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韩典慧

关键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病人, 健康教育, 需求调查, diabetes mellitu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痰菌阳性率, 医学模式, 卫生保健, 治疗, 空洞, 递增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达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几年,肺结核保并糖尿病率每年以24.75%的速度递增,且痰菌阳性率,空洞率高,治疗十分困难.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减轻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局部疼痛反应的探讨

    [目的]探讨缓解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局部疼痛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比较生理盐水和注射用水作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溶媒肌肉注射时的疼痛程度.[结果]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肌肉注射较用注射用水作为溶媒肌肉注射疼痛程度减轻(P<0.001).[结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采用生理盐水作溶媒,可减轻病人注射时的局部疼痛.

    作者:杨美娣;冼少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止血带在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中,缚在颈部固定外套管的纱布系带松紧要适度,过松可导致外套管脱出,过紧可影响颈静脉回流[1].然而对气管切开置管时间较长的病人,即使松紧适度,因纱布系带勒压与摩擦颈部皮肤,也经常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甚至糜烂.鉴此,2000年9月-2003年9月,我科对70例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在行气管切开固定外套管时,将止血带套在纱布系带外面,结果皮肤发红、糜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进钱;张孝琴;郑漫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一次性静脉营养袋在临床的多种用途

    一次性静脉营养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除了用于输注静脉高营养外,还有多种用途.护理人员利用一次性静脉营养袋本身,或其中的配置及外包装,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作者:张元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不典型四肢动脉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交通事故骤增,不典型四肢动脉损伤由于早期缺乏缺血征象不易发现,贻误治疗会带来缺血性肌挛缩、肢体坏死、感染、周围性水肿等各种严重后果。因此,不典型四肢动脉损伤的观察和护理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作者:张川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瘢痕性损害病人的疗效观察

    瘢痕性损害包括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两大类,原发性损害即瘢痕疙瘩,继发性损害有痤疮瘢痕、外伤瘢痕等,这些皮肤损害可有瘙痒、疼痛等症状,同时也影响病人的美容.我们采用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玉兰;郑杏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乳汁分泌量观察

    随着母婴同室的建立和按需哺乳的实施,医护人员有了丰富的喂养经验,并得到了产妇、家属及社会的支持,母乳喂养率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纯母乳喂养围产儿率难以维持较高水平.笔者观察和分析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产后3 d内的乳汁量及母乳喂养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倩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小儿低钙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在婴幼儿惊厥中,低钙血症较为常见,若不及时诊治,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可并发窒息、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若能早期发现,积极救治,可使治愈率明显提高.我院儿科1998年-2002年共收治50例低钙惊厥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先;张惠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危重急症之一,属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务必争分夺秒,全力抢救.我中心于2001年1月年1月,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93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光玉;周淑清;何苗;涂小平;王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医院聚集性传染的特点,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和负责部门在工作中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张秋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骨盆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我院自1992年5月-2003年10月手术治疗15例骨盆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的病人。创伤性膈疝发病与骨盆骨折巨大暴力造成腹压骤然升高,腹腔脏器穿破膈肌及胸腔负压有关。骨盆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往往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常导致误诊,甚至危及生命。及时给病人提供有效的急救护理,对病人渡过危险期,稳定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洁;曾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病人的护理

    通过对63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病人的护理,认为加强术前病人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廖倩芳;严艳玲;莫惠霞;林雪虹;龙凤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药物流产妇女生殖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的调查

    生殖健康指在生命各阶段,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生殖过程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适.

    作者:任凤荣;宫玉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138例护患冲突原因分析与对策

    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医疗服务逐渐纳入消费法,护患冲突在医疗服务中逐渐突出.良好的护患关系既能使病人保持稳定的心态,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也使医务人员保持稳定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现就2002年-2003年本科138例次护患冲突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迎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高龄膀胱癌术后病人的肺部护理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是治疗老年膀胱癌病人的佳手术方式,但是,由于该手术涉及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手术范围大,创伤大,术后卧床时间相对较长,(一般7 d~14 d),高龄病人卧床时间会更长,容易并发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是老年病人术后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既延长病人的康复时间,又加重原发病,增加病死率.我们对8例79岁以上高龄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病人采取预见性护理,除1例病人于术后第22天发生肺部感染外,其余7例均顺利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艳丽;杨晓萍;赵玉香;肖映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巧用一次性输血器调节夹

    在临床工作中,持续导尿病人,需定时放尿,而一次性引流袋因没有开关控制,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使用一次性引流袋塑料帽,将引流袋反折,塞入帽内,病人活动时,反折部容易松脱,起不到定时放尿的作用.我科于2003年6月,用一次性输血器调节夹,制成控制开关,经80例病人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桂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车祸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发生.40岁以下因车祸死亡的人已成为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伤残所占比例就更高.我们从社会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角度分析了10 a来280例车祸病人的心理状态,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应用临床路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1].为了使病人树立健康意识,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2001年1月?003年12月我院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健康教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基灵;方藕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青年麻疹病人的护理

    我院自2000年-2002年共收治麻疹病人192例,其中15岁以上青年72例,占37.5%.现将青年麻疹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达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几年,肺结核保并糖尿病率每年以24.75%的速度递增,且痰菌阳性率,空洞率高,治疗十分困难.

    作者:韩典慧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手术间无菌环境的保持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种类的进一步拓宽,高难度手术的广泛开展,对手术间的无菌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多年的手术室工作实践发现,尽管手术室重视敷料、器械的准备及消毒,人员准备及空气消毒,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仍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应引起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