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的安全护理对策

郭智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 保护性约束,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人使用保护性约束的安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入住我院精神老年科保护性约束的病人186例,以2010年05月为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保护约束护理方法 进行,实验组按保护性安全护理对策实施.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率、安全护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使用保护性约束的老年精神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对策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成药的使用不合理现象远远超过抗生素

    西医的引入导致中医的溃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求生存而大声疾呼中医药现代化,这是个自省的行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医药现代化演进为了中药现代化,并且如火如荼.如果这算是中医进化史上的一个阶段,那么试问中医药现代化的评判标准是什么?笔者从医近40年,原系西医院校毕业,但是一直在基层工作,早些年各种医疗设备既简陋又缺乏,中药接触比较多.近年来检查设备渐次增加,药物品种也大为丰富,正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众多的中成药被广泛使用.多年来做了大量调查后发现,中成药的使用不合理现象远远超过了抗生素.

    作者:杨国样;俞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妇科专用利普刀治疗机]官颈环状电切术,应用于宫颈良性赘生物及宫颈良性增生.组织切除送病检,治疗so例,随访62例,随诊1-12月.结果:平均时间15分钟,术中出血10-20m1.1 %,出血超过月经鼠,经止血对症治疗,官颈狭窄达1%.狭窄严重给予官颈扩张一次性治疗有效率达100%,90%宫颈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讨论:治疗官颈良性病变(利普刀环状电切术),利普刀环状电切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尹永梅;齐秋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为小儿常见的肘部损伤,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处理不当容易引起Volkmann缺血性肌痉挛或肘内翻畸形,随着治疗方法 的改进与提高,使危害严重的Volkmann缺血性肌痉挛已明显减少.但肘内翻的发生率仍然高达30%-57%.(1)(2)故对其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由兵;张风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绞痛发作期与缓解期临床药物治疗分析

    抗心绞痛药可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及供氧量,恢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而发挥其抗心绞痛作用.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有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P受体阻断药及钙拮抗剂等.本文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发作时与缓解期不同特点分别临床用药.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并与西医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痊愈12例,占44.44%,好转13例,占48.15%,未愈2例,占7.41%,总有效率达92.59%;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更注重在多层次、多靶点上的整体调节作用,全面兼顾身体的不适,更能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色.

    作者:王先锋;刘晓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用于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52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联合应用纳洛酮和氨茶碱,对照组应用东莨菪碱.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洪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析中药对心血管疾病中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药在保护、减轻和逆转血管内皮细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常见损伤方式以及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黄兴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8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B组: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阿司匹林25 mg;另设健康对照组38例,治疗并随访6个月.于入院第2天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3个月后A,B2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醋较治疗前降低(P<0.05); 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TC、LDL C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显著低于A组,HDL C显著升高(P<0.01).B组冠心病加重百分率较A组降低(P<0.05).结论 阿司匹林可降低CHD患者的TG水平,并提升HDLC水平,改善预后.

    作者:朱学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5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评定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31例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7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31例,采用手术配合术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治疗前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13例,B级9例,C级7例,D级2例.结果 31例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6例,D级8例,E级12例.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疗效肯定.

    作者:陆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烙法对于治疗临床慢性扁桃体炎的实际疗效,并对中医烙法的临床安全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方法:应用中医烙法对109例确诊为临床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施烙治疗,并以此做为施烙(观察)组;109例红霉素(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口服治疗.结果:通过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得出,红霉素(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约为为81.7%,应用中医烙法的施烙(观察)组总有效率约为93.6%.结论:中医烙法对于治疗临床慢性扁桃体炎有着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更好的保留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显著的优于红霉素(对照)组,在治疗后局部的反应较轻,对于不适合手术患者及患儿都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向阳;刘增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55例临床护理

    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胎盘因素性出血、软产道裂伤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直接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因此应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何彩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BV-DNA荧光定量与血清标志物和GPT检测的相关性探讨

    目C区PCR检测HBV-DNA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和谷丙转氨酶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方法 检测HBV感染者乙肝免疫学检测,用PCR方法 检测HBV-DNA,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大三阳组标本,HBV-DNA阳性率达到97.7%,与文献报道有些出入[1];小三阳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69.4%,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HBsAg(+)、HBeAg(+)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90.6%;HBsAg(+)、HBcAb(+)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71.4%;HBsAg(-)、HBeAg(-),HBV-DNA阳性率为4.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HBV-DNA阳性患者中,转氨酶异常者占65.5%,HBV-DNA阴性患者中,谷丙转氨酶异常者占26.1%.结论 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在临床上对乙型肝炎基因诊断,特别是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治疗监测方面均优于HBV血清学标志物.

    作者:杨茂省;王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传统包皮环切术与套环包皮环切术疗效的比较

    目的:总结比较两种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对280例包皮过长,包茎患者分别行传统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套术.结果:传统包皮环切术术式成熟,切除长度易于把握,适于各类患者.但术后有包皮系带处水肿,止血不彻底,夜间勃起易发生伤口渗血及裂开,伤口切缘愈合不整齐.环套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整齐,无须缝合,无组织异物反应,无须换药.但术后持续疼痛及套环脱落时间较长.结论:包皮环套术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邢文通;韩多亮;潘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雷贝拉唑20mg和奥美拉唑20mg 1次/d,口服.两组在治疗期间均不加用其他药物,给药4周结果:两组病人消化性溃疡总愈合率分别为88.7%和82.3%,总有效率98%和9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3.5±0.3)d和(3.8±0.5)d,有显著性差异(p<0.05)雷贝拉唑组缓解腹痛和反酸症状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组.结论: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

    作者:王国利;张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基层老年急性胰腺炎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高原基层老年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要点.方法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加强早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预防和呼吸护理等.结果 基层老人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老年人症状的不典型,要求护理更细心、认真.结论 经过精心全面护理,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郑奎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绞痛30例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观察其用药1,2周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改善情况.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GS(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用药后1周,心绞痛止痛总有效率为76.7%.其中显效率为56.7%;用药后2周,心绞痛止痛总有效率为83.3%,显效率为66.7%.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缓解心纹痛发作,改善心肌的缺血症状,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戴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我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现状

    1 包虫病的流行病学囊型包虫病分布于全世界,相对而言在发展中国家的流行强度较高,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明显的上升态势.我国有23个省区存在当地感染的包虫病例,其中以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四川西部流行严重.近10年来虽无具体统计数据,但从1951~1990年西部6个省区手术治疗的患者数累计26065例.

    作者:薛敏;吴江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重视内服膏方管理提高特色服务质量

    结合医院的管理经验,提出膏方处方人员资质、处方要求、膏方的适用范围、禁忌、服用注意以及膏方制作等的具体要求,探讨提高内服膏方服务质量的管理思路.

    作者:李永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索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接诊的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护理组.对比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儿除常规护理措施外,还特别进行饮食护理、手术特殊护理以及宣教护理等措施,以治愈、好转以及无效为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患儿.结论 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患者除r早确诊、早治疗,精心的护理也十分重要.

    作者:韩凯;尉淑红;路宜芹;李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