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梗阻性不孕疗效观察

龚俊

关键词:梗阻性不孕症, 中西医,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方法 治疗梗阻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梗阻性不孕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酉医结合治疗组)46例,对照组(西药治疗组)48例,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4.0%.两组比较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梗阻性不孕症效果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要好,可以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中具体推广使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深化护理服务突出人性化管理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对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 实施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护理质量.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实行岗位淘汰制.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护理服务流程,加强护患沟通.结论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有利于持续改进,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彭云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己明显提升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存活率.透析过程漫长而艰难,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和疾病本身带来的各种失调,透析费用昂贵都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患者常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针对这些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药发展的研究

    中医中药依靠增进政府间合作、国际间学术交流、在国外创办中医药院校、设立中医院、广泛宜传介绍中医药优点,特别是中药材栽培与生产,均要按GAP标准,实现产业化与国际化,还要利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主要策略、回顾中医学与中药学的发展史、中医药的现有地位与我国中药的现有市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策略探讨.

    作者:崔立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语言艺术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现代护理模式已发展成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1).既根据病人身心、社交、文化需要,为病人创造一个温馨、和蔼、充满希望和力量的健康空间和心境,提供优质的护理.语言是护患之间进行沟通、交往的基本的工具,也是护患之间思想、感情、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介.护理工作中我们除了用药物解除病人躯体的痛苦外,还应让病人从我们的语言中感受到被关怀、被尊重,使病人得到生理上和心理上双重满足.所以掌握好、发挥好语言的艺术,对建立友好合作的护患关系,获得理想的护理和医疗效果,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宋孝红;叶富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50例慢性胆汁反流胃炎治疗

    目的:研究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情况.方法:将前来治疗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对照结果 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治疗两周后患者上腹胀痛、烧灼感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所改变,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多潘立酮、铝碳酸镁以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应超;吴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氯诺昔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苏醒过程及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苏醒过程及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手术结束前30分钟,观察组静注氯诺昔康16mg,对照组不给药.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手术结束后分别记录患者0、1、2、4、8 h恶心呕吐、烦躁和术后寒战等情况及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手术室停留时间较对照组短,苏醒期烦躁发、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16 mg的氯诺苷康可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苏醒期内的疼痛.减少苏醒期间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赵同军;张艳阁;白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巴曲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4h止血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止血时间为19.37±5.18h,短于对照组的27.88±6.54h(P<0.05);输血量为1.17±0.44U,少于对照组的2.61±0.53U(P< 0.05),48h再出血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阑尾假黏液瘤误诊卵巢黏液性囊肿一例报告

    本文通过对阑尾假黏液瘤误诊卵巢黏液性囊肿一例的分析探讨,笔者认为阑尾黏液性囊肿、黏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癌是一组好发于阑尾,以大量黏液分泌为特征的肿瘤,三者组织起源相同,分化程度各异,病理学形态相似,生物学行为有别.

    作者:邓正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实践浅析对护理工作的一些认识

    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文章从常见的一些错误认识出发,站在实践的角度分析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护理工作并得出其重要性.

    作者:何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静脉通冲剂对血管内皮损伤大鼠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静脉内皮损伤大鼠模型相关指标和超微结构影响的观察,探讨脉通冲剂对血管内皮损伤大鼠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模型,观察静脉通冲剂治疗前后对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影响.结果:实验研究表明该药作用于大鼠损伤血管,能明显降低升高的TXB2,并升高6-keto-PGF(1α).

    作者:郭伟光;李凤男;王景;王爽;回雪颖;张海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探讨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较为常见.由于跟骨为内外弓的共同后臂,其形态和位置对弓的形成和负重影响极大.跟骨骨折须做好早期治疗,以免发生病废.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粉碎骨折,由于关节面破坏,骨质压缩,常遣有创伤性关节炎,治疗困难.作者自2004-2008对25例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粉碎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凡样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劈裂牙齿保存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牙体劈裂的原因和保存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择68颗劈裂牙行根管治疗后再利用C&B超级粘接剂粘接固定,再做全冠修复.结果 68例牙保存治疗,成功62例,有效2例,失败2例,总有效率为95.50%.结论 正确选择适应证,对劈裂牙采用超级粘接剂粘接及冠外结扎后全冠修复的保存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闫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为改善该病预后以及寻求适宜的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235例VM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定义为给予维生素C、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定义为给予维生素C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患儿的发病性别、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前驱感染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包括ECG和HOLTER检查、心肌酶检查等)及临床疗效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从治疗的总有效率、ECG和HOLTER的阳性检出情况以及心肌酶CK-MB变化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85,P<0.05 ).结论 常规治疗加用磷酸肌酸钠取得较好疗效,可将磷酸肌酸钠作为辅治小儿VMC药物.

    作者:冯媛元;类晓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门诊患者注射皮试药物的方法与护理

    皮试药物是指注射药物前需要做皮试,皮试阴性,方可注射的药物.我科自2005年5月-2010年5月的皮试人数达14543人次,皮试药物阴性注射后引起不同程度过敏反应达52例,药物过敏反应是用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而与人的过敏体质相关.药物过敏可能在短时间或1周内出现,轻的会出现药物热、药疹等,严重的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作者:宋孝红;闫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慢性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14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前者给予恩替卡伟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汤剂治疗.结果:西医组有效率为63.2%,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80.7%,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疗效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王建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雷贝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采用雷贝拉唑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采用雷贝拉唑片给予治疗,分别在用药后前Id,用药后第Id,第5d对患者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在第Id为48.6%,而总有效率在第5d达到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Id反酸、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有效率缓解分别为42.9%,44.2%,47.1%,用药第7d分别达到100%,100%,98.5%.2例有不良反应发生,占2.8%.其中口干、暖气、腹胀1例,气促、胸痛1例,出现时间平均在给药后2.564,均为轻度,未经处理后消失.结论:雷贝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作者:王高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格林巴利的护理

    浅谈格林巴利的护理

    作者:栾燕芬;张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变化及护理对策

    心理养生与精神养老已成为21世纪离退休老干部健康的主题,为了更好的保境离退休老干部的身体健康,本文离退休老于部的心理变化与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丁国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改革数理统计教学培养实用型人材

    为使学生能掌握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早日成为能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新一代医学生,我们对医药统计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作者:吴建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我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现状

    1 包虫病的流行病学囊型包虫病分布于全世界,相对而言在发展中国家的流行强度较高,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明显的上升态势.我国有23个省区存在当地感染的包虫病例,其中以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四川西部流行严重.近10年来虽无具体统计数据,但从1951~1990年西部6个省区手术治疗的患者数累计26065例.

    作者:薛敏;吴江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