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平丽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联合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和呋塞米联合治疗.7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效.治疗前后测定左室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每搏输出量(SV)和每分钟心排出量(CO)等心功能指标,评定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LVEF、LVFS、SV以及CO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宗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采用队列研究之法对我院2004年至2008年期间634例胃癌住院患者在手术、化疗前后的病案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表,确定调查对象,手工检索查阅病历.结果:术前排在前3位的证型分别是:脾胃虚弱、淤血内阻、气滞血瘀;术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肝气犯胃、胃腑气滞和瘀血内阻;术后化疗前:脾胃虚弱、淤血内阻、气阴两虚和气滞血瘀;术后化疗后:脾胃虚弱、淤血内阻、气血两虚和痰瘀互结等.从证型研究来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脾气虚弱、瘀血内阻以及气滞血瘀和气阴两虚.结论:脾气虚弱证当是胃癌的主要证型,健脾益气当是胃癌治疗的根本大法.
作者:王克穷;于明洋;严惠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行小儿急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手术54例,其中腔镜手术28例(腔镜组),并与传统手术26例(普通组)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肠管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的时间、切口感染率、止痛剂使用率、疝复发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小儿腔镜组与普通组比较,腔镜组切口感染、需抗炎治疗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时间、术后肠管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次数、阴囊水肿情况均优于普通组(P<0.05或<0.01).住院费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优于传统手术.
作者:谭卓宏;成李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观察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非镇痛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足月妊娠剖宫产孕妇10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镇痛组术后24h开始例数,产后24h哺乳5~8次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肠排气早、进食早,有利于产妇乳汁分泌.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可靠,降底产妇术后的应激反应,消除疼痛对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不良反应.解除了产妇术后的焦虑、紧张情绪,促进早开奶,有利于母乳喂养.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对2006年6月~2010年6月应用CBP治疗48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4例(70.8%)治愈,肾功能恢复正常,6例(12.5%)转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血透治疗,8例死于原发病.结论:CBP治疗重症ARF患者疗效肯定,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卢东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 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1].首先表现为高级认知功能的逐渐下降,如记忆力,注意力,语言功能,视觉空间加工功能等,并随疾病的发展出现失语,失认,失用等执行功能的严重障碍,后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作者:康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的中药对膝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我科收治的82例膝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前者予补肾活血的中药方内服加外敷,后者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盐酸氨基葡萄精胶囊口服,各治疗8周.结果:中医药组和西医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VAS评分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组的VAS评分较西医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显效率高于西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中医补肾活血的汤药内服加外敷,效果优于仅仅采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提高创作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水平,总结分析了我科自2001~09~2006~12院前急救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共12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卫;许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之一.本文探讨了采用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志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度创伤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管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08年2月1482例重度刨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创伤后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并对所筛选病例的不同创伤类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总结.结果 1482例患者中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15例(1.01%),其中,重型颅脑损伤4例(4/15,26.67%);多发长骨、骨盘骨折6例(6/15,40.00%);重度胸外伤2例(2/15,13.33%);重度腹部闭合伤2例(2/15,13.33%);大面积烧伤1例(1/15,6.67%).15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中,死亡6例(6/15,40.00%),其中重型颅脑损伤2例,多发骨折3例,大面积烧伤1例;病程起始合并重度低血容量患者11例,脂肪栓塞2例,特发起病2例.结论 重型创伤患者易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多发长骨、骨盘骨折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病率为高,具有高病死率的流行病学特点.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补足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以及尽早开展替代治疗,是救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合理策略.
作者:谢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血透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吸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本文探讨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王秀琴;黄锦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豫东地区部分中老年人血尿酸与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肌酐等代谢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1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662名中老年人,用统一方法 测定血压(BP),身高(H),体重(BW)、腰围(WC),臀围(HC),血尿酸(UA),血脂,空腹血糖(FPG),肌酐(CREA),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豫东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32.3%,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SBP)、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REA、腰臀比(WHR)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G、TG、TG、CREA、WHR是中老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性因素关系密切.
作者:李帅;李辉;马永;吴慧颖;朱永军;白智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浅谈与病儿沟通的方法
作者:陶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异位妊娠破裂的B超诊断研究进展,文献表明,用B超诊断异位妊娠破裂的右侧腹腔肝肾角处积血前后径深度,能够准确诊断出出血量,用手术病理分析符合率达到约在80.6%-93%左右.所以说明术前充分的器械准备,对手术过程的熟悉掌握从而进行熟练的护理配合是手术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艳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国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医学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医学宝库的苇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的光辉篇章.我国的民族传统医学由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等传统医学组成.本文主要对中医和藏医伦理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中医和藏医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各自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有鲜明的文化背景,与周边医学文化有广泛联系.在全面总结、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伦理文化.
作者:曾宪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手段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显著性检验手段对比接受心理干预手段治疗高血压并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下降值及心理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接受心理干预手段治疗后,患者血压值下降具有显著性,同时其焦虑和抑郁水平也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 运用心理干预手段治疗高血压病具有成本低、副作用小、效果显著而持久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小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对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浅谈分析.方法:对2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在16~40岁,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4例患者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14例,良8例,中2例,差0例.结论: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有效的减少了感染的几率,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减少肌腱的挛缩与关节粘连等优点.
作者:白庆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EDTA-K<,2>抗凝血时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现象及避免措施.方法:对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值异常偏低的160例标本,进行再次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对其中发现的涂片与计数明显不符的5例患者再次抽血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等方法 复检.结果:上述5例在后三种方法 复检时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与初次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抗凝血血细胞分析仪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 明显不符.结论:EDYTA抗凝剂偶尔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血球计数仪计数血小板结果 的假性减少,临床工作中应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嫦玉;于小雯;符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2例患者及时进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并予抗真菌、抗结核、脱水、支持及对症治疗2个月.结果 5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明显后遗症.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需及早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
作者:银春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包括家属)之间的关系是大量的,首要的关系.这种关是否密切、和谐、协调一致,将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高低和患者的安危.
作者:廖丽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