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莲;孔媛
临床路径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医疗机构为顺应当时医院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它是美国在临床医疗服务中用来控制医疗费用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成功手段[1].这一新的医疗护理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我院耳鼻喉科2003年在护理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了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路径并实施应用,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卿;孙春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根据人工肝支持治疗病人心理状态调查结果,寻找减轻和预防人工肝支持治疗病人心理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HAD情绪自评表,对130例人工肝支持治疗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9%的病人存在焦虑,68%的病人存在抑郁,21%病人既存在焦虑状态又存在抑郁状态.[结论]对人工肝支持治疗病人及时评估心理行为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岳建荣;张丽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种类的进一步拓宽,高难度手术的广泛开展,对手术间的无菌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多年的手术室工作实践发现,尽管手术室重视敷料、器械的准备及消毒,人员准备及空气消毒,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仍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应引起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一次性静脉营养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除了用于输注静脉高营养外,还有多种用途.护理人员利用一次性静脉营养袋本身,或其中的配置及外包装,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作者:张元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对38例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人,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作者:许会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注射用葛根素(又名麦普宁、普润)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醛基异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而被迫停药.现将我院近3 a来应用葛根素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综合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医生借鉴.
作者:啜丽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护理文书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称,是护理人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业务水平的具体体现,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应在整体护理实践中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状况,针对病人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实施治疗,以达到改善病人健康状况,提高病人生命质量的目的.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化,与此相适应的病历书写规范也逐渐趋向成熟.
作者:李晓月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通过对63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病人的护理,认为加强术前病人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廖倩芳;严艳玲;莫惠霞;林雪虹;龙凤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由于腮腺、唾液腺均在鼻咽癌病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内,故放疗后腮腺及唾液腺受到抑制,腺体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消失,颞颌关节及咀嚼肌纤维化造成张口时颞颌关节发紧、疼痛,针对病人出现的上述症状,自2002年11月,我们采取了一些护理方法,同时注重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从而减轻了病人的放疗反应,使放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王小岩;孙建萍;张美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化疗是肿瘤病人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化疗时消化道反应率较高,病人常因严重呕吐中断治疗,且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自2002年6月-2003年2月,我科采用莱琪预防化疗引起的呕吐,并与其他药物比较,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变兰;冯爱萍;李青;李惠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了减少全程、大剂量、强刺激的静脉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目前临床上采用了比较安全简便的PICC置管的输液途径.但是,在PICC置管后,可能会有局部感染、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和导管漂移或脱出、导管破裂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本文就两组PICC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探讨,提出正确的护理操作方法.
作者:王春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为加强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呼吸道管理,从体位、合理氧疗、气道湿化的方法、有效排痰、气道感染的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贾俊卿;盈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达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几年,肺结核保并糖尿病率每年以24.75%的速度递增,且痰菌阳性率,空洞率高,治疗十分困难.
作者:韩典慧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交流也称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感情的过程[1].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交流有助于护士了解患儿的心身状况,提高护理质量,亦是促进护患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的需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将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交流的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刘振荣;周新明;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1].为了使病人树立健康意识,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2001年1月?003年12月我院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健康教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基灵;方藕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避免了因医疗用品反复使用造成医源性感染.现将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使用中的一些小窍门介绍如下.
作者:张景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老年痴呆又名阿尔茨海墨病,约占所有痴呆的50%~70%,病因至今未明。研究提示与遗传和环境有关,有特殊的脑神经病理改变,包括脑萎缩。神经细胞内有神经纤维缠结,神经细胞外有老年斑。一般在65岁左右发病,起病隐蔽,进行性发展,早期就影响记忆力,后全面性智能衰退,包括人格、情感、行为改变。可有特殊性认知功能,如语言、运动技术。病人常出现日常生活活动障碍和行为模式改变。
作者:李建英;何青秀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危重急症之一,属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务必争分夺秒,全力抢救.我中心于2001年1月年1月,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93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光玉;周淑清;何苗;涂小平;王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围产期严重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和新生儿后期神经系统残疾的重要原因,HIE病死率高,致残率高.采取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措施,可防止和减少神经系统的损害.我院2000年7月-2003年12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2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湘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母婴同室的建立和按需哺乳的实施,医护人员有了丰富的喂养经验,并得到了产妇、家属及社会的支持,母乳喂养率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纯母乳喂养围产儿率难以维持较高水平.笔者观察和分析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产后3 d内的乳汁量及母乳喂养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倩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