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勋
通过查阅近年有关冬病夏治与伤寒太阳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初步探讨冬病夏治与伤寒太阳病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谷雨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测定输血对恶性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的影响,为临床肿瘤患者谨慎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14例行根治性切除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输血组58例,未输血组256例;对两组手术时及术后5淋巴结转移率年复发及(或)转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输血组19未输血组手术时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5年复发及(或)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输血与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5年复发及(或)转移率有密切关系,由于异体输血致受血者免疫抑制,因而限碍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与复发.
作者:翟韶蕊;朱峥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椎病在MRI中的表现,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对160例颈椎病用MRI检测与x线及CT检查显示各种比例数字及表现.结果 通过病例分析,显示出了MRI对颈椎病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
作者:彭凤样;王荣江;刘景勃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仅行粘膜电切而不进行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5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6例为对照组,行粘膜电切(或电灼)加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一组25例为研究组,仅行膀胱粘膜电切治疗.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膀胱镜检查病变有无残留或新发以及症状改善情况,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粘膜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是可行的,可节省治疗费用,节约社会成本.
作者:黄强;冯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急症,来势凶险.是由各种原因引起急性冠状动脉血液供应障碍,使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缺血致部分心肌坏死.病人感到心前区压榨性、持续性疼痛不缓解,感到焦虑,有濒死的恐惧.因此,作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首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从而保证病人配合抢救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愈后效果.
作者:姚利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 吴某,女,16岁,2009年12月11日初诊.自述口腔及外阴溃疡半个月,伴有行走及小便时疼痛难忍.曾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无好转而来我院门诊.患者家属叙述该患既往有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查体:口腔黏膜及舌下多发溃疡面,直径2mm-1cm不等,基底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覆盖,舌质暗,苔厚黄腻,脉弦数.妇科检查:小阴唇内侧散在多发溃疡,色红,大者溃疡直径达2.5cm左右,表面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覆盖,触碰后疼痛剧烈.实验室检查:ENA多肽抗体测定:抗CENP-B(阳性).
作者:王海霞;乔靖;韩延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条件之一.实验动物的安全管理包括实验动物安全管理与动物实验安全管理.近儿年来,随着各种致病菌的变异,致使人畜共患疾病不断增多,如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这为工作人员在各种诊疗、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消毒、个人防护敲响了警钟.隔离不严密、污染物品消毒不彻底、实验人员自身防护不够、宜教工作不认真均可造成病毒性血液交叉感染及传播.实验动物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具有独特的接触致病菌的危险.因长时间与动物接触,且实验时需要经常操作锐利器械以及接触大量动物血液,尽管按实验要求严格选择各种实验动物,但由于一些单位的条件有限,致使合格的动物在普通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使其级别降低,其体携带一些可能会传染给人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处理不妥很容易形成传播传染病的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因此,要做好实验室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就要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工作人员的措施做起,掌握各种隔离技术和消毒方法,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引起每个从事实验动物的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现就实验动物工作人员的预防感染及自我保护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吴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不同修补手术方法 的优缺点.方法 75例腹股沟疝行巴德补片修补术,96例腹股沟疝行Bassini 疝修补术,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 巴德补片组手术全部成功完成,75例病人同时行阑尾切除术、例病人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巴德补片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Bassini组少(P<0.05).Bassini组术后并发症较巴德补片组多,(X2=14.3339,P<0.01)O.Bassini组4(4.25%)例复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巴德补片修补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较Bassini组手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陈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在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经过临床观察和护理,122例奸娠高血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出现孕产妇死亡现象,新生儿全部健康出院.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并且加强临床观察和治疗相结合,叮以科学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李莉;刘长芳;于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及应用全髋置换术治疗的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全髋置换术治疗38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锁置换术后随访5月-60月,平均34个月,根据Hams髋关节评分标准,术前平均(35.4±7.3)分,术后末次随访:优22例,良14例,中2例,优良率为94.7%.结论 暴力大小、复位质量、骨折类型均可影响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全领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技术成熟、疗效肯定.
作者:朱建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讨论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和昏迷的护理.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分别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除3例因原发病恶化死亡的病例,其余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尽快争取手术抢救时机,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各种因素对心肺复苏(CPR)结果 的影响,总结经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69例心肺复苏患者心脏骤停的病因、开始复苏的时间、早期除颤等因素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69例患者,复苏成功16例,复苏失败53例,复苏开始的时间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心脏骤停的病因、开始复苏的时间、早期除颤有密切关系.
作者:肖仁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探讨平喘汤在治疗支气管哮喘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总结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使用平喘汤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通过口服强力安喘通和静滴先锋霉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体征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肺功能、免疫球蛋白(IgE)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以及肺功能改善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EOS、lgE等变化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过程中,使用平喘汤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梁镇忠;罗丽琼;梁丽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特点.方法 2010年1月至12月,采集门诊或住院≦5岁婴幼儿腹泻标本248例,用酶免法(ELLSA)检测RV.结果 248例腹泻标本,检出RV 133例,阳性率为53.6%.RV感染对象主要为24月以内婴幼儿(占94.7%),发病高峰在8月-9月.结论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监测本地轮状病毒感染流行意义重大.
作者:林德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比较两种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对280例包皮过长,包茎患者分别行传统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套术.结果:传统包皮环切术术式成熟,切除长度易于把握,适于各类患者.但术后有包皮系带处水肿,止血不彻底,夜间勃起易发生伤口渗血及裂开,伤口切缘愈合不整齐.环套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整齐,无须缝合,无组织异物反应,无须换药.但术后持续疼痛及套环脱落时间较长.结论:包皮环套术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邢文通;韩多亮;潘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西酞普兰联合l螺环酮治疗,对照组仅用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末、8周末观察组的HAMD和HAMA平均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学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付低纳血症检验特点及临床常见病因分析.方法 选取低钠血症标66例.离子选择法测定血钠浓度,分析其病因,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低钠血症经治疗后多数好转78.8%,但顽固性低钠血症死亡率较高约50%,其中等渗性低钠症死亡率74.7%.结论 认识低钠血症的临床重要性,顽固性低钠血症预后差.
作者:陈小华;潘旭枫;梁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9年6月我院儿科住院的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46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办法.结果: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结论:中西K结合方法 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不良反应小、简便易行、有效率高,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和学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对IGT的干预作用.方法:我院诊治的108例糖耐量减低患者,治疗组予二甲双胍口服并控制饮食和运动,对照组仅口服同等剂量二甲双胍,不控制饮食和运动.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均下降(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餐后2h血糖均下降(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BMI均下降(P<0.05),治疗组BMI小于对照组(P<0.05).
作者:刘美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基层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状况.方法:对2009年收治的201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率为8.0%,感染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等;≥60岁患者为高危人群,主要基础病为脑出血、脑梗死;住院天数≥20 d感染者占85.08%.结论:神经内科病房为医院感染的重点区域,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病、侵入性操作等为影响因素,防治关键是减少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做好消毒隔离.
作者:李行良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