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新威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联合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7例采用耳穴压丸法联合口服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对照组86例单纯口服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结果:两组有效率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复发率相比,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耳穴压丸联合口服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庆华;张海燕;姜竹春;王海霞;袁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于骨折骨不连62例,按Iowa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术后随访8个月-4.4年(平均2.6年),除6例因术后过早下地活动,导致外固定支架针道松动,需再次手术,其余病例均愈合.愈合率90.32%.术后膝躁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按Iowa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膝踝关节功能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十骨折骨不连,具有固定牢靠,有效维持肢体长度,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绍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红花等药理成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纤维蛋自溶解,抗凝等作用.本文将对丹红注射液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曹天然;梁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病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且对其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严重程度而致剖宫产率不断升高、并发症增多且Apgar评分越低.结论: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与相关分析能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及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赵可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的临床急救护理,以提高临床抢救脱险率;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抢救腹部损伤患者88例,分析其急救护理过程,总结适合的急救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76例,死亡12例,病死率13.64%.其中术前死亡7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死亡原因:休克未纠正1例,多器官衰竭2例.讨论对腹部外伤患者及时合理的科学急救护理,可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快的急救和妥善安置.
作者:李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利血通闭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HPLC法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18柱,流动相:乙膊-0.1%磷酸溶液(18:82),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的浓度在0.1483~1.97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 %,RSD为0.97%a(n=6).结论:本方法 可以简便,快速,准确测定利血通闭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作者:李长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病机理、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7月至2010年7月诊断明确的116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资料.结果 116例患者好转62例,死亡54例.结论 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由于外伤后的急性脑血管扩张、广泛的脑水肿,脑缺血共同作用的结果 ;治疗措施包括大剂量激素、冬眠亚低温、脱水及手术等.
作者:邢树员;芦义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异烟肼0.05g,丁胺卡那0.1 g.生理盐水20m1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有效性.方法:8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住院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身化学治疗,治疗组在全身化学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8个月后治疗组痰菌阴转44例(100%).对照组痰菌阴转36例(81.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8个月后治疗组肺不张治愈率100%,明显高干对照组77.2%;治疗组胸片病灶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68.2%.提示治疗组比对照组痰菌阴转率高,胸片病灶有效率及肺不张治愈率高,疗效较好.?支气管镜复查结果 比较:治疗组经2个月强化期治疗,局部治疗,支气管病灶治愈率高,对照组经强化期治疗疗效仍不满意.结论:雾化吸入是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早期配合雾化吸人治疗,疗效显著.支气管内膜结核在全身化学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疗效高,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长英;娄艳霞;朱春杰;吕毅;丁玉洁;张静;李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为寻找理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诊断明确为FD的学生60人,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其个体心理症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应用药物治疗.治疗前及4周后对患病同学的6个主要症状进行评分计算疗效指数评价各组的疗效.结果:心理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在大学生FD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高静;牟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无花果叶煎水治疗会阴部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依据祖国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按照国家中药典的标准选择无花果叶进行炮制,对诊断会阴部湿疹的病人进行局部湿敷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共384例,其中女性211例,男性173例,总有效率为70.57%.结论:会阴部湿疹是一组常见病,多发病.使用无花果叶煎水冷敷或冷喷治疗,可以迅速减少局部渗出,清洁皮肤,具有抗菌消炎止痒、活血化瘀、改善皮肤背养的作用.
作者:王海燕;刘炳波;郭爱新;高海娥;周武强;邢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的会阴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接受住院分娩的初产妇行改良小切口会阴切开术(角度15-300),并与传统会阴切开术(角度450)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弱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伤口1期愈合率和II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讨论:这表明改良小切口会阴切开术不仅损伤小、缝合快、减轻产妇痛苦,减少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提出小角度会阴切开术应用临床有现实意义.
作者:郑爱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29例效果满意,顺利脱机,1例因出血病情危重转行气管插管,改有创通气.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能迅速纠正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莫晓燕;莫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肱骨髁上骨折为小儿常见的肘部损伤,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处理不当容易引起Volkmann缺血性肌痉挛或肘内翻畸形,随着治疗方法 的改进与提高,使危害严重的Volkmann缺血性肌痉挛已明显减少.但肘内翻的发生率仍然高达30%-57%.(1)(2)故对其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由兵;张风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有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身休素质差等特点,这决定了患者和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根据作者的护理体会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护理要点、护理细节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内科疾病多有病程长,治疗效果不及时或不明显等特点,而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还有身体素质差,病情多变,容易产生焦虑、烦躁不安、悲观失望情绪的特点者.这对病情观察、评估带来一定难度,使护理工作面临更多责任和风险.现将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张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情况.方法:将前来治疗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对照结果 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治疗两周后患者上腹胀痛、烧灼感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所改变,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多潘立酮、铝碳酸镁以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应超;吴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努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翼状胬肉下方带蒂角膜缘上皮移植手术进行回顾,观察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长者12月,短者1月,无1例复发.结论 下方带蒂角膜缘上皮移植较完全游离上皮移植片,具有血供好,易成活,正反面不易错,易固定,术后充血水肿轻,拆线时间缩短.
作者:冀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方法 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9月到2010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中西医结合组.另一组为西医对照组.结果:43名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后,41名患者痊愈.其肝外胆管结石全部取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占患者总数的95.3%,剩余2名患者好转,占4.7%.而西医对照组表明其痊愈患者人数为37人,比例为86%,4名患者好转,无效的有2名,占4.7%.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疗效由于单纯西医手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胡鹏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巴曲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4h止血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止血时间为19.37±5.18h,短于对照组的27.88±6.54h(P<0.05);输血量为1.17±0.44U,少于对照组的2.61±0.53U(P< 0.05),48h再出血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1例病例资料.结果:本组21例高龄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占14.29%,全部为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抗菌、对症、支持治疗和悉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在高龄胃癌手术患者中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术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赵丽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4例低位直肠痛行保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并选取同期行Miles手术者56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留置导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保肛手术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Miles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保肛手术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Miles组.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