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注射剂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对策

黄丽平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不安全因素, 解决对策
摘要:中药注射剂疗效可靠,副作用比较小,但仍存在很多不良反应,应找出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安全隐患并且解决,保证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中药对心血管疾病中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药在保护、减轻和逆转血管内皮细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常见损伤方式以及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黄兴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在丙泊酚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目的:辅以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在丙泊酚无痛人流中的镇痛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禁忌症者500例,分为观察组(250例):术前静脉缓推丙泊酚2.0mg/kg,辅以宫颈注射利多卡因3ml,对照组(250例):术前静脉缓推芬太尼0.1mg,辅以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3ml.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循环、呼吸系统变化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满意,优级率9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循环、呼吸系统变化及并发症少,仅有5%,结论: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配合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效果满意,是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镇痛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萍;严文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理在计划生育人流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在计划生育人工流产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对246例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均1次成功,未发生人流并发症.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在计划生育人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减少了受术者的恐惧.

    作者:黄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肺曲菌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肺曲菌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本院1982年6月至2009年6月136例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手术前确诊病情的84例,出现误诊的52例,误诊率达到38%;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其中进行肺段以及部分切除的40例,肺叶进行切除的92例,肺叶全部切除的4例.结果 在手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支气管胸膜凄,都是肺结核与肺曲菌病合并患者,在手术后有10例患者因出现余肺膨胀差并出现空腔,进行了胸廓改造成形手术.对康复出院患者进行随访,除16例患者失访外.其余患者为出现复发.结论 肺曲菌病因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经常出现漏诊、误诊情况.采用胸部CT的方法 有助于手术前的确诊,而目前好的治疗方法 是手术切除.

    作者:刘行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43例不良反应及防范

    目的:探讨本院43例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和防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003年1月-2009年3月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的4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为过敏性皮疹及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艳平;齐首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探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运用模式

    目的:探索一种能将中医适宜技术充分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模式.方法:随机抽取一个社康中心,以其2009年5-12月份的就诊者为研究对象,于9月份建立并实施团队服务模式,比较前后4个月中医适宜技术知晓率、利用率、满意度及中医就诊率的变化.结果:在新的服务模式下,中医适宜技术的知晓率、就诊率、利用率、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应用病种范围有所扩大,与原服务模式(以下称个人服务模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团队服务模式能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的优势.更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

    作者:林伍弟;香利强;张春梅;刘道宽;邓世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参脉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100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休息、低盐饮食、低流量持续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等治疗);治疗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脉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桂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8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本上辨证加服中药,疗程均为1个月,保留灌肠,2周1个疗程,休息1周,继续第2疗程.对照两组疗效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死亡1例;对照组a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14例,死亡5例;两组疗效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cr较治疗前显明升高(P<0.05).Scr及BUN则较治疗前显明降低(P<0.01);对照组除治疗后的BUN较治疗前显明降低外(P<0.01),余无显明改变;且治疗后的BUN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明(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明显优于纯西医疗法.

    作者:胡本先;汪晓竑;李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药发展的研究

    中医中药依靠增进政府间合作、国际间学术交流、在国外创办中医药院校、设立中医院、广泛宜传介绍中医药优点,特别是中药材栽培与生产,均要按GAP标准,实现产业化与国际化,还要利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主要策略、回顾中医学与中药学的发展史、中医药的现有地位与我国中药的现有市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策略探讨.

    作者:崔立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原发性胆囊乳头状腺瘤的诊治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乳头状腺瘤的诊治;方法:对18例原发性胆囊乳头状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只有1例术前确诊,其余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论:本病的确诊仍需病理证实,手术是好的治疗方法,但要掌握时机.

    作者:王锦林;高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耳穴压丸联合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探究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联合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7例采用耳穴压丸法联合口服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对照组86例单纯口服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结果:两组有效率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复发率相比,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耳穴压丸联合口服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庆华;张海燕;姜竹春;王海霞;袁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高血压护理和抑郁症症护理融为一体,给予心理护理、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及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结果 护理干预后,老年患者的健康生活行为执行率显著升高,患者的GDS评分明显下降.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解文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状况

    目的:了解基层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状况.方法:对2009年收治的201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率为8.0%,感染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等;≥60岁患者为高危人群,主要基础病为脑出血、脑梗死;住院天数≥20 d感染者占85.08%.结论:神经内科病房为医院感染的重点区域,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病、侵入性操作等为影响因素,防治关键是减少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做好消毒隔离.

    作者:李行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辛硫磷中毒与胆碱醋酶下降程度的不平行关系

    目的:探讨辛硫磷中毒后病情与胆碱酯酶下降程度的不平行关系.方法:对患者采用改良Ellman法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测定全血ChE活性值.结果:其中轻度中毒者ChE的平均活力为正常的32%,恢复至正常需5-15天;中度中毒者ChE的平均活力为正常的18%,恢复至正常需9-26天;重度中毒者ChE的平均活力低于正常的5%,恢复至正常需15-45天(死亡1例除外).给药后30-60分钟复测ChE活力上升幅度>30%者6例,其中轻度中毒4例(33%).中度中毒2例(20%).ChE活力上升幅度<30%者20例,其中轻度中毒8例(67%);中度中毒8例[90%);重度中毒4例(100%);死亡1例,死亡率20%.结论:辛硫磷中毒与胆碱PH酶下降程度的不平行关系在临床中存在,且需要对其进行重视.

    作者:张元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自拟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成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自拟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愈5例,显效44例,有效8例,无效或效果不佳5例,总有效率91.9%.结论:自拟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瑞年;万晓东;郭耀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病毒性肝炎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且治愈难等特点,并且国内外尚未研发出特效治疗方法 或药品.在病毒肝炎的治疗方面,中医药展现出其独特的效用.本文以病毒性乙肝为代表梳理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明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3601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3601份标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1T )测定,结合临床探讨AM检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方法:取门诊及住院病人3601份标本,离心后用日本东亚SYSMEX-CA530血凝仪检测APTT,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01份标本3350份APTT正常,234份标本APTT延长(肝病标本160份,大量输库存血标本18份,产后出血DIC标本14份,用抗凝药物标本及溶栓药标本42份);APTT缩短标本17份,(心梗标本7份,深静脉血栓2例,脑梗死标本8份.结论:1、对轻型的出凝血缺陷的意义较小.2、对具有高危手术的患者有重要意义.如肝病、妇产科手术、大量输入库存血、应用抗凝药后的病人,则应对止凝血筛检实验作出评价.3、对小手术(牙科、皮肤活检等),如患者无出血时.则无需筛检实验.

    作者:陈文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频电切圈套术、氩离子凝固术在结肠多发性息肉中序贯治疗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切圈套术,氩离子凝固术序贯疗法在多发性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采用高频电切圈套术,氩离子凝固术在内镜下治疗多发性结肠息肉.结果 84例患者中,直径<1.0CM的扁平、基息肉直接行氩离子凝固术予以灼除:对于直径>1.0CM的亚蒂、蒂息肉,先行高频电凝圈套术,视残端情况决定是否再行氩离子凝固术.结论 高频电切圈套术,氩离子凝固术在结肠多发性息肉中序贯治疗,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易于推广.

    作者:万元春;刘成;杨位轩;钟巧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16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技术治疗尿道狭窄16例,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有6例病人出现拔出尿管后尿线变细,经定期尿道扩张后治愈,另10例患者无需尿道扩张,术后排尿通畅.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技术是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王宇;徐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脏骤停急救6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各种因素对心肺复苏(CPR)结果 的影响,总结经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69例心肺复苏患者心脏骤停的病因、开始复苏的时间、早期除颤等因素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69例患者,复苏成功16例,复苏失败53例,复苏开始的时间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心脏骤停的病因、开始复苏的时间、早期除颤有密切关系.

    作者:肖仁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