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鱼腥草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林清义;张俊生;杨晓日

关键词:鱼腥草, 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摘要:对近年来有关鱼腥草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概述了鱼腥草的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妇产科在围手术期进行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8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高体温、发病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相关临床观察指标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妇产科在围手术期进行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可以较为有效的预防患者在手术之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临床药物应用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赵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妊娠妇女农药中毒治疗对策及纠纷防范

    2008年1月至今,我科收治各种农药中毒500余例,其中妊娠妇女农药中毒22例,我们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或加血液灌流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且无一例出现医疗纠纷.报道如下:

    作者:任朋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云南彝族高血压患者血脂与甲状腺激素浓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云南彝族高血压患者血脂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否相关.方法 113例高血压患者空腹状态下取血,测血脂、血糖及甲状腺激素.结果 (1)云南彝族高血压患者与当地正常彝族比较甲状腺激索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其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高血压严重程度也无相关性.(2)高血压患者血脂各项指标与甲状腺激素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云南彝族高血压患者中,血脂与甲状腺激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莫艳萍;马蕾;张红星;张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双导丝技术在置入支架治疗胃十二指肠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导丝技术在置入支架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中的操作技巧和疗效.方法 2003年3月至2010年6月35例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利用双导丝技术置人支架38个.结果 35例均成功置人支架共38个,术后二小时即可进流食,1,2,3月后随访均能进普食,生活质量提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导丝技术在置人支架治疗胃十二指肠梗阻中,有效安全,如运用得当,可起到事半功倍.

    作者:张成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各种类型子宫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拟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40例及阴式手术组35例,分别采取开腹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天数、术后疼痛分级和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开腹手术组的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使用镇痛的天数、疼痛级别、住院天数均高于阴式手术组(P<0.05).结论 在手术创伤、术后疼痛和术后恢复方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优于经腹手术.

    作者:冯菊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培土生金抑木法治疗小儿抽动症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68例小儿抽动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中医培土生金抑木法治疗,给予自制中药内服,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治疗,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 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复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土生金抑木法通过健脾养肺抑肝风的治疗原则,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抽动症,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减小并发症,改善脑电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广西留守妇女恶性肿瘤构成及疾病经济负担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妇女恶性肿瘤构成情况和疾病经济负担方法 对广西4个贫困县16乡(镇)的肿瘤现患病人和近3年来因恶性肿瘤死亡者家属或知情者进行人户问卷调查结果 59例恶性肿瘤现患病人中,占前两位的是消化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肿瘤,分别为25例和18例,分别占42.4%和30.5%;直接经济损失算术平均值为49251.28元,间接经济损失算术平均值为10247.5元.因恶性肿瘤死亡者9人,直接经济损失算术平均值和间接经济损失算术平均值分别为41662.53元和9343.26元结论 消化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肿瘤是广西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妇女恶性肿瘤的主要构成,恶性肿瘤的发生给农村留守妇女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者:曾庆鸿;周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硬膜外术后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泌乳观察

    观察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非镇痛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足月妊娠剖宫产孕妇10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镇痛组术后24h开始例数,产后24h哺乳5~8次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肠排气早、进食早,有利于产妇乳汁分泌.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可靠,降底产妇术后的应激反应,消除疼痛对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不良反应.解除了产妇术后的焦虑、紧张情绪,促进早开奶,有利于母乳喂养.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炙甘草汤的药理实验研究

    浅谈炙甘草汤的药理实验研究

    作者:郝春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邯郸市2010年普通高考考生体检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本年度邯郸市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报考专业受限的原因.为制定学校卫生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邯郸市59841名高考学生的高考体检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邯郸市高考学生体检完全合格率为15.38%,报考专业总受限率为84.57%,不合格率为:0.05%.结论 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改善学生体质,提高高考体检合格率.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工骨治疗胫骨Pilon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胫骨闭合性Pilon骨折的植骨治疗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方法 的分析.验证出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1年1月胫骨闭合性Pilon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窒综合征29例,根据临床资料进行Rue-di-Allgower分型,比较植骨和非植骨、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和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4~25个月(平均16.3个月),2种方案的按Ruedi-Allgower分型,各分组在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别.按照Helfet的评定标准各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随访并发症有明显差别,其中植骨优于未植骨,OCS手术优于非手术.结论:治疗效果决定于损伤程度、复位质量、处理并发症及时和固定的稳定性,治疗方案的选择在复杂性骨折的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立源;陈灼;黄春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灸中药治疗骨科术后淋证39例报告

    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的以小便频急,淋漓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自2005年4月~2011年2月,我院应用针灸中药治疗骨科术后淋证3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雪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宫血宁胶囊用于上环术后1736例

    现在宫内节育器(IUD)仍是我国大多数育龄妇女采用的避孕方法.而IUD的副反应很多,如:月经改变、白带增多、子宫内膜炎、下腹部不适等,给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带来许多的烦恼甚至痛苦,一些妇女为解决烦恼或痛苦,采取取出宫内节育器,往往又因避孕不当而怀孕人流,后选择再次上环.为解决或减少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给放置IUD的妇女口服宫血宁胶囊,预防子宫出血及感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敏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治疗

    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由于其病程迁延日久,一直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其治疗方法 也越来越多,而且更加的简单实用.但是在临床上,我们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案,并且做好护理及其他方面的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彩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方法:以实际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的患者对中医药的看法,多角度分析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其中从中医药的药食同源、中医药的保健功效、中医药医治未发病及中医药可以避免滥用药现象四个方面来阐释其作用.结果:使中医药更好的融入社区卫生保健工作中.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部分,我们要力求充分发挥中医药经济,便利,可以防患于未然等优点,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更加完善.

    作者:苏永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现状与展望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经过近20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比较肯定的临床疗效.而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本文拟对目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于永立;张晓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妇科腹腔内出血368例临床分析

    腹腔内出血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治疗,可危及生命.内出血的原因多而复杂,将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所诊治的368例腹腔内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诊治分析,以便提高诊治和鉴别诊断的水平[1].

    作者:张新梅;王燕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9例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在超声全程动态观察下对19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子宫内膜消融术.患者年龄40~55岁,术前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及官腔诊刮,排除子宫颈以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子宫小于70天妊娠大小.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8min,无一例子宫穿孔、感染及官腔粘连,治愈率84.21%,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血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微创,疗效满意,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李秀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4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一般认为脑外伤后术中脑膨出是急性脑肿胀引起.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概念提出后,通过对脑外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的观察,发现这种急性脑膨出一部分是由远隔部位的迟发性血肿引起.本文就近10年来原发血肿清除术中出现迟发性血肿的情况,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崔国天;吴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流量对不同体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流量对不同体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32例,记录患者干体重、超流量、计算KT/V、URR,根据KT/V是否达标将患者分为KT/V≥1.2和KT/V<1.2两组,比较两组干体重、年龄、超滤量、血流量、KT/V和URR的差异.对KT/V<1.2的大体重患者,在心血管状况和内瘘血流量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患者血流量,观察KT/V的达标率和KT/V、URR变化.结果 1、332例患者中KT/V≥1.2的227例,占68.4%;KT/V<1.2的95例,占31.6%.对KT/V≥1.2和KTN<1.2两组进行比较,发现:(1)两组间在年龄、超滤量、血流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干体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KT/V≥1.2组干体重显著低于KT/V<1.2组(59.7±9.14vs73.3±11.3);(3)KT/V≥1.2组URR显著高于KT/V<1.2组(P<0.05).2、对KT/V<1.2的大体重(平均体重73.8±8.5kg)患者,在心血管状况和内瘘血流量允许的情况下,对其中50例患者增加血流量,由以前平均血流量228.7±21.5 ml/min升至调整后平均血流量259.3±16.1 ml/min,结果 显示血流量增加前50例患者的KT/V均小于1.2,血流量增加后KT/V≥1.2的达23例,占46.0%,显著提高了KT/V的达标率.3、血流增加后50例大体重患者的KT/V显著升高(1.17±0.15 vs 1.04±0.11,P<0.05),URR显著增加(0.63±0.05 vs0.58±0.04,P<0.05).结论 血流量对不同体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存在明显的影响,对体重较大的患者提高血流量后URR及Kt/V明显提高且达标率增加,血流量是影响血液透析充分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志宏;刘书馨;常明;邢淑巧;付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