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亮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及应用全髋置换术治疗的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全髋置换术治疗38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锁置换术后随访5月-60月,平均34个月,根据Hams髋关节评分标准,术前平均(35.4±7.3)分,术后末次随访:优22例,良14例,中2例,优良率为94.7%.结论 暴力大小、复位质量、骨折类型均可影响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全领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技术成熟、疗效肯定.
作者:朱建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为改善该病预后以及寻求适宜的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235例VM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定义为给予维生素C、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定义为给予维生素C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患儿的发病性别、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前驱感染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包括ECG和HOLTER检查、心肌酶检查等)及临床疗效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从治疗的总有效率、ECG和HOLTER的阳性检出情况以及心肌酶CK-MB变化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85,P<0.05 ).结论 常规治疗加用磷酸肌酸钠取得较好疗效,可将磷酸肌酸钠作为辅治小儿VMC药物.
作者:冯媛元;类晓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09~2010-09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经综合治疗后妊娠的孕妇42例进行分析,比较常规使用地屈孕酮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刘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调查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的比例,探讨共病焦虑障碍对重性抑郁症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探讨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
作者:刘承强;张秋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丹参酮酮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丹参酮组30例,参麦组28例,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加用丹参酮酮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8天.结果 治疗后丹参酮酮和参麦均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参麦组较丹参酮酮组为优(P<0.05).结论 丹参酮注射液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功效,参麦注射液虽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其改善肝功能的疗效较丹参酮注射液好.
作者:连传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C区PCR检测HBV-DNA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和谷丙转氨酶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方法 检测HBV感染者乙肝免疫学检测,用PCR方法 检测HBV-DNA,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大三阳组标本,HBV-DNA阳性率达到97.7%,与文献报道有些出入[1];小三阳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69.4%,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HBsAg(+)、HBeAg(+)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90.6%;HBsAg(+)、HBcAb(+)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71.4%;HBsAg(-)、HBeAg(-),HBV-DNA阳性率为4.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HBV-DNA阳性患者中,转氨酶异常者占65.5%,HBV-DNA阴性患者中,谷丙转氨酶异常者占26.1%.结论 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在临床上对乙型肝炎基因诊断,特别是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治疗监测方面均优于HBV血清学标志物.
作者:杨茂省;王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新近发生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满意,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苏建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口腔内切口+鼻内镜辅助行上颌骨切除术治疗上颌窦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采用经口腔内切口+鼻内镜辅助治疗上颌窦恶性肿瘤15例.其中2期8例,3期7例.结果 大多数病例治疗效果满意,三年总的生存率66.7%.结论 经口腔内切口+鼻内镜辅助治疗上颌窦癌避免了面部切口,创伤小、出血少,具有微创外科的优点,但是有其严格的适应症.
作者:薛新中;张明;魏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方法 的相关因素,总结其治疗体会.方法:对50例小儿肠套登进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整复未成功者行外科手术.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45例,整复成功率为90%,其中5例因套叠时间长,水肿严重.复位失败改行手术治疗.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只要符合适应证,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作者:钱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孕妇体重与孕妇膳食摄入种类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探讨改进孕妇的膳食与营养状况、预防出生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措施.方法:选择中、晚期孕妇242例,分别记录孕妇孕中、晚期连续72小时的膳食种类、数量及体重,建立随访档案.分析了食物消费量、营养素摄入量;孕期增重;不同年龄、孕前不同BMI、新生儿出生体重不同孕妇的孕期体重增加状况.结论:孕期妇女膳食种类多样,但营养素摄人水平不均衡,建议加强孕妇健康教育,增加动物性食品、奶及奶制品的摄入.
作者:梁海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并发偏瘫行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脑血管意外并发偏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2例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8.75%,16例无效,2例死亡.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作者:亓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慢性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习惯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的复发性腹泻.可从急性腹泻迁延而来,也可一开始就呈慢性症状,持续数天,或间断出现.情况多不相同.
作者:范中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5-羟色氨酸作为神经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为神经递质5-羟基色胺(5-HT),5-HT参与多种活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5-HT与动物和人类的睡眠,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食欲等方面进行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证实它们密切相关,大量临床研究表明5-HTP的临床应用在补充替代医学领域占据一定地位.
作者:高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风湿科90例RA患者,应用毫针刺法配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其中治愈32例,好转5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2%.结论:临床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方勤华;李双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红花等药理成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纤维蛋自溶解,抗凝等作用.本文将对丹红注射液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曹天然;梁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围绝经期指卵巢功能开始减退,直至绝经后一年内的一段时期,可始于35-45岁.此期卵巢功能下降,由此引起月经改变,身体及心理上也可以出现一些变化,临床上可出现各种症状,如潮热、出汗、心悸、失眠、抑郁、焦虑等,现统称为围绝经期综合症.中医妇科学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西医治疗中常采取性激素补充治疗、镇静药物治疗,因现在较多患者对性激素补充治疗心存顾虑,转而求助于中医中药治疗,由此我院采取中药辨证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肾阴阳俱虚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龚巍;韩璐;程慧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9月-2009年9月107例结、直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不全性肠梗阻先保守治疗,再择期行一期肠切除吻合48例,Miles手术2例;57例完全性肠梗阻急诊手术,行一期肠切除吻合43例,其他术式14例.结果 术后并发症20例(18.69%),86例获随访(80.37%),2年生存率82.56%(71/86),5年生存率55.81%(48/86).在一期切除吻合的病例中,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组间术后近期各并发症率比较及2年、5年生存率比较.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应及时灵活应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创造条件力争一期切除肿瘤,解除梗阻.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人急诊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温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不同修补手术方法 的优缺点.方法 75例腹股沟疝行巴德补片修补术,96例腹股沟疝行Bassini 疝修补术,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 巴德补片组手术全部成功完成,75例病人同时行阑尾切除术、例病人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巴德补片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Bassini组少(P<0.05).Bassini组术后并发症较巴德补片组多,(X2=14.3339,P<0.01)O.Bassini组4(4.25%)例复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巴德补片修补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较Bassini组手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陈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钻胺治疗,疗程2周,比较电生理学指标和有效率.结果:通过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对 MNCV和SNCV的改善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提高.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钻胺.
作者:潘敏娟;胡泉;杨威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合并其他系统多发伤的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2009年收治的155例以腹部创伤为主合并其他系统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经B型超声、CT,腹腔穿刺等诊断方法,急诊剖腹探查151例,非手术治疗4例.结果 手术死亡14例.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MODS,ARDS等.结论 提高院前、院内救治水平及早期行确定性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火;段绍斌;张增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