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荣其其格
目的:探讨仅行粘膜电切而不进行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5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6例为对照组,行粘膜电切(或电灼)加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一组25例为研究组,仅行膀胱粘膜电切治疗.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膀胱镜检查病变有无残留或新发以及症状改善情况,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粘膜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是可行的,可节省治疗费用,节约社会成本.
作者:黄强;冯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为观察中药清肝养心汤治疗女性更年期情志障碍的疗效,将8s例病人随机分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服用清肝养心汤,对照组口服谷维素,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西药组.
作者:陶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口腔粘膜反复出现溃疡,灼热疼痛为特征,病虽不重,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西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中医从调理脾胃角度出发,使用甘草泻心汤加减煎汤代茶,及康复新液含服,能明显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总有效率达86.36%,疗效确切.
作者:庄晓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给护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减缓工作中的疲溃现象与护理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产生了疲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对策作出初步的探索,旨在为今后有效地解决护士工作疲溃现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王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努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翼状胬肉下方带蒂角膜缘上皮移植手术进行回顾,观察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长者12月,短者1月,无1例复发.结论 下方带蒂角膜缘上皮移植较完全游离上皮移植片,具有血供好,易成活,正反面不易错,易固定,术后充血水肿轻,拆线时间缩短.
作者:冀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提出合理、规范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综合治疗与预防护理后,20例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8例,进步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合理的药物治疗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痊愈的保障,但是积极的预防与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阿荣其其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29例效果满意,顺利脱机,1例因出血病情危重转行气管插管,改有创通气.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能迅速纠正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莫晓燕;莫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乳头状腺瘤的诊治;方法:对18例原发性胆囊乳头状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只有1例术前确诊,其余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论:本病的确诊仍需病理证实,手术是好的治疗方法,但要掌握时机.
作者:王锦林;高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抗心绞痛药可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及供氧量,恢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而发挥其抗心绞痛作用.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有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P受体阻断药及钙拮抗剂等.本文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发作时与缓解期不同特点分别临床用药.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5月发生的60例护理缺陷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护士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是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工作年限在3年之内,及8年以上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的概率较高.结论:认真分析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及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服务理念和安全意识,加强责任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严格实习带教,对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有所裨益.
作者:盛捐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 、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2例临床手术病例.结果 3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说明经侧裂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创伤小,有利于保护脑组织,减少并发症.术后密切监测心肺肝肾功能,合理控制血压是预防术后再出血的重要环节,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张广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方法 的研究,寻求剖宫产手术的佳麻醉方法.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剖宫产接产的128例产妇为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使用L3-4或L2-3腰-硬联合麻醉,为观察组;使用L2-3硬膜外麻醉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优良率、麻醉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等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的平均时间为2.65min较对照组的起效时间5.34min有明显优势,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3.4%优于对照组89.3%;并发症及新生儿健康率等数据比较,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及新生儿安全性高等优势,是目前剖宫产手术的佳麻醉方法.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且对其发生原因、抑郁程度及治疗效果等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原因较多,如分娩情况、家庭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同时经过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加强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及相关治疗措施的分析对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钟文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68例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为73.5%.经过治疗,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应及时治疗,防止复发.
作者:李洪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我科小梁切除术50例(78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结果 浅前房是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可能的原因为引流过畅,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或滤过泡渗漏.结论 明确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原因,在围术期和术后积极处理,可以达到减少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赖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产后大出血在我国的产妇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因为产后大出血发生迅速、情况危急,如果不能及时地对其进行抢救可直接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危害.因此,面对这种发生快,并且来势汹猛的产后出血产妇,及时的抢救措施对于挽救产妇的生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从论述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如何采取抢救措施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抢救方法,目的 是达到降低产后出血产妇的死亡率,并且以此来唤起更多产妇在产前、娩前的检测和预防.
作者:刘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STP)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6例CSTP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结果:6例术后无复发,肿瘤较大,大部有包膜,由实性与囊性坏死组织组成.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大小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可见肿瘤细胞绕血管成乳头状排列.免疫组化::6例AACT(+)、Vimentin(+),4例NSE(+),SMA、S-100,均阴性.结论: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STP)是好发生于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有较高的治愈率.
作者:甄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治疗体会.方法:将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72例患者平均分为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并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DL-C、LDL-C、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DL-C、TC、LDL-C、TG均显著较低.治疗组的疗效显著较好.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主要出现恶心、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未有肾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随访结果 显示未有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或死亡.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情均显著改善,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春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辛硫磷中毒后病情与胆碱酯酶下降程度的不平行关系.方法:对患者采用改良Ellman法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测定全血ChE活性值.结果:其中轻度中毒者ChE的平均活力为正常的32%,恢复至正常需5-15天;中度中毒者ChE的平均活力为正常的18%,恢复至正常需9-26天;重度中毒者ChE的平均活力低于正常的5%,恢复至正常需15-45天(死亡1例除外).给药后30-60分钟复测ChE活力上升幅度>30%者6例,其中轻度中毒4例(33%).中度中毒2例(20%).ChE活力上升幅度<30%者20例,其中轻度中毒8例(67%);中度中毒8例[90%);重度中毒4例(100%);死亡1例,死亡率20%.结论:辛硫磷中毒与胆碱PH酶下降程度的不平行关系在临床中存在,且需要对其进行重视.
作者:张元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白内障是重要的致盲眼病.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多数病人的视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无法通过手术脱残,主要是由于基础眼病、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其中部分因素能够通过对症处理,使视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相当大部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低视力.因而术前详细检查、术中熟练操作非常重要.
作者:刘安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