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正丽;李志华
中医的心脏有其形体基础,这从历代关于心的解剖记载和相关图谱中就可得知.对中医心脏认识的模糊,不利于正确掌握临床诊治技艺.更有甚者会对中医的科学性、实效性产生怀疑.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微波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126例,运用推拿手法结合微波理疗治疗.结果:经治疗1疗程(5天),治愈103例(81.75%),好转(18.25%),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其中治疗3次痊愈率为91例(72.22%).结论:推拿结合微波理疗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李远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我科小梁切除术50例(78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结果 浅前房是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可能的原因为引流过畅,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或滤过泡渗漏.结论 明确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原因,在围术期和术后积极处理,可以达到减少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赖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T和X线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脊柱的损伤CT比X线片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脊柱损伤的X线与CT影像资料.结果 120例中X线发现椎体骨折116例.,CT扫描发现椎体骨折120例.多椎体骨折16例,椎管狭窄38例,损伤部位:颈椎2例,胸椎21例,腰椎81例,胸腰椎复合损伤16例.结论 X线是脊柱损伤的基本诊断方法,但因体位和影像重叠的影响对骨折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CT扫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比X线更多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方法,CT在诊断椎管狭窄的程度有重要价值,CT检查明显优于X线片.
作者:陈道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A-CRP)、血脂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mg/d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分别测定高敏C-反应蛋自和血脂水平.随访近期内(2个月)发生心性事件.结果: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4周及8周后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2)UA患者住院后尽早(24-48h内)开始积极的降脂治疗有益于降低近期心性事件的发生.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不稳定心纹痛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治疗可能获益较大.
作者:杨宏宇;杨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人选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的住院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3例,治疗前常规检查彩超、肝功能(ALT,TBiL)、乙肝病毒标志物、凝血功能及HBV-DNA-PCR等指标.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加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治愈率、死亡率的不同情况.结果:在治疗第12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60.4%,无效率为3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9.6%,无效率为60.4%a;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3例,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化验指标好转及病死率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恩替卡韦在临床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方面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快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较好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重肝生化指标,提高治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辉;王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巴曲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4h止血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止血时间为19.37±5.18h,短于对照组的27.88±6.54h(P<0.05);输血量为1.17±0.44U,少于对照组的2.61±0.53U(P< 0.05),48h再出血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对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方法 和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以2005年5月~2009年5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出现大出血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进行双侧自动动脉栓塞治疗.结果:在全部35例患者中,共有28例患者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80%.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是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该方法 能否替代子宫切除,则需要在实践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实验和研究.
作者:秦明丽;付晓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该文分析了药品检验用标准物质存在标准物质的标签、说明书内容不完善;滴定液、标准(对照)品溶液的使用期限不明确;基准试剂的生产与供应渠道分散等问题,并提出规范性建议.
作者:何长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提出合理、规范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综合治疗与预防护理后,20例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8例,进步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合理的药物治疗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痊愈的保障,但是积极的预防与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阿荣其其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大多数肿瘤病人经过治疗.生命都能得以延长,在治疗方法 中,化疗占主导地位,化疗药物虽能杀死或抑制痛细胞.但其细胞毒性对正常组织和细胞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如果化疗药物外渗,处理不及时或不得当,就会导致皮肤或皮下组织坏死,给患者身体和心理上造成二次伤害,从而使病人生存质量下降.
作者:周彤;刘素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方法 的研究,寻求剖宫产手术的佳麻醉方法.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剖宫产接产的128例产妇为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使用L3-4或L2-3腰-硬联合麻醉,为观察组;使用L2-3硬膜外麻醉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优良率、麻醉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等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的平均时间为2.65min较对照组的起效时间5.34min有明显优势,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3.4%优于对照组89.3%;并发症及新生儿健康率等数据比较,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及新生儿安全性高等优势,是目前剖宫产手术的佳麻醉方法.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胎盘因素性出血、软产道裂伤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直接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因此应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何彩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5-羟色氨酸作为神经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为神经递质5-羟基色胺(5-HT),5-HT参与多种活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5-HT与动物和人类的睡眠,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食欲等方面进行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证实它们密切相关,大量临床研究表明5-HTP的临床应用在补充替代医学领域占据一定地位.
作者:高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仅行粘膜电切而不进行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5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6例为对照组,行粘膜电切(或电灼)加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一组25例为研究组,仅行膀胱粘膜电切治疗.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膀胱镜检查病变有无残留或新发以及症状改善情况,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粘膜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是可行的,可节省治疗费用,节约社会成本.
作者:黄强;冯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高血压护理和抑郁症症护理融为一体,给予心理护理、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及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结果 护理干预后,老年患者的健康生活行为执行率显著升高,患者的GDS评分明显下降.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解文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对痔疮手术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宣传教育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的疼痛情况以及出院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在术后第2天疼痛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痔疮手术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增加卫生健康知识,有利于促进康复.
作者:刘碧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静脉输液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进行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考核,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达到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目的.
作者:刘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采用雷贝拉唑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采用雷贝拉唑片给予治疗,分别在用药后前Id,用药后第Id,第5d对患者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在第Id为48.6%,而总有效率在第5d达到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Id反酸、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有效率缓解分别为42.9%,44.2%,47.1%,用药第7d分别达到100%,100%,98.5%.2例有不良反应发生,占2.8%.其中口干、暖气、腹胀1例,气促、胸痛1例,出现时间平均在给药后2.564,均为轻度,未经处理后消失.结论:雷贝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作者:王高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胎儿崎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650例分娩的孕妇采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进行胎儿畸形产前筛查.结果 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共有畸形胎儿18例,畸形率为2.77%,三维超声均作出正确诊断,其中胎儿唇裂6例、肢体短小3例、囊状淋巴管瘤2例、足内翻2例、羊膜带综合征2例、肾孟积水1例、无脑儿1例、肛门闭锁1例.结论 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水平较二维超声明显提高.对胎儿异常的观察更为细致,诊断率高,有利于优生优育,为降低人口缺陷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