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

全富贵

关键词:丙泊酚, 麻醉药物
摘要:丙泊酚是月前临床上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ICU危重病人镇静的一种新型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它具有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迅速且功能恢复完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研究证实内泊酚在产生广泛中枢抑制作用的同时,还具有降低脑耗氧量、降低颅内压和抗惊厥、抗炎症、抗氧化和支气管舒张特性.因此,目前丙泊酚已应用于骨科手术等危重疾病的处理中.下面,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内泊酚的一些药效特性.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且对其发生原因、抑郁程度及治疗效果等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原因较多,如分娩情况、家庭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同时经过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加强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及相关治疗措施的分析对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钟文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武汉某高校高知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武汉某高校社区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现状,为制订预防与控制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校社区人群随机抽样442人进行危险因素水平测试和分析.结果 (1)各年龄组的高血压、高血糖、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出率的有明显差异(P<0.01或<P 0.05);(2)年龄的增长与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均呈正相关;结论 高校人群是易患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作者:邢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护理对于医疗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个也是护士工作者平时的主要工作,静脉穿刺又是静脉输液中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如何克服静脉穿刺困难的各种因素,提高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减轻患者的痛苦,赢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的保证.我们通过日积月累的操作,总结出一些在静脉输液中的一些方法 和技巧.

    作者:吴锦学;何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的矫治

    目的:探讨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矫治方法.方法:对2005-2010年40例行替牙期恒前牙矫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有1例由于咬上唇习惯未能彻底纠正,又不能坚持戴矫治器进食而复发,其余39例经半年以上观察均无复发,治愈率高达97.5%.结论: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的矫治,对于提高治愈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网址红细胞的评价与应用

    目的 评价sysmexXT-2000i测定网织红细胞(Ret)的性能.方法 用XT-2000i检测Ret,并与参考方法 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XT-20001检测Ret的精密度(高、中、低值标本的批内和批间Cv% <5%),在1.58 x 1091L~273 x109/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2),至染率低(0.15%).与人工法相关性较好(r=0.9648).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结论 XT-2000i检测Ret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稳定、精密度高等特点.

    作者:王文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探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运用模式

    目的:探索一种能将中医适宜技术充分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模式.方法:随机抽取一个社康中心,以其2009年5-12月份的就诊者为研究对象,于9月份建立并实施团队服务模式,比较前后4个月中医适宜技术知晓率、利用率、满意度及中医就诊率的变化.结果:在新的服务模式下,中医适宜技术的知晓率、就诊率、利用率、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应用病种范围有所扩大,与原服务模式(以下称个人服务模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团队服务模式能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的优势.更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

    作者:林伍弟;香利强;张春梅;刘道宽;邓世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用于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52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联合应用纳洛酮和氨茶碱,对照组应用东莨菪碱.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洪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胃镜下粘膜表现结合中医辩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疗意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病情潜匿,长期反复发作容易导致癌变.本文以传统的中医辨证为基础,结合电子胃镜下的粘膜改变.使中K辨证的依据更加客观全面,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沈中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于孕期营养与体重的探讨

    目的:分析孕妇体重与孕妇膳食摄入种类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探讨改进孕妇的膳食与营养状况、预防出生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措施.方法:选择中、晚期孕妇242例,分别记录孕妇孕中、晚期连续72小时的膳食种类、数量及体重,建立随访档案.分析了食物消费量、营养素摄入量;孕期增重;不同年龄、孕前不同BMI、新生儿出生体重不同孕妇的孕期体重增加状况.结论:孕期妇女膳食种类多样,但营养素摄人水平不均衡,建议加强孕妇健康教育,增加动物性食品、奶及奶制品的摄入.

    作者:梁海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脏骤停急救6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各种因素对心肺复苏(CPR)结果 的影响,总结经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69例心肺复苏患者心脏骤停的病因、开始复苏的时间、早期除颤等因素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69例患者,复苏成功16例,复苏失败53例,复苏开始的时间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心脏骤停的病因、开始复苏的时间、早期除颤有密切关系.

    作者:肖仁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单纯粘膜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附51例报告)

    目的:探讨仅行粘膜电切而不进行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5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6例为对照组,行粘膜电切(或电灼)加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一组25例为研究组,仅行膀胱粘膜电切治疗.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膀胱镜检查病变有无残留或新发以及症状改善情况,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粘膜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是可行的,可节省治疗费用,节约社会成本.

    作者:黄强;冯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前X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意义

    目的:了解前X基因在HBV相关HCC患者中的流行病学分布、前X基因和HBV基因型与HCC的临床关系方法:患有乙肝的肝细胞肝癌患者(HCC )35例,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基因分型.结果:HCC患者35例中B基因型1例,C基因型24例,B/C混合基因型8例,未定型者2例.明确基因型的患者33例,进一步扩增前结论:HCC患者中C基因型、B/C混合基因型较为多见.前X多肽在HCC患者中有较高的编码率,前X区多肽可能和HCC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汪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提出合理、规范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综合治疗与预防护理后,20例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8例,进步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合理的药物治疗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痊愈的保障,但是积极的预防与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阿荣其其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分析

    目的:在门诊儿科输液中,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结果:提高输液满意度措施实施后,满意度由90%提高到99%.结论:温馨的护理服务,熟练准确的护理操作技术可促进门诊儿科输液护理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刘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4月至2009年4月我院共急诊手术治疗闭合性关节内跟骨骨折112足,行外侧切口,复位后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3例行植骨术.结果 随访103足,随访4-49个月,平均巧个月,93足切口I期愈合,9足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足感染,术后功能优60例,占58.2%,良28例,占27.2%,差15例,占14.6%.结论 关节内跟骨骨折经急诊手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能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郭庆立;李彦;阎成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氯诺昔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苏醒过程及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苏醒过程及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手术结束前30分钟,观察组静注氯诺昔康16mg,对照组不给药.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手术结束后分别记录患者0、1、2、4、8 h恶心呕吐、烦躁和术后寒战等情况及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手术室停留时间较对照组短,苏醒期烦躁发、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16 mg的氯诺苷康可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苏醒期内的疼痛.减少苏醒期间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赵同军;张艳阁;白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 与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例术后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进行回顾性临床观察.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都符合相关化验检查结果,都采用保守基础治疗结合手术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0.0%,死亡率为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0%,住院时间(21.5±7.5)天.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治疗后肠瘘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于常规外伤性或溃疡性十二指肠穿孔,应在采用基础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手术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心梗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急症,来势凶险.是由各种原因引起急性冠状动脉血液供应障碍,使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缺血致部分心肌坏死.病人感到心前区压榨性、持续性疼痛不缓解,感到焦虑,有濒死的恐惧.因此,作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首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从而保证病人配合抢救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愈后效果.

    作者:姚利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补益类中药所含多糖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多糖( polysaccharides)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连接而成的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又称多聚糖,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多种多样,其中大多数都含具有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多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在目前已报道的一百余种中药多糖中,大多数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抗感染、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及延缓衰老等,且其毒副作用小,有的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宝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Beckman Coulter HMX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

    目的 在了解Beckman Coulter HMX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准确度、携带污染率的同时,对该仪器对白细胞分类及RET计数的相关性(与手工法比较)及可疑报警提示作以观察,以评价其性能.方法 选用定值质控全血连续重复测定,选取WBC、RBC、HB、PLT四个主要参数以评价仪器精密度及准确度;高、低值样品连续重复三次评价仪器的携带污染率.选取门诊及住院患者全血标本30例观察白细胞分类,选30例标本作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检测,仪器法与手工法比较,另外选取住院患者标本30例,对异常细胞报警提示作以分析.结果 质控物测定结果 显示CV<2.24%;携带污染率<1.13%;白细胞分类与手工法比较P>0.05;网织红细胞计数与手工法比较P>0.05;报警提示P<0.05.结论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HMX型血细胞分析仪准确性、精密度均良好携带污染率低;白细胞分类及网织红细胞计数与手工法比较相关性较好;异常细胞报警提示功能敏感度高,可作筛查检测使用.

    作者:李雅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