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目的 探讨低张水灌肠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大肠癌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大肠癌的患者行动态3期增强扫描,对CT图像进行分析.对其进行,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40例有分期研究价值.MSCT检出了全部大肠癌,敏感度100%,对大肠癌TNM分期的准确度800/c(32/40),其中T分期准确度为90%(36/40),N分期的准确度为80%(32/40),M分期的准确度为98%(39/40).结论 良好的扫描前准备和扫描方法 是螺旋CT对大肠癌正确分期诊断的关键,MSCT可以有效的显示大肠癌的部位、大小、形态,能够较准确的确定中晚期大肠癌的侵犯范围.
作者:孙华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如何有效的改善血站的消毒灭菌工作,是改善供血环境、预防以及控制输血传播疾病非常重要的途径,同样也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点.作者在长期的消毒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改进消毒灭菌工作.
作者:田丽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在医疗服务中,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已成为时下医疗服务行业中的重要环节,患者不但需要获得满意的诊疗,而且还有精神和心理上的舒适安慰,治疗上的参与选择和多元化的服务需求.而人性化护理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手段和方式,这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如何及时发现和满足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如何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合并其他系统多发伤的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2009年收治的155例以腹部创伤为主合并其他系统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经B型超声、CT,腹腔穿刺等诊断方法,急诊剖腹探查151例,非手术治疗4例.结果 手术死亡14例.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MODS,ARDS等.结论 提高院前、院内救治水平及早期行确定性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火;段绍斌;张增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25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术中保护切口、术后加强切口管理等处理后切n感染情况,并分析切口感染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病程、切口选择、手术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86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86%,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BMI、病程长短、切口选择、手术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以及病理类型均有关(P<0.05).结论:肥胖、病程长、手术时间久、炎症较重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切口感染率较高,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术中尽量保护切口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张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仅行粘膜电切而不进行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5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6例为对照组,行粘膜电切(或电灼)加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一组25例为研究组,仅行膀胱粘膜电切治疗.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膀胱镜检查病变有无残留或新发以及症状改善情况,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粘膜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是可行的,可节省治疗费用,节约社会成本.
作者:黄强;冯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测定输血对恶性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的影响,为临床肿瘤患者谨慎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14例行根治性切除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输血组58例,未输血组256例;对两组手术时及术后5淋巴结转移率年复发及(或)转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输血组19未输血组手术时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5年复发及(或)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输血与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5年复发及(或)转移率有密切关系,由于异体输血致受血者免疫抑制,因而限碍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与复发.
作者:翟韶蕊;朱峥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医的心脏有其形体基础,这从历代关于心的解剖记载和相关图谱中就可得知.对中医心脏认识的模糊,不利于正确掌握临床诊治技艺.更有甚者会对中医的科学性、实效性产生怀疑.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牙体劈裂的原因和保存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择68颗劈裂牙行根管治疗后再利用C&B超级粘接剂粘接固定,再做全冠修复.结果 68例牙保存治疗,成功62例,有效2例,失败2例,总有效率为95.50%.结论 正确选择适应证,对劈裂牙采用超级粘接剂粘接及冠外结扎后全冠修复的保存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闫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头颈部癌肿颈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方法,了解彩超在颈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们于1995年2月至2005年10月,对12例已确诊的头颈部癌肿病人进行了彩超颈部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 彩超在诊断头颈部癌肿中有更好的准确率.
作者:常建玉;黄维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复方沙棘籽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炎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宫颈炎的患者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I-3个疗程后再予微波治疗观察术后阴道排液、阴道出血、治愈情况.结果 用复方沙棘籽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炎术后阴道排液、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治愈率率明显提高.结论:复方沙棘籽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炎疗效确切.
作者:高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支气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夜间加重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特征,哮喘引起猝死大多发生在夜间.因此,夜间做好病情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参麦注射液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0年各临床科室应用参麦注射液,按卫生部ADR判定标准筛选的ADR病例56例,并进行分类处理.结果:参麦注射液的ADR主要有过敏性皮疹、腹胀、腰背剧痛、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等.结论:参麦注射液引起ADR的原因较多,临床应用时应加以重视,加强监测,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田亚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白内障是重要的致盲眼病.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多数病人的视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无法通过手术脱残,主要是由于基础眼病、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其中部分因素能够通过对症处理,使视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相当大部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低视力.因而术前详细检查、术中熟练操作非常重要.
作者:刘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好发于儿童和40岁以下青年女性(1).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瘀斑痕点,粘膜下出血等,常反复发作,属中医发斑范畴,是较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现将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我院用升降散加减治疗的30例病员临床疗效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严文建;魏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蝎的护理措施.方法 48例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意识清醒,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2)<60 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55 mmHg,pH<7.35e在此基础上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精心的护理,本组42例患者治疗后好转,2例因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4例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无创通气过程中,共有2例患者出现面部压伤,局部常规消毒后均很快自愈,3例患者并发腹胀,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需加强BiPAP无创呼吸机的护理,并注意脱机后的护理.
作者:廖运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68例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为73.5%.经过治疗,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应及时治疗,防止复发.
作者:李洪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的临床急救护理,以提高临床抢救脱险率;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抢救腹部损伤患者88例,分析其急救护理过程,总结适合的急救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76例,死亡12例,病死率13.64%.其中术前死亡7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死亡原因:休克未纠正1例,多器官衰竭2例.讨论对腹部外伤患者及时合理的科学急救护理,可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快的急救和妥善安置.
作者:李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主要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在医疗临床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就必须首先保证中医用药的质量,结合正确运用这些药物去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反之,中药质量不能保证,轻则影响临床疗效,重则危及生命.为此,中药质量工作尤应重视和加强.下面就如何加强中药质量的控制工作,谈谈个人的体会.
作者:汪晓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与丝裂霉素C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对45例(48只眼)分别行显微切除22例(23只眼),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23例(25只眼).结果 术后观察2~18个月,术后单纯切除复发4例(17%),丝裂霉素组复发2例(8%)结论 显微镜下单纯切除翼状胬肉与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均可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但联合使用丝裂霉素效果更好.
作者:陶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