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静脉输液中常见差错环节分析及应对措施

蔡冬雪

关键词:门诊, 输液, 差错环节分析, 应对措施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门诊静脉输液中经常出现差错和缺陷的环节,认真总结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一系列针对性较强和具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可从根本上减少门诊静脉输液差错的发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成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自拟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愈5例,显效44例,有效8例,无效或效果不佳5例,总有效率91.9%.结论:自拟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瑞年;万晓东;郭耀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观察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STP)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6例CSTP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结果:6例术后无复发,肿瘤较大,大部有包膜,由实性与囊性坏死组织组成.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大小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可见肿瘤细胞绕血管成乳头状排列.免疫组化::6例AACT(+)、Vimentin(+),4例NSE(+),SMA、S-100,均阴性.结论: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STP)是好发生于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有较高的治愈率.

    作者:甄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炮制发展思路与方法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中药炮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进行探讨,指出研究中急需解决的关键.

    作者:陈雪林;李向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剖腹洗胃+胃造瘘术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一种常见内科急症,常为口服大剂量所致.近年来,虽然急救措施不断完善,但如抢救不当,其死亡率仍较高.洗胃法是救治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首要措施,彻底洗胃清除胃内毒物,大限度地减少毒物吸收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洗胃法的正确与否在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患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洗胃法有了不断改进.其中剖腹洗胃为洗胃方法 之一,现将我院急诊2011年2月1日手术剖腹洗胃+胃造瘘术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报告于下:

    作者:钟文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以急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鼻窦炎诊断

    目的:探讨以急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鼻窦炎的临床诊断体会.方法:选取以急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患儿48例,全部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和鼻窦CT平扫.结果:CT检查显示,例患儿的鼻窦正常;4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鼻窦炎,包括10例单侧,30例双侧,15例合并积液,其中22例为全鼻窦炎,13例为上领窦炎,6例为上颌窦炎合并筛窦炎;经抗生素及抗变态反应药物对症治疗后全部患儿的头痛症状基本缓解.结论:以急性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患者,应进行仔细的体征和鼻窦CT检查,并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对存在鼻窦炎的患儿以便能够及早确诊,同时鉴于药物保守治疗对儿童鼻窦炎有着较高的治愈率,因此应避免进行鼻内镜手术.

    作者:毛爱军;李立;张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69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两联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69例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予兰索拉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30例只用兰索拉唑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症状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曲波;朱宝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牙周脓肿疗效与血糖控制水平关系的探讨

    目的:对牙周脓肿疗效与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对60例牙周脓肿患者血糖正常组12例、血糖控制良好者22例和血糖控制不满意组26例的疗效和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糖正常组、血糖控制良好组、血糖控制不满意组的疗效组间二、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三组患者除血糖控制不满意组餐后二小时血糖下降不明显外,其余各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牙周脓肿患者的疗效与血糖控制水平有关,血糖控制水平也受牙周脓肿病情的影响.

    作者:包娅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产后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

    临床工作中产科经常会发生产后尿潴留.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8小时,由十各种原因出现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使全部或部分尿液不能从膀胱排出,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可增加尿路感染机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使产妇精神紧张,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者:方莉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高热惊厥与癫痫的临床鉴别诊断

    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和癫痫的区别与关系进行观察,以鉴别两种病症.方法:对本院的100例小儿高热惊厥与80癫痫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做统计学的分析.结果:80例癫痛患儿中76例出现脑电图的异常,占95%;高热惊厥100例患儿中有7例转为癫痈,其中5例为39度以下的高热惊厥.结论:脑电图的异常是区分小儿高热惊厥与癫痛的主要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可转变为癫痛,尤以中低热的惊厥常见.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实践浅析对护理工作的一些认识

    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文章从常见的一些错误认识出发,站在实践的角度分析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护理工作并得出其重要性.

    作者:何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病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

    病案信息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案信息不仅能为医院的管理、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帮助,而且也能为院外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保险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病案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的认识有了更大的提高,各方面对病案信息资料的依赖日益增强,很多事务的处理都需要调阅病案.因此加强和完善病案信息源建设,提高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建设和完善病案管理信息源,对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易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54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分析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4例低位直肠痛行保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并选取同期行Miles手术者56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留置导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保肛手术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Miles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保肛手术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Miles组.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雷贝拉唑20mg和奥美拉唑20mg 1次/d,口服.两组在治疗期间均不加用其他药物,给药4周结果:两组病人消化性溃疡总愈合率分别为88.7%和82.3%,总有效率98%和9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3.5±0.3)d和(3.8±0.5)d,有显著性差异(p<0.05)雷贝拉唑组缓解腹痛和反酸症状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组.结论: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

    作者:王国利;张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肝素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理疗铺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素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理疗铺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0),其中治疗组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雾化吸入3-6天同时辅以超短波理疗七天.结果:治疗组临床观察咳嗽,喘促,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平均治疗大数均较对照组缩短,各项指标统计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肝素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理疗铺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徐银华;金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丙泊酚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

    丙泊酚是月前临床上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ICU危重病人镇静的一种新型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它具有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迅速且功能恢复完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研究证实内泊酚在产生广泛中枢抑制作用的同时,还具有降低脑耗氧量、降低颅内压和抗惊厥、抗炎症、抗氧化和支气管舒张特性.因此,目前丙泊酚已应用于骨科手术等危重疾病的处理中.下面,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内泊酚的一些药效特性.

    作者:全富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前后的护理体会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多见于老年患者.本院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本科近年来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体会进行总结,以期望提高临床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改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 与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例术后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进行回顾性临床观察.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都符合相关化验检查结果,都采用保守基础治疗结合手术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0.0%,死亡率为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0%,住院时间(21.5±7.5)天.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于常规外伤性或溃疡性十二指肠穿孔,应在采用基础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手术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伴随有严重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和疗效.方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80名冠心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治疗过程和后期恢复进行回归性分析及后期康复情况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16人因医治无效死亡,60人治疗效果有所进展,104人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的有效率为91.1%.结论 合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着急性心肌梗死常常危及冠心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所以对于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应该针对性的采取适当措施.

    作者:朱宇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内科角度探讨小儿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病例分析

    目的:从内科角度探讨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提高诊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6月重症病房诊治的96例MOF患儿,其中52例死亡,对各年龄阶段、衰竭器官数及危重病例评分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婴幼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年长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显著下降;病死率与衰竭的器官数明显相关,3个器官及以上功能衰竭时,病死率超过55.6%,从器官功能衰竭的分布来看,以肺脏发病率高,其次为循环系统及胃肠道;危重病例评分70分以下者病死率明显高于70分以上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降低危重症患儿的病死率首先要降低0~3y 儿童的死亡率;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在儿科危重症抢救中占重要地位.

    作者:冷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乳腺增生治疗方法的研究综述

    乳腺增生病是中年妇女常见的乳房疾病,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增生性疾病,临床上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特征,并随月经周期和情绪变化而出现轻重变化.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案.因此,总结乳腺增生治疗方法,研究开发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及药物意义重大.本文为此综述了乳腺增生治疗方法.

    作者:王伟志;夏春阳;朱忠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