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变兰;冯爱萍;李青;李惠仙
我院自1992年5月-2003年10月手术治疗15例骨盆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的病人。创伤性膈疝发病与骨盆骨折巨大暴力造成腹压骤然升高,腹腔脏器穿破膈肌及胸腔负压有关。骨盆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往往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常导致误诊,甚至危及生命。及时给病人提供有效的急救护理,对病人渡过危险期,稳定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洁;曾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营养不良是影响蟾期肿瘤病人康复的因素之一,对于鼻饲的晚期肿瘤病人进行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恶习液质,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李爱芝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长期迁延不愈,给病人心理上造成极大负担,产生焦虑,抑郁症状,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采取针对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复发率,延缓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陈雪莲;孔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注射用葛根素(又名麦普宁、普润)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醛基异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而被迫停药.现将我院近3 a来应用葛根素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综合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医生借鉴.
作者:啜丽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一次性静脉营养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除了用于输注静脉高营养外,还有多种用途.护理人员利用一次性静脉营养袋本身,或其中的配置及外包装,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作者:张元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由于腮腺、唾液腺均在鼻咽癌病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内,故放疗后腮腺及唾液腺受到抑制,腺体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消失,颞颌关节及咀嚼肌纤维化造成张口时颞颌关节发紧、疼痛,针对病人出现的上述症状,自2002年11月,我们采取了一些护理方法,同时注重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从而减轻了病人的放疗反应,使放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王小岩;孙建萍;张美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正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转变,这意味着对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1].护理人员应在病人痛苦的时候关心爱护病人,使他们保持乐观的情绪.一个优秀的护理人员应掌握护理艺术和一些基本能力.
作者:毛志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口腔手术伤口愈合较慢,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则因体质差,手术耐受性低,更增加了手术成功的难度.我科于2003年2月收住1例口腔腭部混合瘤伴糖尿病,高血压病人,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石尚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终末期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治疗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血管通路的功能是影响血液透析病人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具有并发症少,通畅时间长等优点[1],其3 a通畅率可达80%以上,是长期血液透析病人首选的血管通路模式.但由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随着透析质量的不断提高,存活时间的延长,长期反复穿刺易出现内瘘狭窄和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1,2].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之一是建立高位内瘘.现将我院自1994年1月-2004年1月36例高位内瘘的使用方法和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孙静;安茂竹;宋明娟;丁英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烤瓷贴面美容修复前牙间隙的护理配合.[方法]护理人员在美容修复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开展四手操作,并加强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结果]46例病人顺利完成烤瓷贴面美容修复前牙间隙.[结论]四手操作缩短了医生在病人口腔内的操作时间,提高了口腔美容的工作效率.
作者:姜智敏;唐尤宽;吴雪勋;王光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食管贲门癌各术式开胸均可导致术后低氧血症[1].如何迅速提高氧分压,改善机体缺氧状况,减少并发症是食管贲门癌术后护理的关键.我科自2003年7月以来采用DRT-DC型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氧,并与传统的鼻塞吸氧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锐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一种轻松及安宁的环境状态下的感受[1].颈椎骨折病人因活动障碍或被动体位,翻身困难、不当的姿势是身体不适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在病情允许、满足医疗条件下设法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是颈椎骨折病人护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蒋伟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缓解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局部疼痛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比较生理盐水和注射用水作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溶媒肌肉注射时的疼痛程度.[结果]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肌肉注射较用注射用水作为溶媒肌肉注射疼痛程度减轻(P<0.001).[结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采用生理盐水作溶媒,可减轻病人注射时的局部疼痛.
作者:杨美娣;冼少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婴儿抚触对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03年6月住院的63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选择性实施抚触按摩.将2001年7月-2002年6月住院的61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抚触组63例低出生体重儿仅2例发生呼吸暂停(3.1%),低于对照组呼吸暂停的发生(31.1%,P<0.005).[结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实施婴儿抚触,能有效防止呼吸暂停的发生.
作者:黄秀良;曾华英;庄小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精神分裂症不仅是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是一种社会性较强的脑功能性疾病.迄今,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阐明,其临床仍处于对症治疗阶段,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长期住院不利于精神疾病的康复,而社区的病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医疗护理,将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和危害.我院经科学决策,把社区防治列为重点工作之一.经过长期下乡医疗实践,逐步找到了解决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的有效途径.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卫芳;王万芝;宋洪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排便减少,粪便干硬伴有排便费力.临床上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例如:体液摄入不足,长期卧床,缺乏运动,排便习惯改变,摄入纤维素不足等,均可使肠蠕动减弱,引起便秘,造成病人生理、心理上的痛苦.特别是神经外科病人,由于便秘,排便费力可引起颅内压力升高,使病情加重.临床上常采用缓泻剂、肛门栓剂等治疗便秘,但有些病人仍不能解决问题.我科在2000年起采用甘露醇溶液治疗顽固性便秘,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霞;陈玉秋;陈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交流也称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感情的过程[1].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交流有助于护士了解患儿的心身状况,提高护理质量,亦是促进护患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的需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将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交流的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刘振荣;周新明;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老年痴呆又名阿尔茨海墨病,约占所有痴呆的50%~70%,病因至今未明。研究提示与遗传和环境有关,有特殊的脑神经病理改变,包括脑萎缩。神经细胞内有神经纤维缠结,神经细胞外有老年斑。一般在65岁左右发病,起病隐蔽,进行性发展,早期就影响记忆力,后全面性智能衰退,包括人格、情感、行为改变。可有特殊性认知功能,如语言、运动技术。病人常出现日常生活活动障碍和行为模式改变。
作者:李建英;何青秀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安全性和有效性两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随着药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药品的质量管理被人们所重视,药品资源更加被人们所珍惜.医院药品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治疗质量.
作者:王丽萍;高海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院自2000年-2002年共收治麻疹病人192例,其中15岁以上青年72例,占37.5%.现将青年麻疹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