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特点分析(附68例分析)

盛景春;王立非;刘伟南;金红华;王茵梦

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癌,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 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特点,对临床诊断治疗起到指导.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及以上随访,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影像学表现、病理结果,分析不同临床分期所占比例,影像学检查分类以及不同性别间患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 临床分期Ⅱ期多,为20例(29.4%),Ⅳ期少.影像学孤立结节犁77.9%、多结节型8.9%,浸润性肺炎型13.2%,不同性别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好发于女性和不吸烟者,早期诊断困难,预后1年生存率较高.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目前内科疾病的病因相对比较复杂,有些疾病尚缺乏特效治疗.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语、态度、表情和姿势等,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好转.方法:新的护理模式要求给患者进行心理、社会、生物的整体护理.没有心理护理,护理便不完整,本次试验通过对内科住院患者问卷调查和实际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证明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处于佳护理状态,注意心理护理,可避免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使患者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纠正其某些不良情绪,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从而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结论:加强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医息纠纷都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巧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研究分析及护理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牛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几年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护理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新人院青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暴力行为较多,前夜是暴力行为的高发期,精神症状是暴力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早正确有效的治疗及敏锐的观察,加强高发期的护理,改善病房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激能力是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艳;崔秀华;杨桂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积液穿刺32例报告

    目的 为探讨胸腔超声检查在胸腔积液中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超声诊断胸腔积液并对临床诊断结果 进行对照.结果 32例胸腔积液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计18例,其中占恶性胸腔积液、肺癌、淋巴瘤、卵巢癌等6例,心肾功能不全10例,2例超声未提示恶性胸腔积液而穿刺的积液中找到癌细胞,超穿刺符合率约96%.结论 超声在诊断胸腔积液及病因上应为首选检查手段,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迅速枪出有无胸腔积液及量和性质,超声定位可确定佳穿刺点、方向,安全、可靠、经济、方便.超声检查胸腔积液是一种无创快捷及有效的影像技术,可弥补X线不足(如对少量的胸腔积液)得到准确的诊断效果.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愈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76例高危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高危新生儿低血糖治疗经验方法 对近3年山东昌乐县中医院新生儿科临床诊治的76例高危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6例低血糖患儿中有71例为无症状型低血糖,5例有症状患儿中,2例激惹,1例震颤,1例面色发绀及抽搐,1例呼吸暂停,经治疗后均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结论 高危新生儿应监测血糖情况,多数患儿为无症状型低血糖,早产是新生儿低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王凤娟;刘玉美;李培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微创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分析

    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之一.本文探讨了采用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志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血标本采集差错的分析与对策

    临床护士在血标本采集过程中常容易发生各种错误,既有患者的原因,也有护理人员自身的原因,这包括止血带压扎时间不当、标签填写或粘贴错误、选错采血管、抗凝剂比例错误、采血操作不规范、不注意无菌操作等.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态度和蔼亲切,消除患者紧张心理,注意询问患者饮食服药情况.及时送检血标本,利用条形码系统减少标签填写的差错.对护理人员进行血标本检验相关知识的培训.

    作者:邓泽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改善策略刍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特殊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也日益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这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具备全新的思维视角,来应对发生的新情况、新要求、新挑战.才能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到战略层面,不断提升医院发展的综合实力,真正实现医院的战略性管理.

    作者:马卫星;杨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肠腹宁颗粒及其主要成分总皂苷镇痛与止泻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肠腹宁颗粒及其主要成分总皂苷镇痛与止泻的药理作用.方法:以肠腹宁颗粒高、中、低剂量(高剂量组为13.5 g·kg<'-1>,中剂量组为6.75 g·kg<'-1>,低剂组为3.375 g·kg<'-1>)、总皂苷组为0.45 g·kg<'-1>,灌胃给药,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肠推进法观察其止泻作用.结果:不同剂量肠腹宁颗粒均有镇痛与止泻作用.结论:肠腹宁颗粒有较好的镇痛、止泻作用,为肠腹宁颗粒治疗小儿腹泻、对慢性结肠炎有独特疗效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赖岳晓;刘佩沂;王嵩;田素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行介人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75例急性心梗患者行心脏介入治疗.结果 72例行支架植入术,死亡1例.3例行微导管急诊溶栓.结论 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是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刁新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COPD稳定期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学针对本病稳定期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和手术治疗等措施,但由于稳定期病程长,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二重感染和毒副作用;长期吸入激素治疗虽然可以减少加重的次数和改善患者健康状态,但副作用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

    作者:彭波;龙飞;段少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7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利水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血压得到了很好地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临床可将其与西医联合,推广使用.

    作者:张春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000-2008年庄河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对庄河市2000-2008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 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死亡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按照中国<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对庄河地区200-2008年间的孕产妇妇死亡报告卡、社会调查、报表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庄河地区8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基本呈下降趋势,2006年有所回升.羊水栓塞呈上升趋势,位居榜首;其次为产科出血.死于产后占63.64%,死亡地点在乡镇卫生院比例高,占%.结论:继续深入开展母婴安全工程,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前,产时、产后保健,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等措施,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李桂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婴幼儿腹泻的护理和治疗

    婴幼儿腹泻为要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热,消化酶的活性较低,常因外界或内在的环境变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营养不良、佝偻病、异常体质也是引起腹泻的因素.喂食过多、过早添加大量脂肪类、淀粉类食物以及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或未经辅助食品过渡而骤然断奶,均可引起腹泻.气候突变、过冷、过热都易诱发腹泻.

    作者:刘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药物性脑病3例报道

    临床资料:对3例因用头孢吡肟引起药物性神经精神障碍的尿毒症患者,应用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讨论:控制惊厥、消除脑水肿,恢复大脑神经细胞功能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及时采取HD+HP是一很好很得体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宏道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细菌L型培养基遴选研究

    目的:探讨细菌L型培养基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拉丁方试验方法 将四种常见的细菌L犁菌落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中,观察其生长情况,选出佳培养基.结果:培养基成分优组合为:10%卵黄盐水、4%Nacl、0.8%琼脂.结论:卵黄盐水作为培养细菌L型的营养成分佳.

    作者:张翠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含量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mm×50mm1.7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0.4mL·min<'-1>;柱温:25℃;进样量:lμL;检测波长:257nm.结果:西洛他唑与其他物质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0.1~250 μg·mL<'-1>(r=0.9999),检测限为10ng·mL<'-1>.结论:该方法 快速、准确、灵敏,可为西洛他唑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调剂应该重视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药调剂是指中药房、中药店的调剂工作人员根据医师处方的要求,按照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发售的一项操作技术.它既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性、法律性、事务性、经济性综合一体的活动过程,也是药师与医师、护士、患者及药剂调剂人员之间相互沟通的过程.通常包含审方、划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因此必须把好中药调剂关,确保质量与用药安全,有效地为防病治病服务.

    作者:刘本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护理矛盾的产生原因及预防

    目的:护理工作中正确掌握和巧妙应用交流与沟通技术,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的医德与技术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结果:有效的缓解护患矛盾的产生.结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就能避免和减少护患矛盾的产生.

    作者:董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关于茶多酚的研究情况

    茶多酚具有高效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对人体多种疾病防治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具有高疗效和低毒性的特点,是一种颇为理想的天然药物.

    作者:王胜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目的 阐明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急性颈椎闻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18例急件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术后长期随访.结果 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方法,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易行,对颈髓和神经根的减压彻底.

    作者:庞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