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护理分析

马艳丽

关键词:护理, 交锁髓内钉, 胫骨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46例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46例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术后恢复满意.结论:良好的术前、术后以及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早期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胆瘘及胆总管损伤.住院时间9~19d,平均9.5±2.5 d.手术并发症: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均临床痊愈;结论 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路长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性因素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豫东地区部分中老年人血尿酸与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肌酐等代谢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1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662名中老年人,用统一方法 测定血压(BP),身高(H),体重(BW)、腰围(WC),臀围(HC),血尿酸(UA),血脂,空腹血糖(FPG),肌酐(CREA),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豫东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32.3%,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SBP)、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REA、腰臀比(WHR)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G、TG、TG、CREA、WHR是中老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性因素关系密切.

    作者:李帅;李辉;马永;吴慧颖;朱永军;白智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000-2008年庄河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对庄河市2000-2008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 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死亡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按照中国<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对庄河地区200-2008年间的孕产妇妇死亡报告卡、社会调查、报表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庄河地区8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基本呈下降趋势,2006年有所回升.羊水栓塞呈上升趋势,位居榜首;其次为产科出血.死于产后占63.64%,死亡地点在乡镇卫生院比例高,占%.结论:继续深入开展母婴安全工程,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前,产时、产后保健,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等措施,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李桂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的表型调查

    目的 从表型水平了解我院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的流行状况,为医院感染防控和规范碳青霉烯类抗生索的使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44株,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产碳青霉烯酶的表型确证,并对其药敏结果 、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44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22种常用抗菌药物除哑胺培南外,耐药率均在40%以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1.4%,其中有4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提示产碳青酶烯酶.2株来自烧伤科的创面分泌物,2株来自lCU的呼吸道标本.结论 我院出现了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在重点科室存在局部流行的潜在威胁.需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确定耐药基因的类型和同源性,目前应加强院感防控.

    作者:童晓霞;曹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抗感冒药组分析与合理应用探讨

    本文通过对抗感冒药复方制剂的组分进行分析,对抗感冒的常见不良反映进行阐述,从而促进各种不同人群感冒药,以保障患者使用感冒药安全、有效.

    作者:蒋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探析

    目的:对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 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基础、新趋势和关键环节的分析来总结相关的理论经验.结果:现代中医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已经逐渐走出过去那种依靠经验给药的阶段,开始向着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方向发展.结论: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无论是治疗理念还是给药方式上都有其独特性和科学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医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何国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刺楸树钉刺对荨麻疹的药用价值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皮肤病也愈加泛滥,其中荨麻疹是很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研究治疗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农村百姓家庭治疗荨麻疹的长期实践中,发现刺楸树钉刺对治疗荨麻疹有显著疗效.翻阅资料,未见很多的相关文献报道,以下特对此做出简要的分析.

    作者:陈光权;李磊;樊芙蓉;王杰;童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灸中药治疗骨科术后淋证39例报告

    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的以小便频急,淋漓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自2005年4月~2011年2月,我院应用针灸中药治疗骨科术后淋证3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雪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5例的急救与护理经验;结果 抢救成功率92.94%(79/85),死亡率7.06%(6/85).死亡患者中急诊抢救室死亡4例,送手术室途中死亡1例,院前死亡1例;结论 规范的急救与护理程序是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唐新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寻常型天疱疮合并重症感染一例

    寻常型天疱疮合并重症一例,本例患者天疱疮发展迅速,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差,应用一次免疫抑制剂后出现明显肝功异常无法再次应用,同时出现MRSA感染的菌血症及肺部感染定植感染,予亚胺培南、万古霉素静点抗炎,予人血丙种球蛋白静点9天,使天疱疮和感染同时得到控制,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赵薇;高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围术期的护理

    总结68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术前早发现,早期治疗对患儿获得一个良好的髋关节功能,降低残疾程度非常重要,做好心理护理,维持有效的牵引,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预防不良反应;术后有效的病情观察,肢体合理的摆放,做好髋人字石膏的护理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早日恢复的关键.在患儿的围手术期间,更加需要医护人员、家长及患儿互相配合,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共同完成.通过围术期的护理,68例患儿康复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彬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慢性官颈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26例慢性宫颈炎糜烂患者随机分两组,其中116例微波治疗,110例激光治疗,所有患者治疗两月后,随机进行疗效判定,比较两种方法 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波及激光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和89%,治愈率分别为87.1%和72%.两组治疗后阴道排液、阴道流血、结痂、瘢痕形成等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尤其适应中、重度未生育妇女宫颈糜烂的治疗.

    作者:翟云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低场MRI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与关节镜对照研究

    目的:经过与关节镜对照,探讨MRI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关节镜证实的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MR检查采用SE、FSE、IRFSE矢状位和SE冠状位,关节镜采用美国史乐辉牌膝关节专用关节镜.结果:30例患者共有31条交叉韧带损伤,其中部分性撕裂26条,完全性撕裂5条.MRI诊断交叉韧带部分性撕裂和完全性撕裂的符合率分别为84.6%和80.0%.结论:MR在无创性检查中能较准确地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及其并发症,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车现涛;王保峰;张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三萜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本文对其近十几年来的药理研究做了简单的综述.就溶血、抗癌、解热、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等方面做了综述.

    作者:刘江亭;蒋海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研究分析及护理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牛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几年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护理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新人院青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暴力行为较多,前夜是暴力行为的高发期,精神症状是暴力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早正确有效的治疗及敏锐的观察,加强高发期的护理,改善病房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激能力是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艳;崔秀华;杨桂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乙肝病毒表面大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表面大蛋白(IHBs)和慢性乙型肝炎(CHB)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探讨LHBs对CHB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124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患者,为124例表面抗原(HBsAg)阳性至少6个月的CHB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HB血清标志物和UIBs,同时检测HBV-DNA.结果:在慢性非活动性乙型肝炎(IH)诊断中,LHBs和HBV-DNA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而在CAH中,LHBs比HBV-DNA具有更高诊断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HB)血清标志物中,LHBs的阳性率均比HBV-DNA高,说明LHBs对诊断CHB均有较高的敏感性.HBsAg(+)HBeAg(+)H:BoAb(+)、HBsAg(+)HbeAb(+)HBcAb(+)和HB8Ag(+)HBeAg(+)组间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与LHBs对诊断HBsAg(+)HBcAb(+)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LHBs可以作为辅助诊断CHB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作者:潘俊泉;俞俊瑛;江佩兰;吴雪芬;吴群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含量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mm×50mm1.7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0.4mL·min<'-1>;柱温:25℃;进样量:lμL;检测波长:257nm.结果:西洛他唑与其他物质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0.1~250 μg·mL<'-1>(r=0.9999),检测限为10ng·mL<'-1>.结论:该方法 快速、准确、灵敏,可为西洛他唑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站血液样本检测关键控制点检查的探讨

    为了确保血站实验室在血液样本检测过程中得到更进一步规范,卫生部于2006年5月颁发的<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了血站实验室在血液样本检测前、中、后过程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以确保每批所检测血液样本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实验室工作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对该点的实施体会如下:

    作者:刘鹏;王晓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9例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在超声全程动态观察下对19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子宫内膜消融术.患者年龄40~55岁,术前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及官腔诊刮,排除子宫颈以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子宫小于70天妊娠大小.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8min,无一例子宫穿孔、感染及官腔粘连,治愈率84.21%,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血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微创,疗效满意,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李秀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7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利水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血压得到了很好地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临床可将其与西医联合,推广使用.

    作者:张春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