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对比研究

李建芳;李新萍;颜菱;罗艳霞

关键词:颈外静脉, 四肢静脉, 留置针输液, 对比研究, intravenous infusion, 静脉穿刺输液, 病人, 静脉留置针, 一般选择, 血管通路, 效果满意, 留置时间, 工作效率, 大隐静脉, 补液量, 肘部, 应用, 液体, 下肢, 腕部
摘要: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后,减轻了病人穿刺时的疼痛;维持血管通路的畅通,利于紧急抢救;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1].一般选择上肢的肘部静脉、腕部静脉和下肢的大隐静脉[2]进行穿刺,但对于每日补液量在2500mL~4000 mL,常规补钾4 g~6 g的禁食病人,常常不能顺利输完液体或留置时间不长达不到留置针输液的目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针对上述禁食病人采用颈外静脉穿刺输液,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2096例妇女病普查资料分析

    妇女病普查工作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达到妇女病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我院近年来对太原市不同行业的女职工及市郊农村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工作,使我市的妇女保健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医婵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美食与眼睛的营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明亮的眼睛可以让人们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但如果长期过度用眼可使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科学合理的饮食对保护视力有很大的作用.多吃蔬菜可降低白内障、老年黄斑变性等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于秉丽;彭清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术前访视对心脏介入手术病人的作用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心血管病人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病人将接受心脏介入治疗.心脏介入治疗是一种有创手术,费用较高,起搏器和支架将在体内永久存在,引起病人强烈的心理、生理反应.笔者对80例行心脏介入手术的病人进行术前访视使病人感受人文关怀,稳定心理状态,预防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爱玲;田芳英;郜玉珍;陈臣义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临床分析

    妇科腹腔镜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应用及技术的提高,大多数的卵巢良性肿瘤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我院于1999年8月-2003年8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296例,现就其手术方法、并发症及术前术后处理进行探讨.

    作者:史小荣;李莉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术后腹胀病人的护理干预

    腹胀是腹腔脏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缩短病程,加速病人肠功能的恢复,促进肛门早日排气、排便,防止术后腹胀、腹痛甚至肠粘连的发生,我科自2002年12月-2003年12月,对108例腹腔手术病人采用中药小承气汤保留灌肠,加穴位毫针针刺,并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玉芳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防范护理纠纷

    现代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人们健康观的转变和法律意识的觉醒,在接受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不但对技术活动的结果有较高的期望值,对服务也有较高的要求.一旦病人认为损害了自身的权益,就会产生不满甚至引起护理纠纷.因此医护人员要认清目前医疗市场现状,努力加快改革步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尽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闫淑珍;侯颖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PDCA循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PDCA管理循环就是按照计划(play)、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来进行质量管理并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一种管理工作程序,它是护理行政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我中心妇产科自2002年7月起将PDCA循环运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收到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梁清仙;杨叶青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特需医疗管理初探

    特需医疗是随着人们生活、经济水平和健康服务需求的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服务形式.它是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时间、空间、形式、生活设施、就诊环境和强化优质服务来突出特色.特需医疗为病人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增加了病人满意度,同时也促进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它是未来医疗的总体趋势.现将特需医疗科的管理特色介绍如下.

    作者:刘莉;李蓉琼;李蓉梅;任皓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穴位注射药物治疗季节型过敏性鼻炎的疗效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为机体对某些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现的鼻腔黏膜病变所引起的变态反应,当变应原随着吸入的空气进入鼻腔后,使鼻黏膜处于致敏状态.病人表现打喷嚏、流清涕、鼻痒、鼻塞、鼻黏膜苍白水肿、耳痒、咽部痒、眼睛红、流泪,少数病人可出现气急、气喘.临床治疗多数是对症用药,如点鼻、口服抗过敏药、脱敏疗法等,但效果不佳,近年来我科使用穴位注射药物治疗季节型过敏型鼻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史军英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承担着全院手术科室的手术工作及急诊手术的抢救工作.由于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管理制度的老化,导致一些小的差错事故时有发生.为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我们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莉;张建华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向心性加压缠绕法对减轻脑卒中病人患肢水肿的效果评价

    偏瘫上肢水肿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血管病后皮质和皮质下部传导束受损,血管运动神经麻痹,导致局部水肿,其发病率约占12.5%~70%[1].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影响患肢的早期康复,造成手部肌肉萎缩,掌指关节粘连,甚至造成畸形,上肢致残,以致功能难以恢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此我科在为患肢水肿者进行康复锻炼前先进行向心性加压缠绕,并对水肿的减轻,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肌力增长的程度进行了研究,为临床工作积累了经验.

    作者:李艳梅;郑颖;朱宏伟;刘风华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肿瘤医院门诊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措施

    进入21世纪,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肿瘤病人更需要护士能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健康教育不仅是一种宣传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为达到门诊健康教育的目的,我们对100例门诊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新丽;王华;王改变;赵光春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鼻内窥镜手术病人的护理配合

    鼻内窥镜手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给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治疗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该手术的要点是通过小范围手术彻底清除广泛的鼻窦病变,并保持鼻窦的生理功能,手术精细准确,它较传统的鼻部手术具有照明好、视野清、损伤小、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1].在对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过程中,正确、耐心的护理对手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旭兰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我院历年的医院感染发病监测资料显示,精神科发病率一直较高.为全面了解精神科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探讨发病原因以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我们对精神科1998年1月-2003年12月全部出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立荣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1999年-2002年对3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实施长期静脉置管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晶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肝源性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在肝病基础上继发的糖尿病.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该病有增多的趋势.本文选择1998年1月-2002年12月资料完整的68例肝源性糖尿病进行总结,以探讨慢性肝病与糖尿病、护理干预等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晨霞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噪音控制对初产妇分娩过程心率及心理的影响

    现实社会中人们对生产性、生活性噪音污染的危害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噪音系指由于发音不规则地振动,而产生的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和谐、不悦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产房内噪音带来的危害应引起助产人员的足够重视.有研究表明,在噪音污染的环境中完成分娩,其心率、心理的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产妇对分娩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师春香;邓桂芳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老年人围手术期肺部护理

    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减弱;常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使肺功能减弱;反应迟钝,抵抗力下降;糖尿病人易合并肺部感染,术后无力咳嗽.这些特点,使分泌物易贮留在气管、支气管内,严重影响肺部通气功能,一旦发生感染,易引起各系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手术前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肺通气功能,对促进健康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白改玲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急诊留观输液病人护理风险的防范

    急诊科经常会对一些已诊断明确需药物治疗或诊断尚不明确需进一步诊治的病人留诊观察、输液治疗.由于护理工作涉及面广,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近年来,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其他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为了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切实保护护患双方权益,急诊科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对留观输液病人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童宇平;王子秀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丝裂霉素C在首次复发性翼状胬肉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翼状胬肉是由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而形成,轻者影响美观,重者因牵扯而形成逆规性散光,甚至遮盖瞳孔区造成视力障碍.虽然手术效果很好,但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易伴睑球粘连,再手术时容易发生角膜、巩膜穿孔,内直肌损伤[1].我科对首次复发性翼状胬肉48例48眼,分组行胬肉切除加结膜移植术(PECT)、PECT联合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MMC),并进行观察分析及护理,收到预期效果.

    作者:张秀珍;汤淑芳;施天严;俞颂平;徐洁慧 刊期: 2004年第2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