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急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鼻窦炎诊断

毛爱军;李立;张轲

关键词:鼻窦炎, 儿童, 急性头痛,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以急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鼻窦炎的临床诊断体会.方法:选取以急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患儿48例,全部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和鼻窦CT平扫.结果:CT检查显示,例患儿的鼻窦正常;4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鼻窦炎,包括10例单侧,30例双侧,15例合并积液,其中22例为全鼻窦炎,13例为上领窦炎,6例为上颌窦炎合并筛窦炎;经抗生素及抗变态反应药物对症治疗后全部患儿的头痛症状基本缓解.结论:以急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患者,应进行仔细的体征和鼻窦CT检查,并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对存在鼻窦炎的患儿以便能够及早确诊,同时鉴于药物保守治疗对儿童鼻窦炎有着较高的治愈率,因此应避免进行鼻内镜手术.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注射剂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对策

    中药注射剂疗效可靠,副作用比较小,但仍存在很多不良反应,应找出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安全隐患并且解决,保证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

    作者:黄丽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定坤丹联合克罗米酚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定坤丹联合克罗米酚治疗排孵障碍性不孕症的功效.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月经周期第5天起,每日口服克罗米酚50mg.连用5d,治疗组同时服用定坤丹,在此期间妊娠者停药,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在用药后第12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E2、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E2、P水平较治疗前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内膜厚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治疗组排卵率(74.3%)与对照组排卵率(7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68.6%)与对照组妊娠率(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坤丹联合克罗米酚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其各项指标均高于克罗米酚,可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严凤英;王丽;赵成元;王亚丛;黄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胫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外固定支架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于骨折骨不连62例,按Iowa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术后随访8个月-4.4年(平均2.6年),除6例因术后过早下地活动,导致外固定支架针道松动,需再次手术,其余病例均愈合.愈合率90.32%.术后膝躁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按Iowa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十骨折骨不连,具有固定牢靠,有效维持肢体长度,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绍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3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化疗加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CR患者8例,PR35例,显著高于对照组CRO例、PR21例;治疗组有效率为68.3%,对照组3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能够稳定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和机体免疫力,并且能够减少毒副反应,保障了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周鲜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护会

    目的 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蝎的护理措施.方法 48例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意识清醒,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2)<60 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55 mmHg,pH<7.35e在此基础上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精心的护理,本组42例患者治疗后好转,2例因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4例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无创通气过程中,共有2例患者出现面部压伤,局部常规消毒后均很快自愈,3例患者并发腹胀,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需加强BiPAP无创呼吸机的护理,并注意脱机后的护理.

    作者:廖运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3601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3601份标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1T )测定,结合临床探讨AM检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方法:取门诊及住院病人3601份标本,离心后用日本东亚SYSMEX-CA530血凝仪检测APTT,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01份标本3350份APTT正常,234份标本APTT延长(肝病标本160份,大量输库存血标本18份,产后出血DIC标本14份,用抗凝药物标本及溶栓药标本42份);APTT缩短标本17份,(心梗标本7份,深静脉血栓2例,脑梗死标本8份.结论:1、对轻型的出凝血缺陷的意义较小.2、对具有高危手术的患者有重要意义.如肝病、妇产科手术、大量输入库存血、应用抗凝药后的病人,则应对止凝血筛检实验作出评价.3、对小手术(牙科、皮肤活检等),如患者无出血时.则无需筛检实验.

    作者:陈文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家庭访视效果

    目的 了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存在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及家庭访视对间题解决的效果.方法 对36例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进行家庭访视.评估患者健康情况及对相关知识、相关康复技能知晓情况,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结果 患者出院后第一次家庭访视与经过2个月家庭访视及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各项护理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 ).结论 对出院后髋关节置换患者开展家庭访视和健康教育,可促进康复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书平;赵太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刮痧疗法改善胸痹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刮痧疗法改善胸痹气滞血瘀型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研究.方法 将牛角刮痧板在患者表皮经络的心俞穴、等双侧穴位交替刮痧并且配合情志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沦运用刮痧疗法刮拭相应的穴位可以改善胸痹气滞血瘀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徐春苗;邢立辉;杨月;张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绞痛发作期与缓解期临床药物治疗分析

    抗心绞痛药可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及供氧量,恢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而发挥其抗心绞痛作用.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有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P受体阻断药及钙拮抗剂等.本文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发作时与缓解期不同特点分别临床用药.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77例肺栓塞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加强对肺栓塞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急慢性肺栓塞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护理效果.结论 肺栓塞早期无特异性表现,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和预防该疾病的能力,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以提高其生存率.

    作者:贺静洁;李文华;袁亚娟;汤慧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相关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病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且对其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严重程度而致剖宫产率不断升高、并发症增多且Apgar评分越低.结论: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与相关分析能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及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赵可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妇科专用利普刀治疗机]官颈环状电切术,应用于宫颈良性赘生物及宫颈良性增生.组织切除送病检,治疗so例,随访62例,随诊1-12月.结果:平均时间15分钟,术中出血10-20m1.1 %,出血超过月经鼠,经止血对症治疗,官颈狭窄达1%.狭窄严重给予官颈扩张一次性治疗有效率达100%,90%宫颈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讨论:治疗官颈良性病变(利普刀环状电切术),利普刀环状电切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尹永梅;齐秋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辩证施护体会

    目的:探讨中民辨证施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中的积极作用.方法:52例住院患者均根据疾病的临床分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辨证施护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护理中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锡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辩证施护健康教育对预防颈椎病复发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辩证施护健康教育对预防颈椎病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0例从人院第一天开始就对病人不良生活习惯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80例采取传统治疗而未行系统的健康指导.两组均于出院后6个月、1年、两年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病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颈部日常自我护理的能力、颈部康复锻炼的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复发率方面,病人出院后6个月、1年、2年复发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颈椎病病人开展辩证施护健康教育对预防颈椎病复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翠芬;曾淑琴;沈晓华;曾国辉;周玉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诊手外伤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手外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良好的急诊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肌腱损伤、部分合并神经伤、指骨和(或)掌骨、腕骨骨折病例手术恢复良好,优良率为09/v,平均背伸功能7%,屈曲失能13%,关节强直31%.结论:手外伤急诊过程中及时清创和积极的术后恢复锻炼有助于预防感染和改善手功能恢复.

    作者:谭绍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28例

    目的:观察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为57.1%,总有效率为85.7%.结论: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呢逆疗效确切

    作者:许安样;丁立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对产妇大出血后的急救措施

    产后大出血在我国的产妇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因为产后大出血发生迅速、情况危急,如果不能及时地对其进行抢救可直接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危害.因此,面对这种发生快,并且来势汹猛的产后出血产妇,及时的抢救措施对于挽救产妇的生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从论述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如何采取抢救措施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抢救方法,目的 是达到降低产后出血产妇的死亡率,并且以此来唤起更多产妇在产前、娩前的检测和预防.

    作者:刘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患有效沟通的误区及管理对策

    护患沟通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是打造优质护理服务品牌的有效途径,是缓解护患矛盾、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提升医院社会形象,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临床护士应掌握的一门技能.

    作者:张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不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比较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不同修补手术方法 的优缺点.方法 75例腹股沟疝行巴德补片修补术,96例腹股沟疝行Bassini 疝修补术,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 巴德补片组手术全部成功完成,75例病人同时行阑尾切除术、例病人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巴德补片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Bassini组少(P<0.05).Bassini组术后并发症较巴德补片组多,(X2=14.3339,P<0.01)O.Bassini组4(4.25%)例复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巴德补片修补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较Bassini组手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陈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社区30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对策.方法:我社区对3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采取缓解呼吸困难、氧疗、药物护理、饮食护理、严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结果:30例病人均治愈或缓解出院.结论:对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良好的临床护理,对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雪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