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奎凤
目的 通过测定输血对恶性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的影响,为临床肿瘤患者谨慎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14例行根治性切除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输血组58例,未输血组256例;对两组手术时及术后5淋巴结转移率年复发及(或)转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输血组19未输血组手术时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5年复发及(或)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输血与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5年复发及(或)转移率有密切关系,由于异体输血致受血者免疫抑制,因而限碍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与复发.
作者:翟韶蕊;朱峥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治疗中年人急性心梗疗效.方法 调取我院2008年至今收治急性心梗患者209例,从中根据年龄筛选出46例中年急性心梗患者,其中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龄40.3岁;在常规检查询问和一般治疗方法 后施行PCI和重要辅助治疗.结果 经1~4周治疗后,患者明显见效38例,有所改善8例,无效者0例.结论 中西医联合资料急性心梗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唐忠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对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52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联合应用纳洛酮和氨茶碱,对照组应用东莨菪碱.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洪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一种常见内科急症,常为口服大剂量所致.近年来,虽然急救措施不断完善,但如抢救不当,其死亡率仍较高.洗胃法是救治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首要措施,彻底洗胃清除胃内毒物,大限度地减少毒物吸收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洗胃法的正确与否在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患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洗胃法有了不断改进.其中剖腹洗胃为洗胃方法 之一,现将我院急诊2011年2月1日手术剖腹洗胃+胃造瘘术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报告于下:
作者:钟文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定坤丹联合克罗米酚治疗排孵障碍性不孕症的功效.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月经周期第5天起,每日口服克罗米酚50mg.连用5d,治疗组同时服用定坤丹,在此期间妊娠者停药,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在用药后第12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E2、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E2、P水平较治疗前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内膜厚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治疗组排卵率(74.3%)与对照组排卵率(7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68.6%)与对照组妊娠率(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坤丹联合克罗米酚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其各项指标均高于克罗米酚,可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严凤英;王丽;赵成元;王亚丛;黄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为改善该病预后以及寻求适宜的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235例VM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定义为给予维生素C、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定义为给予维生素C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患儿的发病性别、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前驱感染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包括ECG和HOLTER检查、心肌酶检查等)及临床疗效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从治疗的总有效率、ECG和HOLTER的阳性检出情况以及心肌酶CK-MB变化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85,P<0.05 ).结论 常规治疗加用磷酸肌酸钠取得较好疗效,可将磷酸肌酸钠作为辅治小儿VMC药物.
作者:冯媛元;类晓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在医疗服务中,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已成为时下医疗服务行业中的重要环节,患者不但需要获得满意的诊疗,而且还有精神和心理上的舒适安慰,治疗上的参与选择和多元化的服务需求.而人性化护理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手段和方式,这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如何及时发现和满足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如何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胫腓骨骨折在骨科中是较为常见的损伤,占骨折病患比例的10%以上,多因车祸、砸伤、扭伤等原因引起,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隐患发生较多,在护理上应严密观察,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及早康复.本文从胫腓骨骨折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对胫腓骨骨折护理进行了研究.
作者:徐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 与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例术后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进行回顾性临床观察.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都符合相关化验检查结果,都采用保守基础治疗结合手术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0.0%,死亡率为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0%,住院时间(21.5±7.5)天.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于常规外伤性或溃疡性十二指肠穿孔,应在采用基础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手术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微创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均接受微创治疗和对症、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术后给予自拟腰痛方治疗;1周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均达100%,但治疗组治愈率达93.8%,对照组为81.5%,A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值得应用.
作者:曹仁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于骨折骨不连62例,按Iowa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术后随访8个月-4.4年(平均2.6年),除6例因术后过早下地活动,导致外固定支架针道松动,需再次手术,其余病例均愈合.愈合率90.32%.术后膝躁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按Iowa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十骨折骨不连,具有固定牢靠,有效维持肢体长度,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绍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多糖( polysaccharides)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连接而成的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又称多聚糖,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多种多样,其中大多数都含具有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多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在目前已报道的一百余种中药多糖中,大多数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抗感染、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及延缓衰老等,且其毒副作用小,有的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宝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武汉某高校社区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现状,为制订预防与控制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校社区人群随机抽样442人进行危险因素水平测试和分析.结果 (1)各年龄组的高血压、高血糖、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出率的有明显差异(P<0.01或<P 0.05);(2)年龄的增长与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均呈正相关;结论 高校人群是易患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作者:邢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我科小梁切除术50例(78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结果 浅前房是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可能的原因为引流过畅,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或滤过泡渗漏.结论 明确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原因,在围术期和术后积极处理,可以达到减少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赖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为寻找理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诊断明确为FD的学生60人,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其个体心理症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应用药物治疗.治疗前及4周后对患病同学的6个主要症状进行评分计算疗效指数评价各组的疗效.结果:心理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在大学生FD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高静;牟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褥疮是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枕部、棘突隆起处、骶尾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其中以骶骨、大转子及坐骨为常见.本科于2008年至今对28例截瘫患者的骶部褥疮进行了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作者:刘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胎儿崎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650例分娩的孕妇采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进行胎儿畸形产前筛查.结果 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共有畸形胎儿18例,畸形率为2.77%,三维超声均作出正确诊断,其中胎儿唇裂6例、肢体短小3例、囊状淋巴管瘤2例、足内翻2例、羊膜带综合征2例、肾孟积水1例、无脑儿1例、肛门闭锁1例.结论 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水平较二维超声明显提高.对胎儿异常的观察更为细致,诊断率高,有利于优生优育,为降低人口缺陷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6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较好.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黎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方法 的相关因素,总结其治疗体会.方法:对50例小儿肠套登进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整复未成功者行外科手术.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45例,整复成功率为90%,其中5例因套叠时间长,水肿严重.复位失败改行手术治疗.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只要符合适应证,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作者:钱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分析病毒性脑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对416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和脑电图及CT检查阳性率高.416例中,治愈403例(96.87%),好转11例(2.64%),无效2例(其中死亡1例)(0.48%).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准确诊断后及时对症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伽俊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