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较C下和X线在脊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陈道忠

关键词:脊柱损伤, X线, 临床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CT和X线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脊柱的损伤CT比X线片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脊柱损伤的X线与CT影像资料.结果 120例中X线发现椎体骨折116例.,CT扫描发现椎体骨折120例.多椎体骨折16例,椎管狭窄38例,损伤部位:颈椎2例,胸椎21例,腰椎81例,胸腰椎复合损伤16例.结论 X线是脊柱损伤的基本诊断方法,但因体位和影像重叠的影响对骨折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CT扫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比X线更多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方法,CT在诊断椎管狭窄的程度有重要价值,CT检查明显优于X线片.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甘露消毒饮加减治疗夏日便秘

    观察中药甘露消毒饮加减治疗便秘的疗效.方法:52例便秘证治分类为热秘夹湿的患者采用甘露消毒饮加减内服治疗.结果:治愈5例,显效37例.好转6例,无效2例.结论 采用甘露消毒饮治疗便秘.

    作者:仲丙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夜间观察与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支气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夜间加重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特征,哮喘引起猝死大多发生在夜间.因此,夜间做好病情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通过分析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特点,对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使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得到一定的调整.终得出加强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必要的结论.

    作者:刘灿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46例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9年6月我院儿科住院的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46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办法.结果: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结论:中西K结合方法 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不良反应小、简便易行、有效率高,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和学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3601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3601份标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1T )测定,结合临床探讨AM检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方法:取门诊及住院病人3601份标本,离心后用日本东亚SYSMEX-CA530血凝仪检测APTT,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01份标本3350份APTT正常,234份标本APTT延长(肝病标本160份,大量输库存血标本18份,产后出血DIC标本14份,用抗凝药物标本及溶栓药标本42份);APTT缩短标本17份,(心梗标本7份,深静脉血栓2例,脑梗死标本8份.结论:1、对轻型的出凝血缺陷的意义较小.2、对具有高危手术的患者有重要意义.如肝病、妇产科手术、大量输入库存血、应用抗凝药后的病人,则应对止凝血筛检实验作出评价.3、对小手术(牙科、皮肤活检等),如患者无出血时.则无需筛检实验.

    作者:陈文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西酞普兰联合l螺环酮治疗,对照组仅用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末、8周末观察组的HAMD和HAMA平均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学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探讨早期脑梗死60例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6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特征.结果 本组6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CT检查出现特异性表现者33例,阳性率为55%;主要表现为出现豆状核、脑皮质稍低密度影,脑沟变窄或消失.灰白质分界不清,可有轻微占位效应,但这些都在6h后方可显示.结论 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具有特异性,应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做出相关诊断,以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陆煜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阑尾假黏液瘤误诊卵巢黏液性囊肿一例报告

    本文通过对阑尾假黏液瘤误诊卵巢黏液性囊肿一例的分析探讨,笔者认为阑尾黏液性囊肿、黏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癌是一组好发于阑尾,以大量黏液分泌为特征的肿瘤,三者组织起源相同,分化程度各异,病理学形态相似,生物学行为有别.

    作者:邓正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升降散治疗血小板性紫癜30例临床疗效观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好发于儿童和40岁以下青年女性(1).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瘀斑痕点,粘膜下出血等,常反复发作,属中医发斑范畴,是较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现将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我院用升降散加减治疗的30例病员临床疗效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严文建;魏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腹部外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的临床急救护理,以提高临床抢救脱险率;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抢救腹部损伤患者88例,分析其急救护理过程,总结适合的急救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76例,死亡12例,病死率13.64%.其中术前死亡7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死亡原因:休克未纠正1例,多器官衰竭2例.讨论对腹部外伤患者及时合理的科学急救护理,可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快的急救和妥善安置.

    作者:李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82例过期妊娠临床分析及引产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引产方法.方法:1,单纯催产素引产2,阴道放人前列醇待宫颈软化次日行催产素引产3,剖宫产结果:采用阴道后弯窿放入米索前列醉200u取1/8量;次b宫颈软化容受大于70%,再行催产素静滴,2.5u+5%葡萄糖500m1,8滴/分开始根据宫缩调节滴速,分娩68例、占82.9%.单纯用催产素引产8例,占9.8%,一般均在24小时内分娩,引产无效者6例,占7.3%.必要时行剖宫产.迅速结束分娩.讨论:过期妊娠指孕满42周以上的妊娠,但需注意月经周期,哺乳期情况,胎儿大小及早孕反应,胎动出现得时间.过期妊娠对产妇及胎儿,婴儿的不利影响已被同行们所公认.解决过期妊娠的有效方法 是引产.保证母婴生命安全,对过期妊娠患者,终止妊娠时间愈早愈好.

    作者:尹永梅;张永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新近发生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满意,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苏建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探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运用模式

    目的:探索一种能将中医适宜技术充分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模式.方法:随机抽取一个社康中心,以其2009年5-12月份的就诊者为研究对象,于9月份建立并实施团队服务模式,比较前后4个月中医适宜技术知晓率、利用率、满意度及中医就诊率的变化.结果:在新的服务模式下,中医适宜技术的知晓率、就诊率、利用率、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应用病种范围有所扩大,与原服务模式(以下称个人服务模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团队服务模式能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的优势.更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

    作者:林伍弟;香利强;张春梅;刘道宽;邓世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以急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鼻窦炎诊断

    目的:探讨以急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鼻窦炎的临床诊断体会.方法:选取以急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患儿48例,全部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和鼻窦CT平扫.结果:CT检查显示,例患儿的鼻窦正常;4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鼻窦炎,包括10例单侧,30例双侧,15例合并积液,其中22例为全鼻窦炎,13例为上领窦炎,6例为上颌窦炎合并筛窦炎;经抗生素及抗变态反应药物对症治疗后全部患儿的头痛症状基本缓解.结论:以急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患者,应进行仔细的体征和鼻窦CT检查,并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对存在鼻窦炎的患儿以便能够及早确诊,同时鉴于药物保守治疗对儿童鼻窦炎有着较高的治愈率,因此应避免进行鼻内镜手术.

    作者:毛爱军;李立;张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鼻内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术式探讨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式.方法 对23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5侧),根据鼻内镜、CT检查.确定肿瘤的范围,采用鼻内镜经鼻切除10例(12侧),经鼻切除同时加上颌窦前壁开窗联合径路肿瘤切除13例(13侧),全部病例随访12-46月(平均23.8月).结果 23例中,术后2例((3侧)复发.1例鼻内镜下去除病灶基底部微波热凝,1例行鼻侧切开鼻内镜下肿瘤切除,随访1年未复发.结论 术前根据鼻内镜、CT检查,确定肿瘤的范围,准确的肿瘤分级,选择合理的术式是减少肿瘤复发的关键.

    作者:王景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010年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特点.方法 2010年1月至12月,采集门诊或住院≦5岁婴幼儿腹泻标本248例,用酶免法(ELLSA)检测RV.结果 248例腹泻标本,检出RV 133例,阳性率为53.6%.RV感染对象主要为24月以内婴幼儿(占94.7%),发病高峰在8月-9月.结论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监测本地轮状病毒感染流行意义重大.

    作者:林德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哮喘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就目前的医疗技术而言,哮喘不能治愈,采取有效的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达到良好的控制,包括控制症状、防止复发,使患者能参加体育活动在内的正常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文君;黄永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与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知识掌握状况及来源,为今后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对策.方法:采用分层、等容、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彭州市农村地区二至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85.00%的学生每天刷牙1次及以上,21.27%的学生每次刷牙时间在3分钟以上,39.12%的学生1-2月更换一次牙刷,18.34%的学生采用竖刷法.在正确的刷牙方法 、有效的刷牙时间、含氟牙膏对防龋病有效、什么时候刷牙重要以及牙龈出血这几个知识点上,正答率不到50%.结论: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不容乐观,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较低,需要以学校为媒介,加强口腔保健知识宣教.

    作者:王晶;张洋;张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特征,探讨C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均表现为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混合性包块,肿块外缘模糊毛糙,CT平扫呈等低混杂密度,增强见明显层状强化或厚壁强化,伴囊内分隔及实性成分均匀强化.其他伴随表现包括:子宫粘连30例;直肠乙状结肠粘连22例;能骨前直肠周围脂肪密度增高11例;子官能骨韧带增厚模糊者23例;输卵管积脓20例;同侧输卵管系膜增厚12例;输尿管粘连、积水5例等.结论 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诊断不清的附件脓肿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并对确定病变范围、发现并发症,以及评价抗生素治疗疗效均有帮助.

    作者:林楠;刘兆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变化及护理对策

    心理养生与精神养老已成为21世纪离退休老干部健康的主题,为了更好的保境离退休老干部的身体健康,本文离退休老于部的心理变化与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丁国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