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治

邢树员;芦义红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弥漫性脑肿胀, 发病机制,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病机理、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7月至2010年7月诊断明确的116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资料.结果 116例患者好转62例,死亡54例.结论 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由于外伤后的急性脑血管扩张、广泛的脑水肿,脑缺血共同作用的结果 ;治疗措施包括大剂量激素、冬眠亚低温、脱水及手术等.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钻胺治疗,疗程2周,比较电生理学指标和有效率.结果:通过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对 MNCV和SNCV的改善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提高.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钻胺.

    作者:潘敏娟;胡泉;杨威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产后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

    临床工作中产科经常会发生产后尿潴留.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8小时,由十各种原因出现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使全部或部分尿液不能从膀胱排出,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可增加尿路感染机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使产妇精神紧张,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者:方莉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77例肺栓塞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加强对肺栓塞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急慢性肺栓塞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护理效果.结论 肺栓塞早期无特异性表现,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和预防该疾病的能力,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以提高其生存率.

    作者:贺静洁;李文华;袁亚娟;汤慧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辩证施护健康教育对预防颈椎病复发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辩证施护健康教育对预防颈椎病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0例从人院第一天开始就对病人不良生活习惯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80例采取传统治疗而未行系统的健康指导.两组均于出院后6个月、1年、两年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病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颈部日常自我护理的能力、颈部康复锻炼的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复发率方面,病人出院后6个月、1年、2年复发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颈椎病病人开展辩证施护健康教育对预防颈椎病复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翠芬;曾淑琴;沈晓华;曾国辉;周玉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腹部外科术患者的术后注意事项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患者应注意的事项,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2010年间的100例进行了腹部外科术的患者进行观察,统计术后并发症状.结果:肠粘连、长期发热感染、胃瘫及顽固性呃逆、营养不良等是临床常见的腹部外科术后并发症.结论:术后应注意物理隔阻,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以防止和治疗术后并发症状.

    作者:董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喉罩复合颈丛麻醉在基层医院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喉罩复合颈丛麻醉在基层医院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喉罩组(L组),对照组(C组).记录人室后10min(T0),颈从阻滞后10min(T1)、手术分离颈前肌群时(T2)、手术牵拉腺体时(T3)及术毕即刻(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两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中疼痛程度.结果 C组生命体征波动大,麻醉效果不满意.L组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效果满意.结论 喉罩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安全有效,麻醉用药少,血流动力学平稳,保证了良好的手术环境.

    作者:吴守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护生带教体会

    目的:护生通过临床实习掌握专科技能知识.方法:通过抓好岗前培训,规范操作步骤,选拔优秀带教老师带教,创新思维在带教中的应用等,使护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带教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放手不放眼的原则.结论:护生能成功掌握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内容,适应护理改革的要求,培养了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华正丽;李志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锡林郭勒盟医院内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消毒卫生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亦是用来评价各种消毒方法 和制度的实施效果及可行性的有效手段.为加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提高医院消毒卫生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和<消毒管理办法>的要求,锡林郭勒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所辖三所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现将2006年至2010年连续五年的监测结果 分析如下: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院药品冷藏管理的探讨

    浅谈医院药品冷藏管理

    作者:曾胜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肝性脑病综合康复护理

    目的:全面康复护理对肝性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43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加强防范、临床护理和康复教育等全面护理.结果:患者生存率为89.88%,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全面康复护理可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文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剂量氨茶碱辅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抗炎、雾化基础治疗基础上分为常规剂量组(每次0.2g)和小剂量组(每次0.19),探讨小剂量口服氨茶碱治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结果 小剂量氨茶碱组和常规量氨茶碱组显效率分别为86.7%和90.6%,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在相关副作用发生率上,明显高于小剂量组相关副作用发生率(P<0.05).结论 小剂量氨茶碱口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上与常规剂量都取得较好的平喘效果.但小剂量的氨茶碱口服更加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作者:陈丽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析中药对心血管疾病中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药在保护、减轻和逆转血管内皮细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常见损伤方式以及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黄兴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析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控制

    目的 为提高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的整体水平,使供应室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分析、总结我院建院以来供应室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检测等流程.结果 自2007年新院建院以来未发生因供应室消毒火菌原因所造成的医院感染.结论 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操作规程、制度,加强消毒灭菌操作和质量监测,能确保消毒灭菌效果,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王莉;赵文涛;雷志兰;尹燕;吴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与开放肾上腺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与开放手术组对比分析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RLA)治疗肾上腺疾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到2010年10月在我院行LA治疗的肾上腺疾病91例和OA治疗的肾上腺疾病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引流管留置时间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别;在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进流质时间、肿瘤大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体温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除了肿瘤大小,余指标腹腔镜手术均优于开放手术.结论:本研究结果 表明经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良性肿瘤及单纯转移性癌.均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对于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术者,在很多肾上腺疾病的治疗中LA术式有代替OA术式的趋势.

    作者:王钧;肖明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8例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2005年间收治的8例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3一61岁,平均年龄为30岁.肿块发生于下肢4例;发生于上肢2例;臀部1例;肩背部1例.8例均在外院行肿瘤局部切除,术后出现局部复发6例(复发率75%),其中2例合并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只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2例(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50%).2例行高位截肢;4例行广泛性切除(2例加行区域淋巴结清扫);2例单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均辅助全身化疗,其中5例加放疗.结果 4例于发病15个月、21个月、3年半及4年后出现肺转移、脑转移而死亡;2例于发病5年半、7年后出现肺转移而死亡;2例随访10年无局部复发及转移.5年生存率为50%x,10年生存率为25%.结论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发生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广泛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化疗对于透明细胞肉瘤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洪波;池晓峰;姜宏;梁衍涛;杨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LSE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92.5%,而对照组分别为45%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缩短疗程,提高有效率.防止复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文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54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分析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4例低位直肠痛行保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并选取同期行Miles手术者56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留置导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保肛手术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Miles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保肛手术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Miles组.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综述类的黄酮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甙,一部分是游离形式,经长期自然选择过程而形成.黄酮家族种类繁多,结构各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用功效,另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因此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临床价值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本文就其近年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增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为寻找理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诊断明确为FD的学生60人,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其个体心理症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应用药物治疗.治疗前及4周后对患病同学的6个主要症状进行评分计算疗效指数评价各组的疗效.结果:心理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在大学生FD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高静;牟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格林巴利的护理

    浅谈格林巴利的护理

    作者:栾燕芬;张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