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凝血因子IIIA 亚基Glu651 Gln和Pro564 Leu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研究

马秋玲;张淑娟;牛喜伟;杜坡洋

关键词:凝血因子XIII,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瘀证
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因子XIIIA(Coagulation factor XIII,FXIIIA)亚基Glu651Gln和Pro564Leu多态性与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和核苷酸序列测定技术分析154名正常人和144例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FXIIIA 亚基Glu651Gln和Pro564Leu多态性。结果:正常对照组FXIIIA亚基 Glu651Gln多态性GG、GC、CC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754、0.192、0.054,FXIIIA亚基 Pro564Leu多态性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09、0.429、0.162,FXIIIA 亚基 Glu651、651Gln、Pro564和564Leu 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50、0.150、0.623和0.377。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FXIIIA亚基Glu651Gln多态性GG、GC、CC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728、0.219、0.053,Pro564Leu多态性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21,0.386,0.193,FXIIIA亚基Glu651、651Gln、Pro564和564Leu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38、0.162、0.614和0.386;正常对照组和病例组FXIIIA亚基Glu651Gln和Pro564Leu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FXIIIA 亚基 Glu651Gln 和Pro564Leu多态性存在于正常人和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但与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没有关联性。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概况

    笔者结合针灸临床多年经验认为,穴位贴敷疗法不适宜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而毫针疗法则可有效控制急性期发作,如若配合拔罐疗法效果会更佳。但是针灸治疗COPD存在以下问题:①还未形成统一的针灸诊疗方案及标准,所以,针灸作为治疗本病的一种重要疗法就得不到广泛推广;②文献报道偏重于临床疗效观察,但机制研究比较少,这也局限了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思路;③针灸对本病气道重塑的干预尚未见报道。

    作者:李鸿章;覃霄燕;邵素菊;华金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云连总生物碱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筛选云连总生物碱优提取工艺。方法:利用正交试验筛选优提取工艺,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结果: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佳提取工艺:8倍量体积分数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经纯化,云连提取物浸膏中总生物碱含量达到55%以上。结论:云连总生物碱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王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方华蟾素胶囊治疗艾滋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复方华蟾素胶囊是经多年临床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活血、健脾利湿之功效。本文简要介绍复方华蟾素胶囊的毒理实验、体外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实验、免疫调节实验、I期临床试验和临床疗效初步观察结果,并对复方华蟾素胶囊治疗艾滋病的理论依据和发展前景进行讨论和展望。

    作者:徐向田;王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和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CAF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给予CAF化疗的同时辅以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外周血象、淋巴细胞绝对值以及单核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象、淋巴细胞绝对值以及单核细胞杀伤活性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保护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肿瘤的机制。方法:以补中益气汤给大鼠灌胃,腹主动脉采血并制备血清。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肺癌细胞细胞凋亡。结果:补中益气汤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可明显抑制肺癌细胞体外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补中益气汤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组Lewis肺癌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且随着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对肺癌细胞体外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张文远;孟令玉;李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曾斌芳教授“辛苦开郁法”治疗咽痹经验

    曾斌芳教授临证治疗咽痹以少阴客邪上泛、风邪犯肺客咽、脾虚湿浊痹阻、实火循经夹咽4种证型统之。甘草汤主少阴客热咽痛,桔梗汤主少阴寒热相搏咽痛;银翘散为辛凉之平剂,主风热犯肺客咽;理中汤合牡蛎泽泻散以通阳气、散水结,湿浊蕴阻之咽痹;清胃散专治实火牙痛,使以桔梗、半夏假道上行至咽,清热肃咽,取“辛开苦降”之义;黛蛤散主木火刑金之咽痹,佐以左金丸,使以桔梗循经上咽,调其所胜之气,太过者折之,取“木郁达之”之义。究其辨治用药谨防寒凉用事,避其郁遏之弊,始终不离“郁”字,其治以“辛苦开郁”为法。

    作者:郭峰;郭红梅;马燕;曾韦苹;戴明;王先敏;王晓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主灶切开挂线支管旷置加中药坐浴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主灶切开挂线、支管旷置加中药坐浴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采用主灶切开挂线、支管旷置加中药坐浴疗法,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加PP水坐浴。观察两组治愈率、复发率、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平均疗程及肛门功能。结果:两组近期治愈率均100%;一次性治愈率治疗组为97.4%,对照组为91.6%,两组一次性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2 a,治疗组复发率为2.6%,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平均疗程及肛门功能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灶切开挂线、支管旷置加中药坐浴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既有愈合快、复发率低、瘢痕小等优点,又能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

    作者:王银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药动物实验研究的再思考

    关于未来中医药动物实验的再思考有5点:①中医药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改善实验动物的生活条件,杜绝虐杀实验动物的现象,规范动物实验的技术操作,成立动物伦理委员会及专家组,推动“3R”(减量、优化、替代原则)研究的进展。②中医药动物实验必须充分体现中医的基本特点: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准则,采用多种方法复制“证”的动物模型,然后用药物反证法检验“证”的模型。③加强中医临床研究,重视人体科学:中医证候的确立要依靠望、闻、问、切,中医的证很难在动物身上体现,人与动物存在本质的差异,必须以临床病人为载体,应在人体证候规范化的基础上研究中医证候的基础。④建立中医证候动物评价标准:优化动物的造模因素,建立规范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选择具有特征性的评价指标。⑤中医药动物实验研究要回归到中医药临床的现实中: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要把实验的标准化和临床的真实性衔接起来,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机制、为了论文、为了所谓的科学,更多的研究结果要能实用,能在现实开放的环境中有作用,让中医药的研究回归自然,回归到真实世界,让理论研究与真实世界相一致。

    作者:王灿;苗艳艳;苗明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伤寒论评话*第40章少阴虚寒多死证,经证寒热各不同--少阴死证及经证的辨证论治

    ①第294条的“厥”是寒邪侵袭,寒凝于足,使用火法迫汗不当,就成了火逆证,火邪入血,迫血妄行,血从口或鼻而出,寒邪凝于足而致的厥不仅没有解除,阴血又从上窍流失,所以称作“下厥上竭”。本条的“厥”,既不是阳虚失温的寒厥,也不是热邪深伏的热厥,而是外感寒邪,寒凝于足的“厥”,因为是“凝于足者为厥”,所以称作“下厥”。②客热咽痛和客寒咽痛虽然都是少阴经咽痛证,所谓客热客寒,即外来的风寒邪气和温热邪气。两种咽痛证是介于少阴经表证和少阴寒化证、热化证之间的病证,是邪气在由经传入脏的经传过程中产生的病证,虽然客寒或者客热仍旧稽留在少阴经,但其病变反映在少阴经循行的所过部位,而不是反映在经表,也不是反映在少阴经所连属的心肾,所以他既不是经表证,不能以辛温或者辛凉解表的方法进行治疗。也不是真正的寒化证或者热化证,所以也不能用苦寒清热泻下或者辛热温经扶阳来治疗。

    作者:梁华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陈宪海教授分层次辨治外感肺病经验

    陈宪海教授根据外感病的临床传变特点,结合外感肺病的病机以及病情演变规律,联系整体观念以及脏腑相关理论,认为外感肺病在临床辨证治疗中应注重层次性,即外围层次、本脏层次、子母层次。在不同层次给予不同治疗,在表者宜解表驱邪,方以参苏饮加减;在肺者清肃肺气,方以三拗汤加减;及脾者宜健脾化痰,方以四君子汤加减。各层次治疗重点不同,选方用药精良,临床随症灵活加减,恢复肺之宣降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茹丽先;孙慧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BEH ShieLd PR18色谱柱(2.1 mm ×100.0 mm,1.7μm),以甲醇-(体积分数)0.5%冰醋酸水溶液(11:89)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279 nm,柱温30℃。结果: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峰面积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两种成分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3%和99.22%,RSD值分别为0.08%和0.59%,三批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的含量为1.4599~1.4759 g·L-1,原儿茶醛的含量为0.2290~0.2360 g·L-1。结论:所建立的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快速,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作者:张晓东;曹站霞;李学林;鲁静;宋云香;唐进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姜黄素调控β-分泌酶基因表达抑制老年性痴呆大鼠Aβ蛋白生成的机制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老年性痴呆( Alzhelmer's disease,AD)大鼠海马区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β-APP)和β-分泌酶(amyloidβ secretase1,BACE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Aβ1-40右侧海马区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腹腔注射姜黄素给予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与海马组织中Aβ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神经元中β-APP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β-APP和BACE1 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血清和脑组织海马中Aβ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β-APP蛋白表达、β-APP mRNA和BACE1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高剂量组、低剂量组β-APP蛋白表达、β-APP mRNA和BACE1 mRNA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姜黄素可通过对BACE1 mRNA调控作用,阻断β-APP裂解进程,抑制Aβ在脑内生成与沉积,从而减少Aβ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作者:韩玉生;侯志涛;纪显玥;李树学;史之茂;徐强;周忠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制马钱子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制马钱子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对照组、制马钱子低剂量组、制马钱子中剂量组、制马钱子高剂量组,分别于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5天、第21天、第29天测量大鼠双后足体积,计算肿胀度,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实验结束测血清NO、NOS含量。结果:制马钱子能有效抑制大鼠后足肿胀度( P<0.05)。雷公藤多苷片组、制马钱子中剂量组、制马钱子高剂量组大鼠血清NO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雷公藤多苷片组、制马钱子中剂量组、制马钱子高剂量组大鼠血清NO含量均低于马钱子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雷公藤多苷片组、制马钱子各剂量组大鼠血清NOS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制马钱子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发展,可能与调节NO、NOS有关。

    作者:张董喆;孙曙光;李伟;郑福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命门学说机理探析之一--命门学说与自组织

    命门学说不仅从人体系统的有序、稳定来认识机体和疾病,而且把人体五脏系统的有序、稳定理解为生命体“自组织”的状态和结果,这种自组织的基本机制表现在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状态下的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以及修道养生状态下的疏通经络、精气返还(还丹)。这个作用过程是非线性的,作用的结果是建立、维持、提高机体有序稳定的阴平阳秘生命状态,实现养生、康复和延年益寿。

    作者:张敬文;侯少静;章文春;王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从脏时相配矛盾看《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

    关于《黄帝内经》中脏时的配属关系主要有2种说法:①五脏四时论,即脾不主时或脾主四时,其他四脏肝、心、肺、肾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时;②五脏五时论:即1年分为5季(春、夏、长夏、秋、冬),令脾主长夏。在以上2种不同的脏时相配关系中,脾不主时或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说法明显存在矛盾。之所以会有这2种不一致的理论,是因为其采取了2种不同的五行模式,即河图五行模式与五行生克模式。河图五行模式对应的是脾主四时说,强调“土居中”的观念;五行生克模式对应脾主长夏说,《淮南子·时则训》令季夏属土,从而终产生了脾属土主长夏的说法。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中脏时相配的矛盾源于古代哲学五行与四时相配的不周延,《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当与《淮南子》相近。然而,《淮南子》虽解决了五行与四时的相配问题,但五行配脏关系则是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与《黄帝内经》不一致。因此,从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而言,《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应晚于《淮南子》。

    作者:王应;贾成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精神萎靡状态病机研究

    同一疾病在不同病变阶段或病变程度不同时,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本文根据精神萎靡状态的发展变化将其病机进行分层讨论,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虚、气郁、气结,演化病机为痰湿蒙蔽、心神失用,瘀血阻络、蒙蔽心神,阴火内生、扰动心神,血虚津亏、精神不养,气机下陷、神机孤立,肾精亏虚、神明不济等6个方面。

    作者:吴晓迪;滕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毒损肾络”与糖尿病肾病炎症机制的相关性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由于消渴病日久,耗气伤阴,病情迁延,阴损及阳,渐致痰、郁、湿、热等病理产物瘀阻血脉,津血交换受阻,废物积聚日久成毒,毒(糖毒、脂毒)随邪生入络,伏藏不去。病变涉及全身脏腑和经络,故毒邪贯穿糖尿病肾病的始终,尤以”毒损肾络”为病机核心。现代医学认为,DN发病的过程中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炎症因子,继而加重肾脏病变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也出现临床水肿、蛋白尿、血栓等表现。这与中医消渴病的“毒损肾络”病理变化相似。瘀阻血脉实质上就是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基本表现,也就是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基础。

    作者:麻丽娜;孙新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烟型颈关节艾灸箱的应用与设计

    艾灸箱由箱体、活动盖板、铁丝防护网、虑烟罩等部分组成。箱体为下部开口的中空体,箱体的上部有翻转的活动盖板,箱体前部侧壁上开有与人体颈部相对应的第一缺口,箱体后部的侧壁上开有与人体肩部相对应的第二缺口,箱体内中部装有水平的防护网,用来承托艾条和艾灰,虑烟罩包裹箱体,用于虑烟。此灸箱可对人体颈部施灸,艾灸效果好且舒适无烟。

    作者:高希言;薛洋;王栋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技术规范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直接作用于龙路、火路在体表的网结,以祛毒为先,疏通龙路、火路之瘀滞,直达病所,祛邪外出,从而达到舒筋通络止痛的治疗目的。主要用于风湿病所致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屈伸不利等症,以及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症。然而目前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技术尚不规范,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形成技术规范,本文以疾病诊断标准、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操作方法、不良反应等方面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技术规范,有利于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葛兰心宁软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葛兰心宁软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兰心宁软胶囊,每次2粒(1.16 g),每日3次,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87例患者中治愈47例,好转21例,未愈19例,有效率78.2%。结论:葛兰心宁软胶囊可明显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陈敬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