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早期脑梗死60例的CT诊断

陆煜州

关键词:早期脑梗死, CR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6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特征.结果 本组6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CT检查出现特异性表现者33例,阳性率为55%;主要表现为出现豆状核、脑皮质稍低密度影,脑沟变窄或消失.灰白质分界不清,可有轻微占位效应,但这些都在6h后方可显示.结论 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具有特异性,应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做出相关诊断,以提高临床确诊率.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对肝病患者人性化护理探讨

    在医疗服务中,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已成为时下医疗服务行业中的重要环节,患者不但需要获得满意的诊疗,而且还有精神和心理上的舒适安慰,治疗上的参与选择和多元化的服务需求.而人性化护理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手段和方式,这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如何及时发现和满足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如何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Beckman Coulter HMX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

    目的 在了解Beckman Coulter HMX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准确度、携带污染率的同时,对该仪器对白细胞分类及RET计数的相关性(与手工法比较)及可疑报警提示作以观察,以评价其性能.方法 选用定值质控全血连续重复测定,选取WBC、RBC、HB、PLT四个主要参数以评价仪器精密度及准确度;高、低值样品连续重复三次评价仪器的携带污染率.选取门诊及住院患者全血标本30例观察白细胞分类,选30例标本作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检测,仪器法与手工法比较,另外选取住院患者标本30例,对异常细胞报警提示作以分析.结果 质控物测定结果 显示CV<2.24%;携带污染率<1.13%;白细胞分类与手工法比较P>0.05;网织红细胞计数与手工法比较P>0.05;报警提示P<0.05.结论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HMX型血细胞分析仪准确性、精密度均良好携带污染率低;白细胞分类及网织红细胞计数与手工法比较相关性较好;异常细胞报警提示功能敏感度高,可作筛查检测使用.

    作者:李雅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夜间观察与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支气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夜间加重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特征,哮喘引起猝死大多发生在夜间.因此,夜间做好病情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分析

    目的:在门诊儿科输液中,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结果:提高输液满意度措施实施后,满意度由90%提高到99%.结论:温馨的护理服务,熟练准确的护理操作技术可促进门诊儿科输液护理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刘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冬病夏治与伤寒太阳病相似处

    通过查阅近年有关冬病夏治与伤寒太阳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初步探讨冬病夏治与伤寒太阳病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谷雨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颈椎病在MRI中的表现,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对160例颈椎病用MRI检测与x线及CT检查显示各种比例数字及表现.结果 通过病例分析,显示出了MRI对颈椎病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

    作者:彭凤样;王荣江;刘景勃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31例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7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31例,采用手术配合术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治疗前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13例,B级9例,C级7例,D级2例.结果 31例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6例,D级8例,E级12例.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疗效肯定.

    作者:陆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并与西医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痊愈12例,占44.44%,好转13例,占48.15%,未愈2例,占7.41%,总有效率达92.59%;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更注重在多层次、多靶点上的整体调节作用,全面兼顾身体的不适,更能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色.

    作者:王先锋;刘晓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耳穴压丸联合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探究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联合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7例采用耳穴压丸法联合口服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对照组86例单纯口服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结果:两组有效率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复发率相比,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耳穴压丸联合口服左西替利嗪剂量递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庆华;张海燕;姜竹春;王海霞;袁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且对其发生原因、抑郁程度及治疗效果等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原因较多,如分娩情况、家庭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同时经过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加强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及相关治疗措施的分析对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钟文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45例假性胰腺囊肿行外科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对假性胰腺囊肿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145例假性胰腺囊肿行手术治疗的方式效果.结果:外引流术9例,死亡率11.1;囊肿胃吻合20例,死亡率5%;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23例,死亡率4.3%;假性囊肿切除14例;囊肿十二指肠吻合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结论:囊肿胃吻合术是一种简单合理的内引流术式,对于难以排除恶性的假性囊肿.应尽量手术切除.

    作者:钟世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便秘的辩证治疗

    便秘是指大便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便秘,又名脾约、大便秘、阳结、阴结、不更衣、、肠结、后不利、大便闭结等名.

    作者:夏庆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CEA、NSE、CF21-1联合检测及肺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EA、CYFRA21-1和NSE联检及肺活检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了43例恶性胸腔积液(恶性组)和40例良性胸腔积液血清和胸腔积液的CEA,CYFRA21-1和NSE的水平及肺活检确定胸腔积液类型.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中胸腔积液CEA、YFRA21-1和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P<0.01).CEA、CYFRA21-1和NSE单项检测恶性胸脾积液特异性高的为CEA(90%),敏感性高为CYFRA21-1(83% )、CEA、CYFRA21-1和NSE三项联检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89%.结论:CEA、CYFRA21-1和NSE三项肿瘤标志物联检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诊断率,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闫新望;刘瑞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相关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病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且对其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严重程度而致剖宫产率不断升高、并发症增多且Apgar评分越低.结论: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与相关分析能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及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赵可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CT定位下行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

    解剖学研究表明脊神经后支卡压是非特异性下腰痛中常见病因,大部分是由于椎间孔以外的支持组织结构紊乱刺激脊神经后支所致.为此笔者设计在CT定位下行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

    作者:金海波;徐银华;周发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为临床选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佳方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均为外伤后3周内的新鲜骨折,男27例,女16例,年龄19-68岁,平均43.5岁,其中合并粗隆下骨折20例.按AO分型Ⅰ型10例,Ⅱ型21例,Ⅲ型12例.Ⅰ型采用经皮穿刺加压螺钉内固定术.ⅡⅢ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结果 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获得随访39例.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按黄公怡粗隆间骨折疗效评价方法,本组优良40例,优良率94%.结论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闫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老年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的安全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人使用保护性约束的安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入住我院精神老年科保护性约束的病人186例,以2010年05月为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保护约束护理方法 进行,实验组按保护性安全护理对策实施.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率、安全护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使用保护性约束的老年精神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对策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作者:郭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探讨早期脑梗死60例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6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特征.结果 本组6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CT检查出现特异性表现者33例,阳性率为55%;主要表现为出现豆状核、脑皮质稍低密度影,脑沟变窄或消失.灰白质分界不清,可有轻微占位效应,但这些都在6h后方可显示.结论 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具有特异性,应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做出相关诊断,以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陆煜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标准物质运用于药品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该文分析了药品检验用标准物质存在标准物质的标签、说明书内容不完善;滴定液、标准(对照)品溶液的使用期限不明确;基准试剂的生产与供应渠道分散等问题,并提出规范性建议.

    作者:何长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为提高环状痔的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将65例环状痔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痔上动脉结扎术加外剥内扎术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的外痔剥离,内痔结扎切除术进行临床对照分析,治疗组能克服术后大出血,肛门狭窄,术后疼痛水肿等缺点,具有能一次性治愈,术后患者痛苦小,愈合时间缩短等优点.

    作者:毕新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