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探讨

秦慷;陈璇

关键词:糖尿病, 皮肤瘙痒, 病因病机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方法:查阅近期有关糖尿病皮肤瘙瘁的国内外文献报道并进行综述.结果:糖尿病皮肤瘙痒的发病率高,中西医对其认识各有千秋.结论:糖尿病皮肤瘙瘁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以血瘀内动为标,以肝、脾、肾亏虚为主.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可调节外固定架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可调节外固定架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可调节外固定架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30例.结果:影像学评价:30例中优2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3%.功能性评价:30例中优23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90%.结论:可调节外固定架能较好地恢复并保持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纠正桡骨短缩畸形,有利于复杂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容易操作.

    作者:张志乾;艾进伟;张建福;刘雪;齐秀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患者通过辨证施治给予中药治疗,同时辅助综合治疗及食疗.结果:83例慢性胃炎患者痊愈21例,显效54例,有效8例,无效O例,有效率为100%.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茅荣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仲景论治消渴病探要

    目的:总结仲景论治消渴的治则及方药.方法:从痰、瘀、阴伤、水湿等方面,探讨仲景治疗消渴病的治则和用药,并联系当今医家运用经方的经验和药理研究.结果:仲景善于从痰、瘀、阴伤、水湿等多方面论治消渴病.结论:仲景在治疗消渴方面有独特的论述与用药规律.

    作者:谢小涛;代民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身痛逐瘀汤现代临床新用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的现代临床新用.方法:通过近20 a来有关身痛逐瘀汤的文献检索,对其临床新用进行概述.结果:身痛逐瘀汤可用于血栓性静脉炎、软组织损伤、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糖尿病并发症及神经炎等疾病.结论:身痛逐瘀汤现代临床新用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临床病例缺乏大样本的观察与对照,远期疗效观察少.在今后的应用中,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提高可重复性.

    作者:阮洪生;刘树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含量

    目的:采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RRLC)法快速测定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RRLC法,色谱柱:安捷伦Zorbax SB-C18柱(4.6mm×50.0 mm,1.8μm);流动相:0.3%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0 ~6.0min,15% ~20% B;6.0~14.0 min,20%~45%B;14.0 ~ 18.0 min,45%~65%B;18.0~20.0 min,65% ~ 100%B)流速:0.6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毛蕊异黄酮苷在5.6~112.0 mg· 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τ=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78% (n=6,RSD=2.87%).结论:RRLC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的质量评价.

    作者:李凯;周宁;李赫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初探

    目的: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方法:从中医辨证施治、中药周期疗法及中西医结合3方面总结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较多.结论:中医辩证施治、中药周期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吴智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神经肽Y、血管活性肠肽在脑外伤合并股骨骨折大鼠模型骨痂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两种神经肽在脑外伤合并股骨骨折大鼠模型骨痂中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脑外伤合并股骨骨折组30只,单纯股骨骨折组30只.造模成功后分别于第7天、第14天、第21天、28天、第35天分批处死,取股骨骨折处组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股骨骨折的愈合情况及NPY、VIP在大鼠股骨骨折部位的表达.结果:脑外伤合并骨折组骨折愈合较单纯股骨骨折组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骨膜内、外层骨祖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内NPY、VIP阳性表达,与单纯骨折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合并骨折组大鼠骨痂中NPY、VIP有显著性改变,推测神经肽参与调节骨折愈合过程.

    作者:郑若昆;汪贺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宋康教授诊治变应性咳嗽经验举隅

    目的:总结宋康教授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总结宋康教授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结果:宋康教授遵循中医整体调节的思想,痰热壅肺,痰湿蕴肺是变应性咳嗽常见病因,宋老临证贯以清热化痰,健脾化湿与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为法则,以化湿,燥湿,健脾,祛风为关键.结论:宋康教授在治疗变应性咳嗽时方法独特,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黄磊;杨珺超;安娇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湿热论治脑血管疾病

    目的:探讨湿热证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地位及治法特点.方法:从中医古文献入手,结合临床应用总结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结果:湿热证是临床常见证之一,调畅气机,温散与泄热、辛开与苦降并用,分消走泄是治疗湿热证的关键.结论:中医药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刘晓彤;路永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庞景三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

    目的:总结庞景三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方法:从庞景三教授对高血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着手,结合典型验案,总结庞景三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结果:庞景三教授认为风、火、痰、瘀、虚是形成高血压性眩晕、头痛的5大病机要素,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性眩晕往往是其中的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高血压要根据这5大因素的轻重缓急进行综合治疗.结论:庞景三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作者:陈吉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流行病学调查谈中国中部农村艾滋病防控体系的构建

    目的:探讨中国中部农村艾滋病高发区相关人群在艾滋病防控体系构建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中国中部农村艾滋病高发区艾滋病相关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阴性人群、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在艾滋病防控体系中的作用特点分析,探讨相关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梳理艾滋病相关人群在艾滋病防控体系中的作用及研究思路.结果:农村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对艾滋病疫情的播散和社会安定有直接影响;同地区的HIV阴性人群是密切接触患者的高危人群;管理人员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医务人员是提供艾滋病咨询及治疗的执行者,也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传播者.他们之间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体系,也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结论:针对不同人群提出针对性强的HIV/AIDS宣传防控政策性建议,从而达到预防控制艾滋病流行的目的.

    作者:许前磊;许菲斐;徐立然;蒋士卿;符林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李亚平教授治疗心悸经验

    目的:总结李亚平教授治疗心悸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和总结其对心悸的认识与辨证分型.结果:李亚平教授将心悸分为3种证型:心气不足、血脉瘀阻证;脾肾阳虚、水气凌心证;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在临证用药时辨证论治,选用补气活血方、真武汤合生脉散化裁、滋水清肝饮加减.结论:李教授所立治则合理,遣药组方严谨,治疗心悸疗效显著.

    作者:贾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液不液化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精液不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1g加入5 mL生理盐水中经尿道灌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中药,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基本方药:败酱草、泽泻、车前草各20 g,石菖蒲、茯苓、佩兰各15 g,丹参、滑石、生薏苡仁各30 g,甘草6 g.结果:56例患者,治愈34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8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液不液化疗效显著.

    作者:王继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沈绍功教授治疗肿瘤经验

    目的:总结沈绍功教授治疗肿瘤的经验.方法:从沈绍功教授辨证脉证合参,以舌诊为要,用药扶正祛邪,以胃气为本的治疗思路着手,同时结合随症加减用药,总结其治疗肿瘤的相关经验.结果:辨证以舌诊为要,治疗以胃气为本,扶正为主,随症加减运用中药治疗肿瘤效果满意.结论:沈绍功教授治疗肿瘤思路精妙,用药准确,临床疗效较显著.

    作者:崔叶敏;梁建英;刘兴方;韩学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肝康颗粒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耐药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康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在抑制乙肝病毒突变中的效果,筛查可用于预防乙肝病毒突变的中药或联合制剂.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87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中药组39例、拉米夫定组62例、阿德福韦酯组54例及联合用药组32例.中药组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肝康颗粒,不使用任何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组口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组服用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组在口服拉米夫定的同时,使用中药肝康颗粒.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乙肝病毒耐药水平,对比各组HBV-DNA载量、谷丙转氨酶水平及乙肝病毒耐药率.结果:经相应治疗后,中药组、联合用药组和阿德福韦酯组的突变率与拉米夫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HBV-DNA含量与阿德福韦酯组和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康颗粒联合拉米夫定对降低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含量有明显效果;与单用拉米夫定相比,可显著降低乙肝病毒的耐药性.

    作者:刘琦;任伟宏;禄保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刺五泉穴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瘫痪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五泉穴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患侧五泉穴(即:极泉、天泉、曲泉、阴陵泉、涌泉)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传统阳明经穴.两组随证配穴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对照组有效率为8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泉穴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瘫痪疗效显著.

    作者:朱现民;刘小庆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阴虚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阴虚证患者用益胃汤(药物组成:北沙参30 g,麦冬15 g,玉竹10 g,生地黄20 g,白芍30 g,乌梅10 g,白术15 g,陈皮10 g,甘草6 g)加减治疗.结果:98例患者痊愈33例,显效39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3.75%.结论: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阴虚证疗效显著.

    作者:陈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生姜止呕功效的物质基础研究

    目的:研究生姜止呕功效的物质基础.方法:在大鼠异嗜高岭土模型上,观察生姜汁和生姜水煎液对饲料和高岭土进食量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确定姜止呕的物质基础.结果:模型动物饲料进食量下降,而高岭土的进食量增加;给药组较模型组高岭土摄食量明显减少,并在含药血清中发现了生姜的入血成分-6-姜酚.结论:生姜对大鼠异嗜高岭土模型具有显著减少高岭土摄食量的作用,反映生姜的止呕功效的物质可能为6-姜酚.

    作者:刘文娟;崔瑛;纪彬;王君明;冯志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韩丽华教授辨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经验

    目的:总结韩丽华教授辨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从韩丽华教授的诊疗思路、中医辨证方法等方面着手,结合典型病案解析,对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韩丽华教授认为缓慢心律失常病位于心,与肾、脾、肺关系密切,心肾阳虚是疾病之根本;治疗重视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常用温阳生麦汤,基本方药:人参、麦冬、五味子、附子、淫羊藿、桂枝、丹参、当归、三七粉、炙甘草,并善于结合现代中医药药理研究灵活选用药物.结论:韩丽华教授应用温阳生麦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作者:邢国辉;王振涛;张会超;莫晓飞;朱湘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具体方药:黄芪30 g,赤芍15 g,当归尾10 g,炙地龙15 g,川芎15 g,桃仁10 g,红花10 g).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5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药物使用量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侯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