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研究

尉淑红;韩凯;纪付华;李秀珍

关键词:脑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急性期,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分为两组,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预后差,死亡率高,基础护理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常隐匿,护理的关键在预防,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较为重要.脑出血急性期并上消化道出血应根据不同情况实施综合护理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66例低钠血症检验及临床观察

    目的 探付低纳血症检验特点及临床常见病因分析.方法 选取低钠血症标66例.离子选择法测定血钠浓度,分析其病因,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低钠血症经治疗后多数好转78.8%,但顽固性低钠血症死亡率较高约50%,其中等渗性低钠症死亡率74.7%.结论 认识低钠血症的临床重要性,顽固性低钠血症预后差.

    作者:陈小华;潘旭枫;梁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五指疼痛问答法对120例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分析原因.结果: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疼痛的程度不同,原因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如:做好心理护理、局部冷疗、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争取家属配合,可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张丽仪;蔡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特殊类型阑尾炎45例诊治体会

    目的 通过对45例特殊类型阑尾炎的诊治,叙述特殊类型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对我院2005-2010年诊治的45例特殊类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特殊类型阑尾炎有特殊的临床表现.结论 特殊类型阑尾炎关键是在于诊断,及早的诊断能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赖光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补肾调更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临床观察

    围绝经期指卵巢功能开始减退,直至绝经后一年内的一段时期,可始于35-45岁.此期卵巢功能下降,由此引起月经改变,身体及心理上也可以出现一些变化,临床上可出现各种症状,如潮热、出汗、心悸、失眠、抑郁、焦虑等,现统称为围绝经期综合症.中医妇科学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西医治疗中常采取性激素补充治疗、镇静药物治疗,因现在较多患者对性激素补充治疗心存顾虑,转而求助于中医中药治疗,由此我院采取中药辨证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肾阴阳俱虚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龚巍;韩璐;程慧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25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术中保护切口、术后加强切口管理等处理后切n感染情况,并分析切口感染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病程、切口选择、手术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86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86%,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BMI、病程长短、切口选择、手术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以及病理类型均有关(P<0.05).结论:肥胖、病程长、手术时间久、炎症较重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切口感染率较高,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术中尽量保护切口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张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耳穴压豆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筛选100例应用一联相同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应用耳穴压豆降压治疗,对照组应用原药物降压治疗,监测早6:00,晚A:00血压并记录.结果 两组高血压患者降压程度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耳穴压豆可以有效的降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且安全、操作简单、无创伤、没有副作用、治未病、防病更治病.

    作者:周丽;常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4例骨巨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对策.方法:24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的介绍,记录疼痛情况和肿块的大小;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四肢未稍循环,记录出血、疼痛等情况.加强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早期进行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结果:能够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 与技巧,24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方法,对确保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极为重要.

    作者:刘培英;魏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小板输注在临床中的应用

    本文阐述了血小板制剂的分类、血小板输注适应症及用法.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血小板制剂.严格按照血小板的适应症给予临床输注,掌握剂量与用法,注重疗效观察,以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

    作者:陈明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儿童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预防措施的探讨

    通过对护患纠纷潜在因素的预防.找出并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加强护士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关系、加强防范措施的落实,以避免儿童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的发生,确保护患双方的利益,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吕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彩超在诊断头颈部癌肿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头颈部癌肿颈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方法,了解彩超在颈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们于1995年2月至2005年10月,对12例已确诊的头颈部癌肿病人进行了彩超颈部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 彩超在诊断头颈部癌肿中有更好的准确率.

    作者:常建玉;黄维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复方沙棘籽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沙棘籽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炎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宫颈炎的患者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I-3个疗程后再予微波治疗观察术后阴道排液、阴道出血、治愈情况.结果 用复方沙棘籽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炎术后阴道排液、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治愈率率明显提高.结论:复方沙棘籽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炎疗效确切.

    作者:高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3601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3601份标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1T )测定,结合临床探讨AM检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方法:取门诊及住院病人3601份标本,离心后用日本东亚SYSMEX-CA530血凝仪检测APTT,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01份标本3350份APTT正常,234份标本APTT延长(肝病标本160份,大量输库存血标本18份,产后出血DIC标本14份,用抗凝药物标本及溶栓药标本42份);APTT缩短标本17份,(心梗标本7份,深静脉血栓2例,脑梗死标本8份.结论:1、对轻型的出凝血缺陷的意义较小.2、对具有高危手术的患者有重要意义.如肝病、妇产科手术、大量输入库存血、应用抗凝药后的病人,则应对止凝血筛检实验作出评价.3、对小手术(牙科、皮肤活检等),如患者无出血时.则无需筛检实验.

    作者:陈文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标准物质运用于药品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该文分析了药品检验用标准物质存在标准物质的标签、说明书内容不完善;滴定液、标准(对照)品溶液的使用期限不明确;基准试剂的生产与供应渠道分散等问题,并提出规范性建议.

    作者:何长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巴曲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4h止血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止血时间为19.37±5.18h,短于对照组的27.88±6.54h(P<0.05);输血量为1.17±0.44U,少于对照组的2.61±0.53U(P< 0.05),48h再出血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门诊患者注射皮试药物的方法与护理

    皮试药物是指注射药物前需要做皮试,皮试阴性,方可注射的药物.我科自2005年5月-2010年5月的皮试人数达14543人次,皮试药物阴性注射后引起不同程度过敏反应达52例,药物过敏反应是用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而与人的过敏体质相关.药物过敏可能在短时间或1周内出现,轻的会出现药物热、药疹等,严重的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作者:宋孝红;闫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刮痧疗法改善胸痹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刮痧疗法改善胸痹气滞血瘀型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研究.方法 将牛角刮痧板在患者表皮经络的心俞穴、等双侧穴位交替刮痧并且配合情志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沦运用刮痧疗法刮拭相应的穴位可以改善胸痹气滞血瘀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徐春苗;邢立辉;杨月;张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成药的使用不合理现象远远超过抗生素

    西医的引入导致中医的溃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求生存而大声疾呼中医药现代化,这是个自省的行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医药现代化演进为了中药现代化,并且如火如荼.如果这算是中医进化史上的一个阶段,那么试问中医药现代化的评判标准是什么?笔者从医近40年,原系西医院校毕业,但是一直在基层工作,早些年各种医疗设备既简陋又缺乏,中药接触比较多.近年来检查设备渐次增加,药物品种也大为丰富,正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众多的中成药被广泛使用.多年来做了大量调查后发现,中成药的使用不合理现象远远超过了抗生素.

    作者:杨国样;俞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浆盐酸二甲双胍的检测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的方法.方法 血浆样品用10%高氯酸沉淀血浆蛋白后,以苯乙双胍为内标物,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分析.色谱柱为IunaC8(4.3mm x 280mm,6 p m),柱温为37℃,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含0.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三乙胺,pH6.5)-乙睛(62:38)流速为0.9ml/min,检测波长:287nm.结果 盐酸二甲双胍的浓度在0.08~6.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7002C+0.0008(r=0.969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检测限为0.6ng;检出浓度为45np/ml~1150ng/ml.结论 本方法 操作简便,适用于盐酸二甲双胍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作者:吕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分析

    目的:在门诊儿科输液中,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结果:提高输液满意度措施实施后,满意度由90%提高到99%.结论:温馨的护理服务,熟练准确的护理操作技术可促进门诊儿科输液护理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刘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探讨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较为常见.由于跟骨为内外弓的共同后臂,其形态和位置对弓的形成和负重影响极大.跟骨骨折须做好早期治疗,以免发生病废.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粉碎骨折,由于关节面破坏,骨质压缩,常遣有创伤性关节炎,治疗困难.作者自2004-2008对25例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粉碎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凡样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