危及生命。及时给病人提供有效的急救护理,对病人渡过危险期,稳定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洁;曾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高龄膀胱癌术后病人的肺部护理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是治疗老年膀胱癌病人的佳手术方式,但是,由于该手术涉及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手术范围大,创伤大,术后卧床时间相对较长,(一般7 d~14 d),高龄病人卧床时间会更长,容易并发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是老年病人术后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既延长病人的康复时间,又加重原发病,增加病死率.我们对8例79岁以上高龄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病人采取预见性护理,除1例病人于术后第22天发生肺部感染外,其余7例均顺利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艳丽;杨晓萍;赵玉香;肖映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颈椎骨折病人翻身的舒适护理

    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一种轻松及安宁的环境状态下的感受[1].颈椎骨折病人因活动障碍或被动体位,翻身困难、不当的姿势是身体不适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在病情允许、满足医疗条件下设法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是颈椎骨折病人护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蒋伟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车祸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发生.40岁以下因车祸死亡的人已成为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伤残所占比例就更高.我们从社会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角度分析了10 a来280例车祸病人的心理状态,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病人的术后护理

    为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对43例胫骨髁间棘骨折病人术后给予功能锻炼指导,配合局部熏洗、弹拨、引伸、屈曲等理伤手法,并使用下肢关节康复治疗仪(CPM)和骨伤治疗仪治疗,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作者:谢卫梅;郑倩卿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病人的护理

    通过对63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病人的护理,认为加强术前病人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廖倩芳;严艳玲;莫惠霞;林雪虹;龙凤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鼻胃管在胃肠吻合口瘘中的应用及护理

    随着胃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胃肠吻合口瘘时有发生.并发吻合口瘘后,导致人体大量体液丢失,蛋白质、脂肪、糖的分解代谢增加,但又不能经口摄入,单靠静脉补液、输血等支持疗法,受到条件限制及费用影响.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对4例胃肠吻合口瘘病人在48 h内予以鼻胃管肠内营养,维持水、盐平衡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并采取针对性护理,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缪蕴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达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几年,肺结核保并糖尿病率每年以24.75%的速度递增,且痰菌阳性率,空洞率高,治疗十分困难.

    作者:韩典慧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危重急症之一,属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务必争分夺秒,全力抢救.我中心于2001年1月年1月,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93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光玉;周淑清;何苗;涂小平;王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紫杉醇化疗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为探讨紫杉醇化疗毒副反应之一高血压的护理,对门诊接受紫杉醇化疗的病人在化疗期间加强心理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去除焦虑因素,并对化疗过程中发生高血压的病人给予对症处理并严密观察,使病人顺利完成了化疗.

    作者:高瑞珍;郭秀泉;黎立娇;刘婉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晚期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是影响蟾期肿瘤病人康复的因素之一,对于鼻饲的晚期肿瘤病人进行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恶习液质,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李爱芝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情绪障碍的健康教育

    慢性乙型肝炎是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长期迁延不愈,给病人心理上造成极大负担,产生焦虑,抑郁症状,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采取针对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复发率,延缓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陈雪莲;孔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

    老年痴呆又名阿尔茨海墨病,约占所有痴呆的50%~70%,病因至今未明。研究提示与遗传和环境有关,有特殊的脑神经病理改变,包括脑萎缩。神经细胞内有神经纤维缠结,神经细胞外有老年斑。一般在65岁左右发病,起病隐蔽,进行性发展,早期就影响记忆力,后全面性智能衰退,包括人格、情感、行为改变。可有特殊性认知功能,如语言、运动技术。病人常出现日常生活活动障碍和行为模式改变。

    作者:李建英;何青秀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对38例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人,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作者:许会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内窥镜鼻窦手术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2002年2月-2003年2月我科对收治的慢性鼻窦炎病人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子龙;张丹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美多丽与阿托品散瞳检影对比研究

    儿童检影一般强调用1%阿托品,可使睫状肌充分麻痹,获得准确的屈光度;但有散瞳时间长、恢复慢等缺点.从2000年起我院视光科对6岁以上儿童,采用美多丽(Mydrin-p)散瞳检影,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书华;申长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路径在鼻内窥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医疗机构为顺应当时医院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它是美国在临床医疗服务中用来控制医疗费用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成功手段[1].这一新的医疗护理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我院耳鼻喉科2003年在护理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了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路径并实施应用,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卿;孙春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烤瓷贴面美容修复前牙间隙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烤瓷贴面美容修复前牙间隙的护理配合.[方法]护理人员在美容修复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开展四手操作,并加强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结果]46例病人顺利完成烤瓷贴面美容修复前牙间隙.[结论]四手操作缩短了医生在病人口腔内的操作时间,提高了口腔美容的工作效率.

    作者:姜智敏;唐尤宽;吴雪勋;王光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终末期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治疗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血管通路的功能是影响血液透析病人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具有并发症少,通畅时间长等优点[1],其3 a通畅率可达80%以上,是长期血液透析病人首选的血管通路模式.但由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随着透析质量的不断提高,存活时间的延长,长期反复穿刺易出现内瘘狭窄和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1,2].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之一是建立高位内瘘.现将我院自1994年1月-2004年1月36例高位内瘘的使用方法和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孙静;安茂竹;宋明娟;丁英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庭护理

    精神分裂症不仅是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是一种社会性较强的脑功能性疾病.迄今,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阐明,其临床仍处于对症治疗阶段,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长期住院不利于精神疾病的康复,而社区的病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医疗护理,将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和危害.我院经科学决策,把社区防治列为重点工作之一.经过长期下乡医疗实践,逐步找到了解决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的有效途径.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卫芳;王万芝;宋洪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调适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良好的自我发展意识、与年龄和性别相适应的心理行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优良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保健水平,使亿万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状态下安度晚年,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姚明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青年麻疹病人的护理

    我院自2000年-2002年共收治麻疹病人192例,其中15岁以上青年72例,占37.5%.现将青年麻疹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析影响过敏性休克抢救效果的原因

    [目的]探讨影响过敏性休克抢救效果的原因,以改进抢救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注射室1988年-2001年发生的药物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抢救资料.从发病年龄、原发疾病、临床表现、抢救措施与抢救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影响本组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原因是心脏瓣膜病变、心功能不全.[结论]抢救及时、措施正确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心功能健全是抢救成功的基本条件.

    作者:冼少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瘢痕性损害病人的疗效观察

    瘢痕性损害包括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两大类,原发性损害即瘢痕疙瘩,继发性损害有痤疮瘢痕、外伤瘢痕等,这些皮肤损害可有瘙痒、疼痛等症状,同时也影响病人的美容.我们采用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玉兰;郑杏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加强医院药品管理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安全性和有效性两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随着药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药品的质量管理被人们所重视,药品资源更加被人们所珍惜.医院药品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治疗质量.

    作者:王丽萍;高海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研究》2000年-2003年刊载文章统计分析

    <护理研究>是由中华护理学会主管、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等单位主办的杂志,创刊于1987年(季刊),是我国护理杂志中创刊较早的杂志之一.1994年起改为双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0年8月<山西护理杂志>更名为<护理研究>并于2002年改为月刊,2003年又一次改为半月刊.从创刊初期的稚嫩到目前的壮大,它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目前已成为我国护理领域中较有影响的期刊之一,对探索国内外医学护理理论与实践问题和培育新一代护理队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该刊的载文、作者及引文情况做一统计分析,希望能揭示我国目前护理研究工作的一些现状和特点,并对刊物的评估和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作者:刘芳;陈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内生场肿瘤热疗机的临床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许多恶性肿瘤的诊疗手段,越来越先进,其治疗效果也日渐提高.我院采用国产NRL-002型内生场深部热疗机的首台科研样机,对142例中晚期癌症病人进行热疗,收到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继华;吉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专科医院易感人群医院感染分析与对策

    易感人群是指罹患有容易诱发医院感染发生的某些基础疾病以及在医疗诊治过程中导致病人产生易感因素的病人群体.通过对2002年我院住院病人中易感人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了眼科医院易感人群的发病分布情况及发病部位特点,认识到易感人群是医院感染发病的高危群体,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文革;许岩;杨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山莨菪碱注射液和庆大霉素注射液在褥疮治疗中的应用

    褥疮为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好发于截瘫、偏瘫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1].我们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山莨菪碱注射液和庆大霉素注射液配成混合液用于褥疮治疗,经18例病人验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环;王秀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3MTM安必洁快速多酶清洗剂的临床应用

    安必洁快速多酶清洗剂是一种含有多种酶的清洗剂,可有效分解人体的各种物质如蛋白质、黏多糖、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为进一步了解安必洁快速多酶清洗剂对不同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实用性,特做实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平;李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一次性静脉营养袋在临床的多种用途

    一次性静脉营养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除了用于输注静脉高营养外,还有多种用途.护理人员利用一次性静脉营养袋本身,或其中的配置及外包装,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作者:张元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操作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了减少全程、大剂量、强刺激的静脉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目前临床上采用了比较安全简便的PICC置管的输液途径.但是,在PICC置管后,可能会有局部感染、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和导管漂移或脱出、导管破裂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本文就两组PICC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探讨,提出正确的护理操作方法.

    作者:王春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减轻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局部疼痛反应的探讨

    [目的]探讨缓解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局部疼痛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比较生理盐水和注射用水作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溶媒肌肉注射时的疼痛程度.[结果]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肌肉注射较用注射用水作为溶媒肌肉注射疼痛程度减轻(P<0.001).[结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采用生理盐水作溶媒,可减轻病人注射时的局部疼痛.

    作者:杨美娣;冼少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采取动脉血气标本的有关技术问题

    传统血气分析只能检测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等指标.AVLOMNI九型多参数分析仪仅需少量动脉全血即可同时检测数十项临床检测指标;但对检测标本要求较严格.临床工作中常常由于采血方法错误,送检标本无法得到准确检测结果.本文探讨与检测质量相关且易为临床忽视的有关技术问题,目的在于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程俊录;马涛洪;付保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止血带在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中,缚在颈部固定外套管的纱布系带松紧要适度,过松可导致外套管脱出,过紧可影响颈静脉回流[1].然而对气管切开置管时间较长的病人,即使松紧适度,因纱布系带勒压与摩擦颈部皮肤,也经常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甚至糜烂.鉴此,2000年9月-2003年9月,我科对70例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在行气管切开固定外套管时,将止血带套在纱布系带外面,结果皮肤发红、糜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进钱;张孝琴;郑漫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小剂量甘露醇溶液治疗便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排便减少,粪便干硬伴有排便费力.临床上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例如:体液摄入不足,长期卧床,缺乏运动,排便习惯改变,摄入纤维素不足等,均可使肠蠕动减弱,引起便秘,造成病人生理、心理上的痛苦.特别是神经外科病人,由于便秘,排便费力可引起颅内压力升高,使病情加重.临床上常采用缓泻剂、肛门栓剂等治疗便秘,但有些病人仍不能解决问题.我科在2000年起采用甘露醇溶液治疗顽固性便秘,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霞;陈玉秋;陈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两种吸氧方法效果观察

    食管贲门癌各术式开胸均可导致术后低氧血症[1].如何迅速提高氧分压,改善机体缺氧状况,减少并发症是食管贲门癌术后护理的关键.我科自2003年7月以来采用DRT-DC型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氧,并与传统的鼻塞吸氧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锐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医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文书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称,是护理人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业务水平的具体体现,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应在整体护理实践中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状况,针对病人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实施治疗,以达到改善病人健康状况,提高病人生命质量的目的.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化,与此相适应的病历书写规范也逐渐趋向成熟.

    作者:李晓月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鼻咽癌病人放疗后的口腔护理

    由于腮腺、唾液腺均在鼻咽癌病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内,故放疗后腮腺及唾液腺受到抑制,腺体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消失,颞颌关节及咀嚼肌纤维化造成张口时颞颌关节发紧、疼痛,针对病人出现的上述症状,自2002年11月,我们采取了一些护理方法,同时注重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从而减轻了病人的放疗反应,使放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王小岩;孙建萍;张美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两种防治诺维本所致静脉炎方法的对比研究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诺维本(NVB)又名异长春花碱,是半合成第三代长春花碱,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优于其他长春碱类药物[1].其主要的毒副反应是对血管的严重损伤,导致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非外渗性静脉炎[2],因此护理人员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选择有效的防治静脉炎的方法,并进行了对比性研究.

    作者:黄萍;毛培文;蔡碧琴;莫忠云;汪蜀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康复新液治疗压疮的护理观察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在148个急诊护理机构中压疮发生率达9.2%,在专科医院和福利性医院达23.0%~27.5%[1].2001年-2003年,我们运用康复新液治疗Ⅱ期、Ⅲ期压疮病人17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

    作者:吴燕雪;连萍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婴儿抚触防治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婴儿抚触对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03年6月住院的63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选择性实施抚触按摩.将2001年7月-2002年6月住院的61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抚触组63例低出生体重儿仅2例发生呼吸暂停(3.1%),低于对照组呼吸暂停的发生(31.1%,P<0.005).[结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实施婴儿抚触,能有效防止呼吸暂停的发生.

    作者:黄秀良;曾华英;庄小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体位护理在分娩时的应用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优生优育及自我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2001年以来我科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分娩中实施体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蔺小芬;梁炳爱;袁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小儿低钙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在婴幼儿惊厥中,低钙血症较为常见,若不及时诊治,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可并发窒息、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若能早期发现,积极救治,可使治愈率明显提高.我院儿科1998年-2002年共收治50例低钙惊厥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先;张惠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无激惹试验反复异常临床分析

    无激惹试验(NST)是传统、经济、无创伤、可多次使用的产前胎儿监护方法之一,它能及时为临床做出前瞻性的诊断,指导孕产期的处理,对降低围产儿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但NST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假阳性较高而影响它的可信度.本文对510例正常妊娠和高危妊娠的孕妇进行胎儿电子监护以探讨NST反复异常的临床价值,提高胎儿电子监护的可靠性.

    作者:陈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抢救及护理

    围产期严重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和新生儿后期神经系统残疾的重要原因,HIE病死率高,致残率高.采取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措施,可防止和减少神经系统的损害.我院2000年7月-2003年12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2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湘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宫颈癌病人放射治疗的健康教育

    宫颈癌是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居妇女所患癌瘤之首位,严重威胁着妇女的生命,而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实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做好宫颈癌病人放射治疗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作者:杨靖华;崔爱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

    母乳对婴儿智力和体质发育的优越性是任何代乳品无法替代的,乳汁中含有多种抗体和抗感染物质.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生长和健康,而且还能促进母体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剖宫产产妇由于受饮食限制,以及术后疼痛带来的负性情绪,从而影响乳汁分泌.为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增加泌乳量,我科设专职责任护士,对母婴进行全方位护理,指导产妇早进食、早活动,为母乳不足的新生儿乳旁加奶,经临床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秦学玲;刘秉芳;刘雅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乳汁分泌量观察

    随着母婴同室的建立和按需哺乳的实施,医护人员有了丰富的喂养经验,并得到了产妇、家属及社会的支持,母乳喂养率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纯母乳喂养围产儿率难以维持较高水平.笔者观察和分析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产后3 d内的乳汁量及母乳喂养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倩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局部用药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

    会阴裂伤及侧切术是产科分娩过程中常见的手术.会阴部既有尿道、阴道,又有肛门,是分泌排泄物的必经之道,所以切口感染的机会必然增多.我院采取术中用甲硝唑液加庆大霉素冲洗伤口,术后应用甲硝唑与高锰酸钾溶液交替冲洗局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瑞香;郭继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焦虑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果的影响

    [目的]评估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过程中焦虑情绪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对52例不孕妇女在取卵前晚进行焦虑状态的调查分析,并在治疗后14 d按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妇女焦虑状态分值的高低与IVF-ET治疗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在IVF治疗过程中,成功组和失败组的焦虑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焦虑状态的分值比较,失败组明显高于成功组(P<0.01).结论:在辅助生育治疗过程中减少应激原,降低焦虑情绪,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周红卫;陈立梅;黄霞芬;厉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评估15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护理干预前后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血钙、血磷、骨密度测定值以及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1 a后病人相关知识,血钙、血磷、骨密度测定值及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对性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骨质疏松症病人病情的良性转归,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辛;席冠华;王云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