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分析

刘丽

关键词:儿科门诊静脉输液, 满意度, 体会
摘要:目的:在门诊儿科输液中,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结果:提高输液满意度措施实施后,满意度由90%提高到99%.结论:温馨的护理服务,熟练准确的护理操作技术可促进门诊儿科输液护理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截瘫患者的褥疮治疗

    褥疮是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枕部、棘突隆起处、骶尾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其中以骶骨、大转子及坐骨为常见.本科于2008年至今对28例截瘫患者的骶部褥疮进行了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作者:刘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耳穴压豆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筛选100例应用一联相同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应用耳穴压豆降压治疗,对照组应用原药物降压治疗,监测早6:00,晚A:00血压并记录.结果 两组高血压患者降压程度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耳穴压豆可以有效的降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且安全、操作简单、无创伤、没有副作用、治未病、防病更治病.

    作者:周丽;常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钻胺治疗,疗程2周,比较电生理学指标和有效率.结果:通过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对 MNCV和SNCV的改善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提高.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钻胺.

    作者:潘敏娟;胡泉;杨威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25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术中保护切口、术后加强切口管理等处理后切n感染情况,并分析切口感染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病程、切口选择、手术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86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86%,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BMI、病程长短、切口选择、手术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以及病理类型均有关(P<0.05).结论:肥胖、病程长、手术时间久、炎症较重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切口感染率较高,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术中尽量保护切口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张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绞痛30例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观察其用药1,2周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改善情况.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GS(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用药后1周,心绞痛止痛总有效率为76.7%.其中显效率为56.7%;用药后2周,心绞痛止痛总有效率为83.3%,显效率为66.7%.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缓解心纹痛发作,改善心肌的缺血症状,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戴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联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对IGT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对IGT的干预作用.方法:我院诊治的108例糖耐量减低患者,治疗组予二甲双胍口服并控制饮食和运动,对照组仅口服同等剂量二甲双胍,不控制饮食和运动.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均下降(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餐后2h血糖均下降(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BMI均下降(P<0.05),治疗组BMI小于对照组(P<0.05).

    作者:刘美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老年粪石性肠梗阻1例

    浅析老年粪石性肠梗阻的治疗

    作者:刘煜;陈开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风湿科90例RA患者,应用毫针刺法配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其中治愈32例,好转5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2%.结论:临床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方勤华;李双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 总结食管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 2008年8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手术食管癌的患者89例,术中均留置一根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二天开始经营养管注人流质,至术后10~14天拔管.1例吻合口瘘保留营养管至吻合口愈合,其中2例提前拔管.结果 全组病例均能耐受营养管的留置,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能满足患者每日的营养量,减少了静脉输液量和卧床输液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效果良好.结论 术后早期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并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既满足食管癌患者的营养需要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李志英;卿松;李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糖尿病的中医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中医称之为消渴.主要指征是高血糖和高尿糖,临床表观为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等,中医认为,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为主要临床表现,按照中医辨证施护原则,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中医护理措施,对治疗糖尿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陆燕;徐锡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护理对于医疗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个也是护士工作者平时的主要工作,静脉穿刺又是静脉输液中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如何克服静脉穿刺困难的各种因素,提高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减轻患者的痛苦,赢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的保证.我们通过日积月累的操作,总结出一些在静脉输液中的一些方法 和技巧.

    作者:吴锦学;何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原发性胆囊乳头状腺瘤的诊治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乳头状腺瘤的诊治;方法:对18例原发性胆囊乳头状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只有1例术前确诊,其余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论:本病的确诊仍需病理证实,手术是好的治疗方法,但要掌握时机.

    作者:王锦林;高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6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较好.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黎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使用呼吸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29例效果满意,顺利脱机,1例因出血病情危重转行气管插管,改有创通气.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能迅速纠正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莫晓燕;莫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诊手外伤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手外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良好的急诊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肌腱损伤、部分合并神经伤、指骨和(或)掌骨、腕骨骨折病例手术恢复良好,优良率为09/v,平均背伸功能7%,屈曲失能13%,关节强直31%.结论:手外伤急诊过程中及时清创和积极的术后恢复锻炼有助于预防感染和改善手功能恢复.

    作者:谭绍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妇科专用利普刀治疗机]官颈环状电切术,应用于宫颈良性赘生物及宫颈良性增生.组织切除送病检,治疗so例,随访62例,随诊1-12月.结果:平均时间15分钟,术中出血10-20m1.1 %,出血超过月经鼠,经止血对症治疗,官颈狭窄达1%.狭窄严重给予官颈扩张一次性治疗有效率达100%,90%宫颈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讨论:治疗官颈良性病变(利普刀环状电切术),利普刀环状电切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尹永梅;齐秋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成药的使用不合理现象远远超过抗生素

    西医的引入导致中医的溃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求生存而大声疾呼中医药现代化,这是个自省的行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医药现代化演进为了中药现代化,并且如火如荼.如果这算是中医进化史上的一个阶段,那么试问中医药现代化的评判标准是什么?笔者从医近40年,原系西医院校毕业,但是一直在基层工作,早些年各种医疗设备既简陋又缺乏,中药接触比较多.近年来检查设备渐次增加,药物品种也大为丰富,正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众多的中成药被广泛使用.多年来做了大量调查后发现,中成药的使用不合理现象远远超过了抗生素.

    作者:杨国样;俞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三种常见药物对牙齿敏感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对牙齿感觉过敏症三种常见治疗药物的疗效分析,以探寻佳治疗药物.方法:将210颗牙街感觉过敏患牙随及分成三组,分别采用75%氟化钠甘油,SINGLEBOND粘接系流,GLUMA脱敏剂进行治疗,6个月后复查进行疗效分析.结果:GLUMA脱敏剂和SINGLEBOND粘接系流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与75%氟化钠甘油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GLUMA脱敏剂和SINGLEBOND粘接系统治疗牙齿感觉过敏症状较好.

    作者:熊连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索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接诊的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护理组.对比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儿除常规护理措施外,还特别进行饮食护理、手术特殊护理以及宣教护理等措施,以治愈、好转以及无效为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患儿.结论 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患者除r早确诊、早治疗,精心的护理也十分重要.

    作者:韩凯;尉淑红;路宜芹;李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口服水非低张法CT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非低张法口服水对胃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对56例患者口服温开水量约1000~1500ml,先采用仰卧位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经胃镜活检、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癌资料分析.结果 56例病变中位于胃窦部27例,胃体部8例,胃底贲门部16例,全胃及大部分受侵者5例.结论 非低张法螺旋CT能显示胃癌的直接征象,MSCT在胃癌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莫鸿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