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成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加减内服外洗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典型案例验证当归饮子加减(药物组成:当归30 g,白芍30 g,川芎30 g,生地黄30 g,阿胶15 g,白蒺藜30 g,防风30 g,荆芥30 g,何首乌15 g,黄芪30 g,蝉蜕15 g,苦参15 g,蛇床子15g,白鲜皮15 g,甘草15 g)内服外洗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总结该方法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症的优势.结果:当归饮子加减内服外洗的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精血同源,血津同源”“标本兼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中医理论,并且提高了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开拓了诊疗思路.结论:当归饮子加减内服外洗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瘁症疗效显著.
作者:顿利洁;张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优选腰痛颗粒剂的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干浸膏得率、川续断皂苷Ⅵ含量为指标进行评价,对腰痛颗粒剂水提取工艺进行了L9(34)正交实验..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是加水量为药材量的8倍、煎煮2次,每次2.5h.结论:水提取方法具有简便、科学、合理、可行的特点,有利于降低实际生产成本,缩短药剂的制备时间,可在保证腰痛颗粒剂临床疗效持续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工业生产.
作者:董莉;黄国付;易艳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腓骨管型钢板合皮质骨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Maisonneuve骨折9例均采用腓骨管型钢板合皮质骨螺钉治疗.结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活动范围正常者7例占77.8%,活动范围受限≤15.者1例占11.1%,皮质骨螺钉断裂1例占11.1%,有效率为88.9%.结论:腓骨管型钢板合皮质骨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对恢复踝关节正常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建华;曹毅;焦建波;马世强;程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方法:查阅近期有关糖尿病皮肤瘙瘁的国内外文献报道并进行综述.结果:糖尿病皮肤瘙痒的发病率高,中西医对其认识各有千秋.结论:糖尿病皮肤瘙瘁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以血瘀内动为标,以肝、脾、肾亏虚为主.
作者:秦慷;陈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庞景三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方法:从庞景三教授对高血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着手,结合典型验案,总结庞景三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结果:庞景三教授认为风、火、痰、瘀、虚是形成高血压性眩晕、头痛的5大病机要素,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性眩晕往往是其中的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高血压要根据这5大因素的轻重缓急进行综合治疗.结论:庞景三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作者:陈吉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两种神经肽在脑外伤合并股骨骨折大鼠模型骨痂中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脑外伤合并股骨骨折组30只,单纯股骨骨折组30只.造模成功后分别于第7天、第14天、第21天、28天、第35天分批处死,取股骨骨折处组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股骨骨折的愈合情况及NPY、VIP在大鼠股骨骨折部位的表达.结果:脑外伤合并骨折组骨折愈合较单纯股骨骨折组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骨膜内、外层骨祖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内NPY、VIP阳性表达,与单纯骨折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合并骨折组大鼠骨痂中NPY、VIP有显著性改变,推测神经肽参与调节骨折愈合过程.
作者:郑若昆;汪贺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五神之“志”与“意”的心理学内涵.方法:根据古代文献的描述,对现代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现代心理学描述心理过程的“意”的含义与中医五神“意”的含义明显不同,同时还发现了“志”的心理学内涵.结论:五神之“意”,是记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记忆的活动过程,即大脑保持信息的再活跃,包括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五神之“志”为清晰深刻的长时记忆,或为定向明确的精神追求,可能包括心灵“情结”,应该包含人格因素,是人一个时期固定存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
作者:杨振宁;苏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产妇康颗粒的质量评定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产妇康颗粒中赤芍、何首乌、益母草进行薄层色谱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产妇康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在1.53~10.16 μg之间进样量的对数与峰面积的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5%.结论:根据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产妇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贾永艳;陈波;田效志;周红敏;祝侠丽;黄海英;张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11例(247眼)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9例(132眼)和对照组102例(115眼).治疗组予以鱼腥草滴眼液滴眼,并以鱼腥草滴眼液作泪道冲洗和探通的冲洗液;对照组予以抗生素滴眼液滴眼,以生理盐水作泪道冲洗和探通的冲洗波.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有效率为88.7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作者:裴玉喜;刘若琼;李慧丽;娄雪彩;付琳;张倩倩;王利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采用AMSTAR量表对国内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的评价.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中发表的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为主题的文章,检索日期为1994年1月至2012年11月.按照国际上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的工具-AMSTAR量表中的11个条目提取相关的资料.结果:经过初筛,排除重复及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终纳入33篇文献.根据AMSTAR中11个条目提取的结果显示,虽然96.97%的系统评价事前都制定了详细的设计方案,但仍有57.58%没有评估发表性偏倚,66.67%未说明相关的利益冲突.结论:国内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事系统评价相关人员应加强培训.
作者:王燕芳;李素云;王明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 p27蛋白、cyclin E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模型,与0.25 mg·L-1、0.5 mg·L-1、1 mg· L-1丹参酮ⅡA共同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 p27、cyclin E表达情况、分析细胞周期改变.结果:丹参酮ⅡA对HCY诱导增殖的兔VSMC有生长抑制作用,使VSMC阻滞于G1期;随丹参酮ⅡA剂量增加p27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cyclin E表达量则显著减少.结论:丹参酮ⅡA促进HCY诱导的兔VSMC凋亡,其主要机制可能与上调p27蛋白、下调cyclin E表达所致的细胞周期抑制有关.
作者:王建新;马素好;沈晓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患者通过辨证施治给予中药治疗,同时辅助综合治疗及食疗.结果:83例慢性胃炎患者痊愈21例,显效54例,有效8例,无效O例,有效率为100%.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茅荣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李发枝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白塞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李发枝教授治疗白塞综合征的医案、医论,总结李发枝教授对该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的认识.结果:李发枝教授认为白塞综合征以湿热为主要病机,运用经方甘草泻心汤为主进行治疗.结论:甘草泻心汤、麻杏薏甘汤、防己黄芪汤等经方治疗白塞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刘景超;李莹莹;蒋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宋康教授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总结宋康教授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结果:宋康教授遵循中医整体调节的思想,痰热壅肺,痰湿蕴肺是变应性咳嗽常见病因,宋老临证贯以清热化痰,健脾化湿与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为法则,以化湿,燥湿,健脾,祛风为关键.结论:宋康教授在治疗变应性咳嗽时方法独特,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黄磊;杨珺超;安娇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结节性红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前两煎混合分两次口服,第3煎湿敷患处;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片25 mg,每日3次.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7.06%,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结节性红斑起效快,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作者:张艳丽;黄显峰;梁爱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伤食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并结合个人体会对伤食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结果:伤食并不局限于小儿,其病因为饮食失常、脾胃本虚等,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辨证当谨守病机,治疗以消导为主,重视脾胃,随症加减.结论:伤食的诊治当知常达变,圆机活法.
作者:刘建材;梁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湿热证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地位及治法特点.方法:从中医古文献入手,结合临床应用总结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结果:湿热证是临床常见证之一,调畅气机,温散与泄热、辛开与苦降并用,分消走泄是治疗湿热证的关键.结论:中医药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刘晓彤;路永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仲景论治消渴的治则及方药.方法:从痰、瘀、阴伤、水湿等方面,探讨仲景治疗消渴病的治则和用药,并联系当今医家运用经方的经验和药理研究.结果:仲景善于从痰、瘀、阴伤、水湿等多方面论治消渴病.结论:仲景在治疗消渴方面有独特的论述与用药规律.
作者:谢小涛;代民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红花联合芒硝湿热敷对化疗药物外渗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70例晚期恶性肿瘤静脉输注化疗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用红花联合芒硝湿热敷于穿刺点上方2~5 cm处,保持局部湿润;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71%,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17.14%,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联合芒硝湿热敷可以预防化疗药外渗致静脉炎.
作者:王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肩髎、肩髃、肩贞、臂臑、天宗、手三里、曲池、合谷、外关、条口及阿是穴等穴位(均取患侧)治疗,治疗组采用对照组方法针刺外,加用肩髎、肩髃、曲池、合谷、外关穴位埋线治疗.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上肢及手的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患侧上肢及手的功能有明显改善,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宋晓磊;李瑞青;许永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