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玲
目的 分析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特征,探讨C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均表现为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混合性包块,肿块外缘模糊毛糙,CT平扫呈等低混杂密度,增强见明显层状强化或厚壁强化,伴囊内分隔及实性成分均匀强化.其他伴随表现包括:子宫粘连30例;直肠乙状结肠粘连22例;能骨前直肠周围脂肪密度增高11例;子官能骨韧带增厚模糊者23例;输卵管积脓20例;同侧输卵管系膜增厚12例;输尿管粘连、积水5例等.结论 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诊断不清的附件脓肿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并对确定病变范围、发现并发症,以及评价抗生素治疗疗效均有帮助.
作者:林楠;刘兆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抗炎、雾化基础治疗基础上分为常规剂量组(每次0.2g)和小剂量组(每次0.19),探讨小剂量口服氨茶碱治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结果 小剂量氨茶碱组和常规量氨茶碱组显效率分别为86.7%和90.6%,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在相关副作用发生率上,明显高于小剂量组相关副作用发生率(P<0.05).结论 小剂量氨茶碱口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上与常规剂量都取得较好的平喘效果.但小剂量的氨茶碱口服更加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作者:陈丽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对产妇分娩过程中,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探讨通过合适分娩方式的选择,减少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症状发生的的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足月单胎的344例脐带绕颈病例,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分析病例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并对比脐带绕颈和分娩方式的关联.结果:脐带绕颈会影响分娩方式,能够显著增加剖宫产率.结论:脐带绕颈会对胎儿造成非常大的威胁,极其容易导致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因此医生和护理人员要及时把握时间,做出合适的选择,避免发生不良状况.
作者:杨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该文分析了药品检验用标准物质存在标准物质的标签、说明书内容不完善;滴定液、标准(对照)品溶液的使用期限不明确;基准试剂的生产与供应渠道分散等问题,并提出规范性建议.
作者:何长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己明显提升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存活率.透析过程漫长而艰难,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和疾病本身带来的各种失调,透析费用昂贵都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患者常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针对这些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分析36例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用药方案,综合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出一些监护措施.方法 检索并分析36例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给药方案,总结一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经验.结果 大部分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以肝肾损害为主、偶见胃肠道出血、皮疹、下肢静脉炎等.结论 医护人员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注意给药剂量和疗程,避免给14岁以下儿童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尼美舒利.
作者:孟庆莲;杨幸;彭辽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探讨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腹腔镜诊治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高原基层老年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要点.方法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加强早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预防和呼吸护理等.结果 基层老人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老年人症状的不典型,要求护理更细心、认真.结论 经过精心全面护理,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郑奎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的临床急救护理,以提高临床抢救脱险率;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抢救腹部损伤患者88例,分析其急救护理过程,总结适合的急救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76例,死亡12例,病死率13.64%.其中术前死亡7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死亡原因:休克未纠正1例,多器官衰竭2例.讨论对腹部外伤患者及时合理的科学急救护理,可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快的急救和妥善安置.
作者:李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努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翼状胬肉下方带蒂角膜缘上皮移植手术进行回顾,观察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长者12月,短者1月,无1例复发.结论 下方带蒂角膜缘上皮移植较完全游离上皮移植片,具有血供好,易成活,正反面不易错,易固定,术后充血水肿轻,拆线时间缩短.
作者:冀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sw-3101乳腺病治疗仪联合天冬素片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8例产后乳汁淤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按传统的局部热敷按摩后行人工挤奶及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给予乳腺病治疗仪联合天冬素片治疗后配合母乳喂养指导.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病治疗仪联合天冬素片治疗乳汁淤积比传统方法 具有见效快、无痛苦、无损伤、费用低、[O]不影响哺乳等优点,是目前治疗乳汁淤积的好方法,对于恢复产妇健康,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慧;陈明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病情潜匿,长期反复发作容易导致癌变.本文以传统的中医辨证为基础,结合电子胃镜下的粘膜改变.使中K辨证的依据更加客观全面,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沈中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辅以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在丙泊酚无痛人流中的镇痛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禁忌症者500例,分为观察组(250例):术前静脉缓推丙泊酚2.0mg/kg,辅以宫颈注射利多卡因3ml,对照组(250例):术前静脉缓推芬太尼0.1mg,辅以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3ml.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循环、呼吸系统变化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满意,优级率9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循环、呼吸系统变化及并发症少,仅有5%,结论: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配合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效果满意,是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镇痛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萍;严文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文介绍对新生儿试用腋下静脉采血,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与传统选股静脉、大隐静脉、头皮静脉、挠动脉等采血方式的数据对比.
作者:王凤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病机理、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7月至2010年7月诊断明确的116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资料.结果 116例患者好转62例,死亡54例.结论 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由于外伤后的急性脑血管扩张、广泛的脑水肿,脑缺血共同作用的结果 ;治疗措施包括大剂量激素、冬眠亚低温、脱水及手术等.
作者:邢树员;芦义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5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评定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产后大出血在我国的产妇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因为产后大出血发生迅速、情况危急,如果不能及时地对其进行抢救可直接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危害.因此,面对这种发生快,并且来势汹猛的产后出血产妇,及时的抢救措施对于挽救产妇的生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从论述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如何采取抢救措施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抢救方法,目的 是达到降低产后出血产妇的死亡率,并且以此来唤起更多产妇在产前、娩前的检测和预防.
作者:刘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在了解Beckman Coulter HMX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准确度、携带污染率的同时,对该仪器对白细胞分类及RET计数的相关性(与手工法比较)及可疑报警提示作以观察,以评价其性能.方法 选用定值质控全血连续重复测定,选取WBC、RBC、HB、PLT四个主要参数以评价仪器精密度及准确度;高、低值样品连续重复三次评价仪器的携带污染率.选取门诊及住院患者全血标本30例观察白细胞分类,选30例标本作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检测,仪器法与手工法比较,另外选取住院患者标本30例,对异常细胞报警提示作以分析.结果 质控物测定结果 显示CV<2.24%;携带污染率<1.13%;白细胞分类与手工法比较P>0.05;网织红细胞计数与手工法比较P>0.05;报警提示P<0.05.结论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HMX型血细胞分析仪准确性、精密度均良好携带污染率低;白细胞分类及网织红细胞计数与手工法比较相关性较好;异常细胞报警提示功能敏感度高,可作筛查检测使用.
作者:李雅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戊四氮(PTZ)慢性致痛大鼠模型癫痛发作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PTZ致痫组、PTZ+丙戊酸(VPA)组、PTZ+VPA+GBE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脑电图(EEG)、电迷宫正确率和颞叶海马T型Ca(2+)通道Cav3.2表达变化.结果 PTZ+VPA组、PTZ+VPA+GBE组和NS组发作级别为0-II级,EEG正常或少量棘慢波,EEG总功率差值及颞叶海马Cav3.2水平较PTZ组显著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PTZ+VPA组,PTZ+VPA+GBE组颞叶海马Cav3.2表达明显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E能降低Cav3.2水平,显著降低癫痫大鼠发作级别、减少脑部异常放电和改善认知功能,有辅助抗癫痫和脑保护作用.
作者:谢媛媛;连亚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创伤性喉部外伤的临床特点,以期指导正确的诊断救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到2010年3月收治的35例闭合性创伤性喉部外伤的临床资料.本组均经纤维喉镜检查及喉部CT检查证实并诊断为闭合性创伤性喉部外伤.17例保守治疗,3例咽后壁血肿切排手术,7例气管切开;8例因喉软骨塌陷或变形导致呼吸困难,行低位气管切开后再行喉软骨复位术,,2例喉软骨骨折经低位气管切开后行喉软骨复位术不理想,遂行喉软骨钢丝固定对位,恢复解剖结构,术后予鼻饲,均顺利拔除气管套管.结果 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重症颅脑损伤:1例死于甲状腺组织损伤致颈部大血肿,后为尸检证实.余33例均痊愈,无喉狭窄发生,其中2例一侧声带固定,对侧声带代偿后声嘶改善.结论 闭合性创伤性喉部外伤的伤情复杂,多伴有合并伤,正确的诊断和紧急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赵辉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