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比较

陈康

关键词: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巴德补片, Bassini
摘要: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不同修补手术方法 的优缺点.方法 75例腹股沟疝行巴德补片修补术,96例腹股沟疝行Bassini 疝修补术,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 巴德补片组手术全部成功完成,75例病人同时行阑尾切除术、例病人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巴德补片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Bassini组少(P<0.05).Bassini组术后并发症较巴德补片组多,(X2=14.3339,P<0.01)O.Bassini组4(4.25%)例复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巴德补片修补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较Bassini组手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方法 的研究,寻求剖宫产手术的佳麻醉方法.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剖宫产接产的128例产妇为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使用L3-4或L2-3腰-硬联合麻醉,为观察组;使用L2-3硬膜外麻醉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优良率、麻醉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等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的平均时间为2.65min较对照组的起效时间5.34min有明显优势,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3.4%优于对照组89.3%;并发症及新生儿健康率等数据比较,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及新生儿安全性高等优势,是目前剖宫产手术的佳麻醉方法.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不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比较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不同修补手术方法 的优缺点.方法 75例腹股沟疝行巴德补片修补术,96例腹股沟疝行Bassini 疝修补术,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 巴德补片组手术全部成功完成,75例病人同时行阑尾切除术、例病人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巴德补片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Bassini组少(P<0.05).Bassini组术后并发症较巴德补片组多,(X2=14.3339,P<0.01)O.Bassini组4(4.25%)例复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巴德补片修补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较Bassini组手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陈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门诊患者注射皮试药物的方法与护理

    皮试药物是指注射药物前需要做皮试,皮试阴性,方可注射的药物.我科自2005年5月-2010年5月的皮试人数达14543人次,皮试药物阴性注射后引起不同程度过敏反应达52例,药物过敏反应是用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而与人的过敏体质相关.药物过敏可能在短时间或1周内出现,轻的会出现药物热、药疹等,严重的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作者:宋孝红;闫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士产生疲溃现象的原因浅析及对策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给护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减缓工作中的疲溃现象与护理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产生了疲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对策作出初步的探索,旨在为今后有效地解决护士工作疲溃现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王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危急重症之一,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其致残、病死率均较高.我院2007-2010年共收治SAH患者56例,现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韩新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利血通闭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利血通闭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HPLC法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18柱,流动相:乙膊-0.1%磷酸溶液(18:82),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的浓度在0.1483~1.97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 %,RSD为0.97%a(n=6).结论:本方法 可以简便,快速,准确测定利血通闭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作者:李长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浆盐酸二甲双胍的检测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的方法.方法 血浆样品用10%高氯酸沉淀血浆蛋白后,以苯乙双胍为内标物,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分析.色谱柱为IunaC8(4.3mm x 280mm,6 p m),柱温为37℃,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含0.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三乙胺,pH6.5)-乙睛(62:38)流速为0.9ml/min,检测波长:287nm.结果 盐酸二甲双胍的浓度在0.08~6.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7002C+0.0008(r=0.969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检测限为0.6ng;检出浓度为45np/ml~1150ng/ml.结论 本方法 操作简便,适用于盐酸二甲双胍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作者:吕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在2006年2月~2009年11月应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47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为9例,3部分骨折22例,4部分骨折18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7~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2例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以Neer评分评估其功能,优良率达85.1%.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稳定牢固,疗效满意.

    作者:赵军;崔晓赟;张明华;张成勇;肖善彬;张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西洋参协同蜂胶增强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西洋参增强蜂胶提高肝癌移植瘤(HepA)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实验设阴性对照组康馏水)、蜂胶对照组(2.0g/kg体重)、蜂胶西洋参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为0.5、1.0、2.0g/kg体重),相当于人体临床用量的7.5、15和30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蜂胶西洋参中、高二个剂量组可明显提高荷瘤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小鼠NK细胞活性和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蜂胶对照组仅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有明显的提高作用(P<0.05).结果 还表明,蜂胶及蜂胶西洋参各组对HepA肿瘤的抑制率在10%-14%,但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西洋参可增强蜂胶提高肝癌移植瘤(HepA)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锋;戴关海;童晔玲;竹剑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己明显提升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存活率.透析过程漫长而艰难,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和疾病本身带来的各种失调,透析费用昂贵都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患者常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针对这些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4月至2009年4月我院共急诊手术治疗闭合性关节内跟骨骨折112足,行外侧切口,复位后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3例行植骨术.结果 随访103足,随访4-49个月,平均巧个月,93足切口I期愈合,9足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足感染,术后功能优60例,占58.2%,良28例,占27.2%,差15例,占14.6%.结论 关节内跟骨骨折经急诊手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能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郭庆立;李彦;阎成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8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B组: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阿司匹林25 mg;另设健康对照组38例,治疗并随访6个月.于入院第2天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3个月后A,B2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醋较治疗前降低(P<0.05); 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TC、LDL C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显著低于A组,HDL C显著升高(P<0.01).B组冠心病加重百分率较A组降低(P<0.05).结论 阿司匹林可降低CHD患者的TG水平,并提升HDLC水平,改善预后.

    作者:朱学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烙法对于治疗临床慢性扁桃体炎的实际疗效,并对中医烙法的临床安全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方法:应用中医烙法对109例确诊为临床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施烙治疗,并以此做为施烙(观察)组;109例红霉素(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口服治疗.结果:通过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得出,红霉素(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约为为81.7%,应用中医烙法的施烙(观察)组总有效率约为93.6%.结论:中医烙法对于治疗临床慢性扁桃体炎有着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更好的保留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显著的优于红霉素(对照)组,在治疗后局部的反应较轻,对于不适合手术患者及患儿都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向阳;刘增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于孕期营养与体重的探讨

    目的:分析孕妇体重与孕妇膳食摄入种类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探讨改进孕妇的膳食与营养状况、预防出生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措施.方法:选择中、晚期孕妇242例,分别记录孕妇孕中、晚期连续72小时的膳食种类、数量及体重,建立随访档案.分析了食物消费量、营养素摄入量;孕期增重;不同年龄、孕前不同BMI、新生儿出生体重不同孕妇的孕期体重增加状况.结论:孕期妇女膳食种类多样,但营养素摄人水平不均衡,建议加强孕妇健康教育,增加动物性食品、奶及奶制品的摄入.

    作者:梁海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胫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外固定支架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于骨折骨不连62例,按Iowa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术后随访8个月-4.4年(平均2.6年),除6例因术后过早下地活动,导致外固定支架针道松动,需再次手术,其余病例均愈合.愈合率90.32%.术后膝躁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按Iowa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十骨折骨不连,具有固定牢靠,有效维持肢体长度,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绍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麻醉与应激反应

    麻醉和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是机体的一种生理病理变化过程,包括神经、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对手术患者疾病的治疗、愈后和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应激反应的机制、应激反应的调控方法 、阿片类镇痛药的作用等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哈森塔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辛硫磷中毒与胆碱醋酶下降程度的不平行关系

    目的:探讨辛硫磷中毒后病情与胆碱酯酶下降程度的不平行关系.方法:对患者采用改良Ellman法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测定全血ChE活性值.结果:其中轻度中毒者ChE的平均活力为正常的32%,恢复至正常需5-15天;中度中毒者ChE的平均活力为正常的18%,恢复至正常需9-26天;重度中毒者ChE的平均活力低于正常的5%,恢复至正常需15-45天(死亡1例除外).给药后30-60分钟复测ChE活力上升幅度>30%者6例,其中轻度中毒4例(33%).中度中毒2例(20%).ChE活力上升幅度<30%者20例,其中轻度中毒8例(67%);中度中毒8例[90%);重度中毒4例(100%);死亡1例,死亡率20%.结论:辛硫磷中毒与胆碱PH酶下降程度的不平行关系在临床中存在,且需要对其进行重视.

    作者:张元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5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住院时间(18.2土3.5 )d,2例消化道出血,1例感染,经积极处理后均痊愈出院,近期复查无1例复发.结论 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贝世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运用护理程序原理培训新上岗护士的效果评价

    为了让11名新护士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常见呼吸病的护理知识和专业护理技术,尽快独立T作,我们运用护理程序对新护士的教育背景、基本能力等进行评估,找出破弱环节,制定系统培训计划,由护士长、科带教老师组织实验,分阶段评估,在实验、再评价.经过一年的系统化培训,11名护士全部较熟练的掌握了专科知识和技术,通过了国家护士注册考试口在全院的护理部护理技术操作考试中,有5人受到奖励.在多次对病人的满意度调查中,11名护士都多次受到病人的提名表扬.由于科内RICU扩建,选拔了7名新护士入ICU工作,现已两年,均能熟练的完成本职工作.临床实践证明,运用护理程序培训新护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证实护理程序适用于各项护理工作.

    作者:高月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静脉通冲剂对血管内皮损伤大鼠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静脉内皮损伤大鼠模型相关指标和超微结构影响的观察,探讨脉通冲剂对血管内皮损伤大鼠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模型,观察静脉通冲剂治疗前后对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影响.结果:实验研究表明该药作用于大鼠损伤血管,能明显降低升高的TXB2,并升高6-keto-PGF(1α).

    作者:郭伟光;李凤男;王景;王爽;回雪颖;张海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