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方勤华;李双侠

关键词:针刺, 中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
摘要: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风湿科90例RA患者,应用毫针刺法配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其中治愈32例,好转5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2%.结论:临床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辩证施护健康教育对预防颈椎病复发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辩证施护健康教育对预防颈椎病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0例从人院第一天开始就对病人不良生活习惯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80例采取传统治疗而未行系统的健康指导.两组均于出院后6个月、1年、两年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病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颈部日常自我护理的能力、颈部康复锻炼的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复发率方面,病人出院后6个月、1年、2年复发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颈椎病病人开展辩证施护健康教育对预防颈椎病复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翠芬;曾淑琴;沈晓华;曾国辉;周玉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五指疼痛问答法对120例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分析原因.结果: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疼痛的程度不同,原因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如:做好心理护理、局部冷疗、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争取家属配合,可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张丽仪;蔡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麻醉与应激反应

    麻醉和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是机体的一种生理病理变化过程,包括神经、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对手术患者疾病的治疗、愈后和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应激反应的机制、应激反应的调控方法 、阿片类镇痛药的作用等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哈森塔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析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控制

    目的 为提高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的整体水平,使供应室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分析、总结我院建院以来供应室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检测等流程.结果 自2007年新院建院以来未发生因供应室消毒火菌原因所造成的医院感染.结论 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操作规程、制度,加强消毒灭菌操作和质量监测,能确保消毒灭菌效果,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王莉;赵文涛;雷志兰;尹燕;吴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牙冠折裂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冠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本院C7腔科就诊的127颗冠折牙为研究对象,对折裂牙的患者性别、年龄、牙位、折裂位置及形态等进行分析.结果 127颗冠折牙中,1)上颌第一磨牙38颗(29.8%),下颌第一磨牙22颗(17.6%),上颌第二磨牙21颗(16.1%).下颌第二磨牙18颗(14.5%),上颌第二前磨牙16颗(12.5%),上颌第一前磨牙8颗(5.9%),下颌第二前磨牙4颗(3.5%);2)折裂位置与窝沟重叠者79 W62.0%),发生于牙尖斜面者48颗(38.0%).3)正常者43颗(33.3%),面形态异常者27颗(21.6%),型异常者57颗(45.1%).结论 牙位及形态等与牙冠折裂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力是牙冠折裂的基本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作者:刘爱华;杜英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肝素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理疗铺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素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理疗铺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0),其中治疗组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雾化吸入3-6天同时辅以超短波理疗七天.结果:治疗组临床观察咳嗽,喘促,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平均治疗大数均较对照组缩短,各项指标统计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肝素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理疗铺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徐银华;金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药发展的研究

    中医中药依靠增进政府间合作、国际间学术交流、在国外创办中医药院校、设立中医院、广泛宜传介绍中医药优点,特别是中药材栽培与生产,均要按GAP标准,实现产业化与国际化,还要利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主要策略、回顾中医学与中药学的发展史、中医药的现有地位与我国中药的现有市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策略探讨.

    作者:崔立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颈椎病在MRI中的表现,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对160例颈椎病用MRI检测与x线及CT检查显示各种比例数字及表现.结果 通过病例分析,显示出了MRI对颈椎病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

    作者:彭凤样;王荣江;刘景勃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滋阴清热汤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Ⅰ°、Ⅱ°烧伤54例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汤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Ⅰ°、Ⅱ°烧伤54例的临床疗效.方法:10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外涂湿润烧伤膏治疗,治疗组同时内服滋阴清热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5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45例,总有效率96.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清热汤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Ⅰ°、Ⅱ°烧伤能显著加快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建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的探讨

    目的:对产妇分娩过程中,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探讨通过合适分娩方式的选择,减少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症状发生的的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足月单胎的344例脐带绕颈病例,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分析病例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并对比脐带绕颈和分娩方式的关联.结果:脐带绕颈会影响分娩方式,能够显著增加剖宫产率.结论:脐带绕颈会对胎儿造成非常大的威胁,极其容易导致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因此医生和护理人员要及时把握时间,做出合适的选择,避免发生不良状况.

    作者:杨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中年人急性心梗46例

    目的 观察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治疗中年人急性心梗疗效.方法 调取我院2008年至今收治急性心梗患者209例,从中根据年龄筛选出46例中年急性心梗患者,其中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龄40.3岁;在常规检查询问和一般治疗方法 后施行PCI和重要辅助治疗.结果 经1~4周治疗后,患者明显见效38例,有所改善8例,无效者0例.结论 中西医联合资料急性心梗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唐忠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22例妊娠高血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在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经过临床观察和护理,122例奸娠高血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出现孕产妇死亡现象,新生儿全部健康出院.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并且加强临床观察和治疗相结合,叮以科学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李莉;刘长芳;于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理在计划生育人流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在计划生育人工流产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对246例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均1次成功,未发生人流并发症.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在计划生育人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减少了受术者的恐惧.

    作者:黄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于术后护理的几点建议

    许多患者都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所患疾病,以为只要手术成功,从手术台下来那么病就好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渐渐发现,如果术后没有得当的护理的话,很多伤口或病症无法痊愈甚至更严重.尤其多的是癌症手术,医生和病人更是要时刻关注术后的各项动态指标.例如术后病人的血压、体温、伤口缝合情况等都能反映出复员情况是否乐观,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应向医生指明以尽快接受新治疗.术后多半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可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或者剧烈疼痛或者继续出血,如果不加注意就很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术后护理相当重要.医学界也在不断探讨研究中总结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锦芬;马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肺炎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左氧氟沙星)和对照组(头孢唑啉)各50例.结果:治疗组的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及X线片体征好转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为提高环状痔的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将65例环状痔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痔上动脉结扎术加外剥内扎术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的外痔剥离,内痔结扎切除术进行临床对照分析,治疗组能克服术后大出血,肛门狭窄,术后疼痛水肿等缺点,具有能一次性治愈,术后患者痛苦小,愈合时间缩短等优点.

    作者:毕新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新近发生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满意,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苏建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在丙泊酚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目的:辅以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在丙泊酚无痛人流中的镇痛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禁忌症者500例,分为观察组(250例):术前静脉缓推丙泊酚2.0mg/kg,辅以宫颈注射利多卡因3ml,对照组(250例):术前静脉缓推芬太尼0.1mg,辅以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3ml.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循环、呼吸系统变化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满意,优级率9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循环、呼吸系统变化及并发症少,仅有5%,结论: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配合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效果满意,是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镇痛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萍;严文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诊手外伤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手外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良好的急诊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肌腱损伤、部分合并神经伤、指骨和(或)掌骨、腕骨骨折病例手术恢复良好,优良率为09/v,平均背伸功能7%,屈曲失能13%,关节强直31%.结论:手外伤急诊过程中及时清创和积极的术后恢复锻炼有助于预防感染和改善手功能恢复.

    作者:谭绍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微创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均接受微创治疗和对症、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术后给予自拟腰痛方治疗;1周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均达100%,但治疗组治愈率达93.8%,对照组为81.5%,A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值得应用.

    作者:曹仁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