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冯媛元;类晓民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 磷酸肌酸钠
摘要: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为改善该病预后以及寻求适宜的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235例VM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定义为给予维生素C、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定义为给予维生素C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患儿的发病性别、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前驱感染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包括ECG和HOLTER检查、心肌酶检查等)及临床疗效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从治疗的总有效率、ECG和HOLTER的阳性检出情况以及心肌酶CK-MB变化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85,P<0.05 ).结论 常规治疗加用磷酸肌酸钠取得较好疗效,可将磷酸肌酸钠作为辅治小儿VMC药物.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氨茶碱辅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抗炎、雾化基础治疗基础上分为常规剂量组(每次0.2g)和小剂量组(每次0.19),探讨小剂量口服氨茶碱治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结果 小剂量氨茶碱组和常规量氨茶碱组显效率分别为86.7%和90.6%,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在相关副作用发生率上,明显高于小剂量组相关副作用发生率(P<0.05).结论 小剂量氨茶碱口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上与常规剂量都取得较好的平喘效果.但小剂量的氨茶碱口服更加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作者:陈丽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7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取我院74例乳头状瘤病例做总结性分析和讨论,中轻度患者予以局部扩大病变导管切除,重度不典型增生或者经征得患者同意予以乳房切除.结果 72例经手术治愈,多发性患者3例术后1年有复发,后行乳房切除治愈.结论 通过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和导管镜辅助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明确诊断,从而选择更为合理的手术方式为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夫生;曾芳兰;吴征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分为两组,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预后差,死亡率高,基础护理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常隐匿,护理的关键在预防,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较为重要.脑出血急性期并上消化道出血应根据不同情况实施综合护理

    作者:尉淑红;韩凯;纪付华;李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使用呼吸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29例效果满意,顺利脱机,1例因出血病情危重转行气管插管,改有创通气.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能迅速纠正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莫晓燕;莫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几种中药饮片的掺伪鉴别

    通过介绍几种中药饮片的正品及其掺伪品的性状鉴别特征,以便于有效鉴别出真伪,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

    作者:褚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肝素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理疗铺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素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理疗铺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0),其中治疗组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雾化吸入3-6天同时辅以超短波理疗七天.结果:治疗组临床观察咳嗽,喘促,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平均治疗大数均较对照组缩短,各项指标统计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肝素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理疗铺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徐银华;金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心脏形体及其医理研究

    中医的心脏有其形体基础,这从历代关于心的解剖记载和相关图谱中就可得知.对中医心脏认识的模糊,不利于正确掌握临床诊治技艺.更有甚者会对中医的科学性、实效性产生怀疑.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价值

    药物流产由于其有效、方便和安全,且效果明显.已被许多妇女和妇产科医生所接受,B超在其应用前适应症的选择及用药后的检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阿力腾其其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我科行血液透析的95例患者,配合清热利湿、活血解毒的中药口服.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护理.结果:调查95例参加血液透析的患者,满意度为93.68%.

    作者:孔昕;王景梅;智霞;王泽香;王利杰;张丽娜;韩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细胞周期与肿瘤药物治疗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正常连续分裂的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所经历的连续动态过程,分为GI,S,G2和M期,其中,GI,S,G2期为间期,M期为有丝分裂期.在G1期,细胞为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的合成作准备,S期为DNA复制期,G2期主要对DNA复制进行必要的检查及修复,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并为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作准备.有丝分裂期又分为前、中、后和末期,以完成遗传物质到两个子细胞中的均等分配,并使细胞一分为二.另外,G1期的细胞也可能处于一种静息状态,细胞不生长,也不分化,称之为GO期.

    作者:陈燕;卿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彩超在诊断头颈部癌肿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头颈部癌肿颈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方法,了解彩超在颈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们于1995年2月至2005年10月,对12例已确诊的头颈部癌肿病人进行了彩超颈部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 彩超在诊断头颈部癌肿中有更好的准确率.

    作者:常建玉;黄维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CEA、NSE、CF21-1联合检测及肺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EA、CYFRA21-1和NSE联检及肺活检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了43例恶性胸腔积液(恶性组)和40例良性胸腔积液血清和胸腔积液的CEA,CYFRA21-1和NSE的水平及肺活检确定胸腔积液类型.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中胸腔积液CEA、YFRA21-1和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P<0.01).CEA、CYFRA21-1和NSE单项检测恶性胸脾积液特异性高的为CEA(90%),敏感性高为CYFRA21-1(83% )、CEA、CYFRA21-1和NSE三项联检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89%.结论:CEA、CYFRA21-1和NSE三项肿瘤标志物联检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诊断率,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闫新望;刘瑞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补益类中药所含多糖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多糖( polysaccharides)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连接而成的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又称多聚糖,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多种多样,其中大多数都含具有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多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在目前已报道的一百余种中药多糖中,大多数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抗感染、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及延缓衰老等,且其毒副作用小,有的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宝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家庭访视效果

    目的 了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存在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及家庭访视对间题解决的效果.方法 对36例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进行家庭访视.评估患者健康情况及对相关知识、相关康复技能知晓情况,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结果 患者出院后第一次家庭访视与经过2个月家庭访视及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各项护理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 ).结论 对出院后髋关节置换患者开展家庭访视和健康教育,可促进康复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书平;赵太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8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本上辨证加服中药,疗程均为1个月,保留灌肠,2周1个疗程,休息1周,继续第2疗程.对照两组疗效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死亡1例;对照组a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14例,死亡5例;两组疗效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cr较治疗前显明升高(P<0.05).Scr及BUN则较治疗前显明降低(P<0.01);对照组除治疗后的BUN较治疗前显明降低外(P<0.01),余无显明改变;且治疗后的BUN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明(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明显优于纯西医疗法.

    作者:胡本先;汪晓竑;李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心梗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急症,来势凶险.是由各种原因引起急性冠状动脉血液供应障碍,使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缺血致部分心肌坏死.病人感到心前区压榨性、持续性疼痛不缓解,感到焦虑,有濒死的恐惧.因此,作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首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从而保证病人配合抢救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愈后效果.

    作者:姚利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3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化疗加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CR患者8例,PR35例,显著高于对照组CRO例、PR21例;治疗组有效率为68.3%,对照组3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能够稳定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和机体免疫力,并且能够减少毒副反应,保障了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周鲜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门诊患者注射皮试药物的方法与护理

    皮试药物是指注射药物前需要做皮试,皮试阴性,方可注射的药物.我科自2005年5月-2010年5月的皮试人数达14543人次,皮试药物阴性注射后引起不同程度过敏反应达52例,药物过敏反应是用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而与人的过敏体质相关.药物过敏可能在短时间或1周内出现,轻的会出现药物热、药疹等,严重的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作者:宋孝红;闫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铁西区2007-2009年围产儿死亡分析

    通过对铁西区2007-2009年围产儿死亡分析,了解我市围产儿死亡变化规律及其死因分布特点,提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干预策略,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改善孕产期及围产期保健服务的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刘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危急重症之一,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其致残、病死率均较高.我院2007-2010年共收治SAH患者56例,现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韩新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