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特殊群体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

谷涛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 老年人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特殊群体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9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4例行加长牛物型股骨柄全髋关节置换,1例行常规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4例行加长水泥型股骨柄全髋关节置换;结果 9例均获1~3年随访,1例术后2年死亡,至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系统评定,优1髋,良3髋,中2髋,差2髋.运用Gruen股骨分区对股骨假体进行影像学评估:6髋股骨柄假体在Ⅰ、Ⅱ、Ⅳ、Ⅴ区,可见大于1 mm的非连续性透亮线,髋在以上区域可见大于1 mm的连续性透亮线;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因股骨近端尤其是股骨矩的破坏,股骨假体柄松动、下沉风险增高,而股骨转子部的重建对假体柄的稳定无直接作用,加长型股骨柄是维持假体稳定的关键,因此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药物治疗的现状、进展及临床评价

    就目前乙型肝炎药物治疗的状况及进展给予介绍、评价,用以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赵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探历史性队列研究在胃癌手术、化疗前后辨证分型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队列研究之法对我院2004年至2008年期间634例胃癌住院患者在手术、化疗前后的病案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表,确定调查对象,手工检索查阅病历.结果:术前排在前3位的证型分别是:脾胃虚弱、淤血内阻、气滞血瘀;术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肝气犯胃、胃腑气滞和瘀血内阻;术后化疗前:脾胃虚弱、淤血内阻、气阴两虚和气滞血瘀;术后化疗后:脾胃虚弱、淤血内阻、气血两虚和痰瘀互结等.从证型研究来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脾气虚弱、瘀血内阻以及气滞血瘀和气阴两虚.结论:脾气虚弱证当是胃癌的主要证型,健脾益气当是胃癌治疗的根本大法.

    作者:王克穷;于明洋;严惠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三萜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本文对其近十几年来的药理研究做了简单的综述.就溶血、抗癌、解热、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等方面做了综述.

    作者:刘江亭;蒋海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逍遥散加味治疗乳癖40例

    目的:观察采用逍遥散加味治疗乳癖的疗效.方法:给予逍遥散加味治疗(处方: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香附、夏谷草、牡蛎、路路通、郁金、炮甲、丝瓜络、橘核、橘叶、甘草)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十天为一疗程.结果:治愈32例,好转5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0%.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乳癖疗效明显.

    作者:刘良艳;乔良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推拿配合青鹏膏治疗肱二头肌长头炎68例临床体会

    目的:推拿手法配合青鹏膏外用治疗肱二头肌长头炎的疗效观察.推拿前在肩关节前后部及上下肢涂抹青鹏膏剂适量,用抹法使药膏渗入肌肤后,再用推揉、抹、点、弹拔、拔伸等手法在患部施治.每日治疗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一至三个疗程,痊愈56例,占百分之43.8,显效50例,占百分之39,好转18例,占百分之14,无效4例,占百分之2.3,总有效率百分之97.7,结论:推拿手法配合青鹏膏外用治疗肱二头肌长头炎疼痛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铨昆;胡湘洪;胡敦祥;邓平征;肖义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7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及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7例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病例分析.结果:经鼻蝶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该术式可以成为垂体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毛宏杰;郑贵超;张玉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如何做好一名精神科医生

    浅谈如何做好名精神科医生

    作者:蔡志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与病儿沟通的方法

    浅谈与病儿沟通的方法

    作者:陶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抗食道癌用昆虫药的研究概述

    食道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中药及其提取物在现代临床治疗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昆虫药在抗食道癌方面的研究报道并不是很多.文章就目前常用于抗食道癌的几种昆虫药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昆虫药在抗食道癌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郭品;陈燕;彭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丹红治疗不稳定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时间及心律失常指标均有明显减少旭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症状及动态心电图指标改善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彭颖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可必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剂;对照组30例给予可必特雾化吸入剂,对两组患者用药7天后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能迅速缓解病情,改善肺功能,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邱伟群;陈子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

    自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采用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患者45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5例患者都为门诊病人,男21例,女24例;患内麦粒肿41例,外麦粒肿4例;年龄大77岁,小3岁;都为单眼发病,发病3天内为早期组,3天以上为晚期组.两组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卜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典型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以防止胃食管反流病的漏诊.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非典型症状容易误诊的胃食管反流病2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中以食管以外刺激症状中,以哮喘为首发或主要表现出5例,以慢性咳嗽、咽痛为临床表现16例;反复肺部感染2例.结论:认真分析引起疾病的病因,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步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COPD稳定期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学针对本病稳定期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和手术治疗等措施,但由于稳定期病程长,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二重感染和毒副作用;长期吸入激素治疗虽然可以减少加重的次数和改善患者健康状态,但副作用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

    作者:彭波;龙飞;段少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三种剂量的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比较观察

    目的:观察三种剂量的米非司酮在用于紧急避孕中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观察对象平均分为三个组,A组使用米非司酮50mg,B组组使用米非司酮25mg,C组使用米非司酮10mg.观察服药后月经情况及不良反应,记录避孕成功率.结果:三组间月经周期、不良反应、避孕成功率比较,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组在月经周期变化、不良反应和避孕效果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说明三种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同样有效.

    作者:付金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浆置换在重症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在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应用方法 2006~2010收治4例重型过敏性紫癜进行分析结果 4例置换11次(全血浆置换)疗效满意结论 血浆置换可用于重型过敏性紫癜

    作者:舒友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析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问题

    目的 浅析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问题.方法 本文对450例患儿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穿刺失败,留置针脱落,阻塞,局部渗漏肿胀,并发静脉炎,局部感染.结论 探讨并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已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作者:罗燕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儿偏头痛87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小儿偏头痛临床特点、发病原因以及治疗转归的分析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8~2010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偏头痛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转归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7例头颅MRI或头颅CT均正常.脑电图结果 大部分在正常范围,部分异常表现以弥漫性慢波为主.TCD结果 显示31例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血液速度增快.予以非药物治疗或配合药物治疗,头痛症状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结论 儿童与成人相比,其临床特点为:诊断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TCD、脑电图和影像学等检查;非药物治疗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颅内血管张力改变,药物西比林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郭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后路显微内窥镜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局部及全身创伤程度.方法 分别记录显微内窥镜髓核摘除术(微创组)及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开放组)各2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48小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浓度以及肌酸激酶(CK)活性水平变化.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与开放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出血少(P?0.01),术后切口疼痛轻,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但近期疗效相近.两组血清各指标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小时血清IL-6(31.6±9.9)~(39.2±11.1)pg/ml(p<0.05),CK为(167.9±51.9)~(401.6±108.9)U似p<0.01)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并达高值,于术后48小时浓度下降,其中开放组明显高于微创组.微创组术后24小时血清CRP浓度达高,而开放组于术后48小时浓度达高,术后48小时两组比较(10.8±5.3)~(30.0±14.9)ml/I(p<0.01),术后24、48小时微创组CRP浓度均明显低于开放组.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近期疗效相近,但手术局部组织损伤轻,患者全身手术创伤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开放手术,具有微刨性.

    作者:刘岩;王世龙;刘仍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2组均以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结果:完全缓解率治疗组为36.67%,对照组为20.00%,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总缓解率治疗组为7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骨髓抑制、感染、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副反应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郑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