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推拿手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研究

周红军;杨树安;孟建国

关键词:髌骨软化症, 推拿手法, 推拿技术改良, 疏调经络, 协调脏腑, 行气活血, 骨关节炎调查量表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手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技术改良后的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和治疗前相比,WOMAC量表各项得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WOMAC量表平均改善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技术改良后的手法对于改善髌骨软化症患者疼痛、僵硬及功能受限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痤疮的研究概况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方法:从综合疗法、针刺、灸法、自血疗法、腹针配合火针、耳针、刺络拔罐、体针加耳针、针灸配合刺络放血等方面总结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结果:运用各种疗法治疗痤疮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灸治疗痤疮安全、无不良反应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欢欢;孙华妤;范世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中风证中经络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中风中经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有效率为76.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经络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付立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蛋白组学技术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蛋白组学研究技术在肾脏病研究中的新应用进展.方法:对国内外文献搜集、整理和归纳,研究近年来蛋白组学对肾脏疾病的应用概况.结果:蛋白组学研究技术为临床泌尿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及稳定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蛋白组学技术为肾脏疾病的不同诊断提供了证据,应该重视该项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作者:贾涵婷;刘鸣昊;史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

    目的:探讨“治未病”的思想源流、四大经典对“治未病”思想的研究以及“治未病”思想对人们健康的指导作用.方法:以“治未病”“中医”为关键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自1979年1月至2012年6月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到有关“治未病”思想研究的文献300余篇.“治未病”思想逐渐被运用到各个方面,但还没有足够得到多数人的认可.结论:“治未病”思想多停留在对慢性疾病的研究,将“治未病”思想运用到社区卫生服各中,还存在着中医全科医师、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以及宣传工作不到位的缺陷.

    作者:牛亚南;陈玉龙;吕翠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医分期辩证施治,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

    目的:分析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分析近20 a来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的研究进展,了解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现况.结果:深入研究艾滋病中医证候特点,可促进艾滋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完善,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会有重大意义.结论:证候学是中医认识疾病的途径和方法,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红霞;郭会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秦月好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探析

    目的:总结秦月好教授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方法:秦月好教授辨证论治,并根据生理周期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治法.结果:女性特殊生理周期分为月经前期、月经中期、月经后期、经间期,根据不同证型分别选用五才三仙汤、龙胆泻肝汤加味、丹栀逍遥散加味、膈下逐瘀汤加味、苍附导痰汤加味、三子三黄调经汤、逐瘀荡胞调经汤加味、桃红四物汤加味等方药给予治疗,并建立人工药物周期.结论:秦月好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何红;荆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优甲乐,每日服用25 μ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温肾方.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34.78%,对照组组完全缓解率为15%,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胆固醇及免疫抗体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亚临床甲减的疗效.

    作者:马德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傅汝梅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目的:总结傅汝梅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典型验案总结傅汝梅教授对慢性咳嗽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结果:傅汝梅认为慢性咳嗽多由情志失调、外感六淫、劳累过度、饮食不节等引起.治疗上要注重调畅气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善用虫类药和擅用黎医黎药.结论:傅汝梅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卢保强;黄少君;范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背腧穴注射式埋线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背腧穴注射式埋线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成年哮喘缓解期患者予以背腧穴注射式埋线治疗,将治疗前后观察指标作对比.结果:治疗后疗效、年复发次数明显优于治疗前;肺通气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腧穴注射式埋线疗法可改善哮喘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及肺通气功能,在预防及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景洋;张春;韦晓婷;陈日兰;谭玉萍;梁爱武;钱火辉;王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妙红藤汤对子宫内膜炎大鼠止血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三妙红藤汤对子宫内膜炎大鼠止血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雌性未孕SD大鼠50只,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余42只造模,造模后14 d死亡6只,余36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三妙红藤汤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宫血宁组,模型组,每组各9只.给药14 d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核因子κB(NF-κB)、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子宫内膜炎细胞数目明显高于空白组,显示造模成功.经治疗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得的阳性目标平均光密度值结果表明各用药组大鼠子宫内膜NF-κB、t-P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三妙红藤汤能通过减少炎性因子NF-κB、t-PA的表达,减少子宫内膜的剥脱而达到抗炎止血作用.

    作者:王彩虹;曹世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益气升提汤治疗中老年肛瘘术后肛门坠胀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升提汤治疗中老年肛瘘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瘘术后的中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抗炎、止血、止痛、中药换药、微波物理治疗等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术后处理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升提汤口服治疗,比较2组术后肛门坠胀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坠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患者肛瘘术后口服益气升提汤能降低肛门坠胀的发生率.

    作者:张华;张龙;夏勤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灯盏花素治疗未溶栓老年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粉针治疗未溶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心肌梗死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粉针4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有效率为6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粉针改善非溶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及心电图ST-T等综合指标优于丹参注射液.

    作者:黄显华;邓水清;林旻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针刺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5例.常规治疗组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针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组基础上服用丁苯酞胶囊并给予留针拔罐、推拿、按摩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I指数)评分优于常规治疗组及针刺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国祥;黄忠池;毕洁瑞;王献胜;刘振彪;于淑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方法:通过对近10 a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文章进行归纳.结果:目前关于腰椎问盘突出症疼痛的发病机制,公认的有机械压迫、化学性神经根炎、椎间盘自身免疫三种观点.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发病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艳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脉络宁注射液对热毒血瘀证小鼠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对热毒血瘀动物模型的药效学研究,为中医药复方制剂对热毒血瘀病症治疗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建立热毒血瘀动物模型,将50只雄性SD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脉络宁注射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综合分析各实验组小鼠的血瘀尾长、脏器(肝、脾、胸腺)系数、耳肿胀程度、给药前后体质量变化、凝血时间以及TNF-α和IL-6浓度,对脉络宁注射液的清热化瘀作用进行药效评价.结果:给药后,模型对照组尾瘀比例可达10.93%,脉络宁注射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尾瘀比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络宁注射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耳肿胀程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络宁注射液高剂量组脾、胸腺质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的凝血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7d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脉络宁注射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凝血明显增长(P<0.05);给药后脉络宁注射液高剂量组每1mL中IL-6、TNF-α含量比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具有抗血瘀、抗炎的功效,脉络宁注射液对血瘀证与血栓形成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秦劭晨;邓敏贞;黎同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凤凰衣对小鼠皮肤损伤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

    目的:观察凤凰衣对小鼠皮肤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及血清中IL-2、IL-6的测定.方法:6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凤凰衣组和生理盐水组.通过外科手术制作成小鼠皮肤缺损动物模型.分别将凤凰衣与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于两组小鼠的创面上,并在外部使用无菌纱布包扎.6d后肉眼及光镜分别观察创面肉芽生长情况.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2、IL-6.结果:凤凰衣对小鼠皮损创面肉芽的促生作用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凤凰衣组小鼠血清IL-2明显低于生活盐水组,而IL-6明显高于生活盐水组.结论:凤凰衣是一种安全的皮肤缺损覆盖物,对创面肉芽组织有明显促进作用,可用来治疗小面积皮肤缺损.

    作者:徐澄;王娴默;王文娟;黄亮;熊昌源;张忠贵;肖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腔内激光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加静脉腔内激光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手术联合中药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焦纯杰;董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患者85例,按随机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和肺部体征恢复的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能明显缓解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缩短病程.

    作者:巫浣宜;郭玉红;巫熙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血瘀证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或奥氮平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组采用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进行临床血瘀证候群疗效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血瘀证精神分裂症的血瘀证候群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

    作者:庞铁良;孙秀琪;宋翠双;于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