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博乐市2010年麻疹强化免疫活动调查分析

孟建秀;姚晓卫

关键词:麻疹, 强化免疫活动
摘要:为贯彻落实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的目标,根据博乐市政府<2010年博乐市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下,2010年9月11-16日在全市范围内对8个月龄-4岁的无麻疹禁忌症的儿童实施了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工作,现总结如下.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探历史性队列研究在胃癌手术、化疗前后辨证分型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队列研究之法对我院2004年至2008年期间634例胃癌住院患者在手术、化疗前后的病案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表,确定调查对象,手工检索查阅病历.结果:术前排在前3位的证型分别是:脾胃虚弱、淤血内阻、气滞血瘀;术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肝气犯胃、胃腑气滞和瘀血内阻;术后化疗前:脾胃虚弱、淤血内阻、气阴两虚和气滞血瘀;术后化疗后:脾胃虚弱、淤血内阻、气血两虚和痰瘀互结等.从证型研究来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脾气虚弱、瘀血内阻以及气滞血瘀和气阴两虚.结论:脾气虚弱证当是胃癌的主要证型,健脾益气当是胃癌治疗的根本大法.

    作者:王克穷;于明洋;严惠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兰州市高校大学生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干预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兰州市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吸烟现状、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状况,整合促使高校大学生吸烟的因素,并对其参与学校实施控烟干预措施的态度进行调查.为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级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兰州市3个级别院校中随机抽取8所调查学校,对32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匿名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尝试吸烟报告率35.6%,目前吸烟报告率26.5%.经常吸烟报告率为9.7%,不同年级、性别吸烟报告率有显著性差异.86%的高校学生对吸烟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对学校实施干预措施支持者占87.20%,其中支持率较高的措施有主题教育、成立戒烟机构、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结论:正视大学生的吸烟现状和吸烟行为对大学生健康的危害,高校应采取综合措施对大学生吸烟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作者:陈德;贺生亮;牛小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某部一起疥疮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9年9月12日~10月23日,某部连队发生一起流行性疥疮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证实为一起疥疮皮肤病的流行.现将此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发病时间分布:首例患者发生时间为9月12日,其余病例连续发生于9月28日~10月23日期间,共发生疥疮皮肤病18例,流行过程41d,发病高峰在10月.

    作者:吴晓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妇产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妇产科在围手术期进行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8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高体温、发病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相关临床观察指标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妇产科在围手术期进行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可以较为有效的预防患者在手术之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临床药物应用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赵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按照文中所采用的方法 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58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成功治愈,治愈成功率达69%,16例患者死亡,另外3例患者手术治疗成功三个月后复发.结论:对于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选择侧脑脑室经流方法 比较好,保守治疗的效果很差,在临床上应该慎用保守治疗.

    作者:朱广军;李宇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实施心理干预,预防儿童肥胖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预防儿童肥胖的措施,观察心理干预在预防儿童肥胖防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当地两所幼儿园肥胖儿童84名.在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程度、性别、年龄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儿童均实行相同的常规矫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相同的矫治时间内,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常规矫治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可明显增加预防肥胖的有效率.

    作者:丛树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7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及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7例经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病例分析.结果:经鼻蝶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该术式可以成为垂体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毛宏杰;郑贵超;张玉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5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方法 和血液循环重建的重要手段[1].冠心病高龄病人居多,发病快,病情重,常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及危险因素.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作者:庄乾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96例老年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96例老年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96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的诊治结果.结果:发生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表现多较重且复杂,合理、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将会明显提高老年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效果及生存率.

    作者:徐长岐;孟伟;张玉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双孔法胸腔镜内脏神经切断术治疗癌性腹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双孔法胸腔镜内脏神经切断术对癌性腹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2月至2011年3月共为22例癌性腹痛患者行双孔法胸腔镜内脏神经切断术,其中12例为胰腺癌患者(其中原发胰腺癌6例,术后复发6例)4例为胆管癌术后复发患者,2例为原发肝癌患者,2例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余2例为邻近器官肿瘤.结果 手术前病人疼痛平均为(9.45±0.53)分沭后平均为(1.59±0.95汾,差异明显(P<0.01).患者术前均需服用止痛药物止痛,病人术后住院期间全部无需止痛药物.出院后随访无疼痛再发.术后除出现轻度腹胀外,未出现腹泻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生活自信心增加、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双孔法胸腔镜内脏大小神经切断治疗癌性腹痛,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艾江;张柯;张跃升;王雁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抗感冒药组分析与合理应用探讨

    本文通过对抗感冒药复方制剂的组分进行分析,对抗感冒的常见不良反映进行阐述,从而促进各种不同人群感冒药,以保障患者使用感冒药安全、有效.

    作者:蒋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浅析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而且起效快,作用迅速,在急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这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增多,引起了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吴享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 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1].首先表现为高级认知功能的逐渐下降,如记忆力,注意力,语言功能,视觉空间加工功能等,并随疾病的发展出现失语,失认,失用等执行功能的严重障碍,后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作者:康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分析.方法:回顾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了医疗机构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以及妇幼卫生年报资料.对象为有正式户口的孕产妇(包括计划外),使用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制定的统一表格以及经过培训的监测人员,按程序及时报告孕产妇死亡及同期活产数.由妇幼卫生信息统计的工作人员对上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性、无漏报、错报等问题.由卫生局组织评审专家对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评审分析.结果:根据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孕产妇的基本情况、死亡孕产妇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死亡原因、死亡孕产妇胎次、以及死亡孕产妇接受产前保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结论:宣传孕产妇在孕产期进行保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都关注、参与孕产期保健,促使孕妇自觉地接受产前检查以及自我监护,预防和治疗妊娠的并发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戈桂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议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目前内科疾病的病因相对比较复杂,有些疾病尚缺乏特效治疗.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语、态度、表情和姿势等,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好转.方法:新的护理模式要求给患者进行心理、社会、生物的整体护理.没有心理护理,护理便不完整,本次试验通过对内科住院患者问卷调查和实际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证明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处于佳护理状态,注意心理护理,可避免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使患者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纠正其某些不良情绪,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从而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结论:加强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医息纠纷都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巧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探析

    目的:对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 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基础、新趋势和关键环节的分析来总结相关的理论经验.结果:现代中医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已经逐渐走出过去那种依靠经验给药的阶段,开始向着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方向发展.结论: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无论是治疗理念还是给药方式上都有其独特性和科学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医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何国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美皮康用于烧伤患者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研究

    目的:观察美皮康用于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预防的效果.方法:将252例Pl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2例,对照组130例.实验组从置管当日开始使用美皮康对照组从置管当日使用3M透明敷贴,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22例患者无一例发生静脉炎,对照组130例患者有16例发生静脉炎,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皮康在预防静脉炎方面有明显的效果,PICC置管时首选贵要静脉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张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改善策略刍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特殊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也日益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这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具备全新的思维视角,来应对发生的新情况、新要求、新挑战.才能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到战略层面,不断提升医院发展的综合实力,真正实现医院的战略性管理.

    作者:马卫星;杨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含量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mm×50mm1.7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0.4mL·min<'-1>;柱温:25℃;进样量:lμL;检测波长:257nm.结果:西洛他唑与其他物质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0.1~250 μg·mL<'-1>(r=0.9999),检测限为10ng·mL<'-1>.结论:该方法 快速、准确、灵敏,可为西洛他唑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7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利水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血压得到了很好地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临床可将其与西医联合,推广使用.

    作者:张春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