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莉荣
产后抑郁症发病在我国有上升趋势,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和婴儿发育,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给予适当的产期保健和针对性护理,可减少疾病和意外的发生.
作者:徐永霞;刘剑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努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翼状胬肉下方带蒂角膜缘上皮移植手术进行回顾,观察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长者12月,短者1月,无1例复发.结论 下方带蒂角膜缘上皮移植较完全游离上皮移植片,具有血供好,易成活,正反面不易错,易固定,术后充血水肿轻,拆线时间缩短.
作者:冀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静脉输液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进行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考核,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达到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目的.
作者:刘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伴随有严重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和疗效.方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80名冠心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治疗过程和后期恢复进行回归性分析及后期康复情况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16人因医治无效死亡,60人治疗效果有所进展,104人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的有效率为91.1%.结论 合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着急性心肌梗死常常危及冠心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所以对于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应该针对性的采取适当措施.
作者:朱宇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后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急诊救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院前发病原因、人院后急性抢救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经急救治疗后,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好转66例,稳定37例,死亡15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脑卒中患者特别是脑梗死患者3小时内使用溶栓治疗急救患者恢复好致残率低,疗效显著.
作者:马剑锋;陈怡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且对其发生原因、抑郁程度及治疗效果等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原因较多,如分娩情况、家庭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同时经过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加强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及相关治疗措施的分析对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钟文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通过查阅近年有关冬病夏治与伤寒太阳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初步探讨冬病夏治与伤寒太阳病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谷雨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观察治疗肺结核病的疗效.方法:在使用西药治疗中的33例肺结核病人,根据中医辫证论治,结合病人的不同体征和症状对其分型,分别给予中药治疗.结果:使用中药治疗的肺结核病人,总有效率达96.97%,显效率为84.84%,无效3.03%.结论:使用中药辅助治疗肺结核,可调节病人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加快疾菌阴转,减少单纯用西药的不良反应,中药既能治标又能治本,从而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殷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苏醒过程及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手术结束前30分钟,观察组静注氯诺昔康16mg,对照组不给药.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手术结束后分别记录患者0、1、2、4、8 h恶心呕吐、烦躁和术后寒战等情况及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手术室停留时间较对照组短,苏醒期烦躁发、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16 mg的氯诺苷康可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苏醒期内的疼痛.减少苏醒期间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赵同军;张艳阁;白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筛选100例应用一联相同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应用耳穴压豆降压治疗,对照组应用原药物降压治疗,监测早6:00,晚A:00血压并记录.结果 两组高血压患者降压程度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耳穴压豆可以有效的降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且安全、操作简单、无创伤、没有副作用、治未病、防病更治病.
作者:周丽;常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的方法.方法 血浆样品用10%高氯酸沉淀血浆蛋白后,以苯乙双胍为内标物,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分析.色谱柱为IunaC8(4.3mm x 280mm,6 p m),柱温为37℃,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含0.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三乙胺,pH6.5)-乙睛(62:38)流速为0.9ml/min,检测波长:287nm.结果 盐酸二甲双胍的浓度在0.08~6.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7002C+0.0008(r=0.969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检测限为0.6ng;检出浓度为45np/ml~1150ng/ml.结论 本方法 操作简便,适用于盐酸二甲双胍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作者:吕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 与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例术后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进行回顾性临床观察.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都符合相关化验检查结果,都采用保守基础治疗结合手术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0.0%,死亡率为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0%,住院时间(21.5±7.5)天.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于常规外伤性或溃疡性十二指肠穿孔,应在采用基础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手术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我院消化科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50例,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20mg,2次/d.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40mg,2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率、半年后复发率及3d内疼痛率.两组都给予适当的护理;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愈合率为92.0%,对照组为9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奥美拉畦短时间内疼痛缓解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纪付华;李英;韩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烙法对于治疗临床慢性扁桃体炎的实际疗效,并对中医烙法的临床安全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方法:应用中医烙法对109例确诊为临床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施烙治疗,并以此做为施烙(观察)组;109例红霉素(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口服治疗.结果:通过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得出,红霉素(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约为为81.7%,应用中医烙法的施烙(观察)组总有效率约为93.6%.结论:中医烙法对于治疗临床慢性扁桃体炎有着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更好的保留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显著的优于红霉素(对照)组,在治疗后局部的反应较轻,对于不适合手术患者及患儿都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向阳;刘增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文章从常见的一些错误认识出发,站在实践的角度分析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护理工作并得出其重要性.
作者:何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5月发生的60例护理缺陷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护士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是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工作年限在3年之内,及8年以上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的概率较高.结论:认真分析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及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服务理念和安全意识,加强责任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严格实习带教,对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有所裨益.
作者:盛捐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食管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 2008年8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手术食管癌的患者89例,术中均留置一根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二天开始经营养管注人流质,至术后10~14天拔管.1例吻合口瘘保留营养管至吻合口愈合,其中2例提前拔管.结果 全组病例均能耐受营养管的留置,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能满足患者每日的营养量,减少了静脉输液量和卧床输液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效果良好.结论 术后早期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并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既满足食管癌患者的营养需要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李志英;卿松;李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好发于儿童和40岁以下青年女性(1).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瘀斑痕点,粘膜下出血等,常反复发作,属中医发斑范畴,是较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现将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我院用升降散加减治疗的30例病员临床疗效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严文建;魏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25例,并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通过三个阶段的治疗,经临床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状态,未发生严重感染情况,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出院随访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临床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可防止发生感染及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古紫云;李小琼;叶杜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急,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护士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精心护理,产后出血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产后出血87例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田艳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