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过敏性紫癜用药疗效观察

原跃玲

关键词:复方丹参, 西咪替丁, 治疗, 过敏性紫癜疗效
摘要:复方丹参与西咪替丁合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的28例患者给以复方丹参联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而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西双版纳州2010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州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为加速控制和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云南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方案>,用酶联免疫法(间接法)对8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病毒IgG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样品1214份,阳性率93.74%,<1岁年龄组阳性率低为80.13%,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学意义.结论:及时掌握健康人群的免疫水平,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接种率和人群免疫力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作者:申剑波;张建中;杨学文;丰芳;石山梅;王金德;吴艳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用药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与西咪替丁合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的28例患者给以复方丹参联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而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原跃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应用PAHSCO引流管经肛门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狭窄

    目的:评价应用PAHSCO引流管经肛门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例直肠--乙状结肠狭窄患者随机分为38例PAHSCO引流管治疗组和20例传统肛管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PAHSCO引流管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传统肛管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PAHSCO引流管经肛门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狭窄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赵景平;蒋德涛;高炳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疝修补术后4种药物方案预防手术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预防手术感染的佳方案及用药合理性.方法:调查我院2009年外科患者在疝修补术后用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用安曲南、注射用洛美沙星4种药物预防手术感染共280份住院病历的用药情况,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进行评价.结果:在所调查的4种用药方案中,氨曲南是预防感染的佳用药方案选择,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开展药物经济学分析有助于合理选药,以小成本获得大效益.

    作者:周艳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临床应用体会(附135报告)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于2000年被引进中国,开始投入临床应用.我院2006年3月开始应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至2010年9月共实施13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35例,男77例,女58例;年龄33~62岁,平均47岁.病史3~11年.Ⅲ度及以上痔124例,直肠粘膜脱垂9例,直肠前突2例.就诊时突出的症状是便后痔核脱出于肛门外,需用手推方可还纳于直肠内,如有炎症水肿痔核嵌顿手推也不能还纳.

    作者:毛华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特征及预见性护理

    心力衰竭患者大多由于心脏本身疾病、劳累、感染导致心排血量明显下降,以致不能满足组织器官代谢的需要,从而表现出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和淤血、肿胀等一些列症状.目前发病率占心脏病的20%,但死亡率高达40%.因此,其预见性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15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5-2009年收住心力衰竭的患者150例.

    作者:刘春兰;武文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96例

    跟骨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暴力作用的大小受力部位及伤前质量的不同,以骨折是否影响距骨下关节分为不波及距骨下关节和波及距骨下关节两类.自2007年至2010年2月,笔者对不波及距骨下关节的跟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96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无移位骨折仅以夹板固定屈膝30°,踝跖屈位治疗21例;有移位骨折采用手法整复,用夹板屈膝和踝跖屈位固定59例;有移位骨折采用手法整复失败采用克氏针撬拔术,使骨折复位后夹板固定治疗10例.

    作者:翟旭;马光斌;李瑞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通过系统、科学的健康教育,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采取健康行为,可以减缓COPD的进展,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次数,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重视精索脂肪瘤的诊治——附12例病例报告

    精索脂肪瘤是精索的良性肿瘤之一,源于精索、鞘膜内脂肪组织,血运来自精索血管,被覆完整包膜,围绕精索生长向上可伸至腹股沟向下可达附睾或睾丸.因肿瘤扩张腹股沟管及重力牵拉使腹膜成漏斗状而且形成腹膜沟斜疝或脂肪性疝,单纯较小的精索脂肪瘤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临床上多是行斜疝手术时发现,精索脂肪瘤因其在教科书中未被提及,长期以来未引起广大外科医生的重视,加之单发病例早期症状不明显及腹腔镜手术更难发现精索脂肪瘤的存在,故对此病的认识均不全面.

    作者:徐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波姆红外线光疗仪治疗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体会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包括:宫颈疾病、阴道疾病、外阴疾病三大类.我院妇科自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扶余县及周边部分妇女进行了预防性普查普治工作,检查人数为6964人,其中宫颈糜烂510例,阴道炎410例,外阴炎(外阴搔痒)192例,外阴白斑20例,外阴溃疡10例.前庭大腺囊肿30例,尖锐湿疣96例,宫颈肥大201例,宫颈息肉108例.患病总人数为2577例,发病率为37.00%.

    作者:尹利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盐酸哌唑嗪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哌唑嗪片溶出度.方法:以0.1moL·L-1盐酸作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r/min,溶出时间为30min,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246nm.结果:盐酸哌唑嗪质量浓度0.098~3.902μ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1.66%(n=12).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作者:江秋迟;胡磊;胡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静脉输液中的职业防护

    护士在工作中常见的职业危害是发生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护士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量的静脉输液操作,因此,发生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增加,其主要感染途径是针刺伤与皮肤粘膜血液暴露两大类,期中以针刺伤为主,约占80%.[1]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有研究表明: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每年因血源性传播造成医护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

    作者:石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我科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选择急性脑梗死120例,发现时间在72h内,均经头颅CT确诊,符合关于各类脑疾病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34例,年龄61~91(平均76)岁.CT诊断:多发脑梗死16例,单灶脑梗死32例,腔隙性脑梗死12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重型(31~45分)12例,中型(16~30分)34例,轻型(0~15分)14例.

    作者:闫泓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反流性食管炎引起慢性咳嗽28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所导致的慢性咳嗽越来越被广大呼吸科医生重视.现将我院呼吸门诊近二年确诊的28例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加以总结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我院呼吸门诊确诊病例28例,年龄28-74岁,平均51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

    作者:杨健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析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优质护理服务是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别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我科做为优质服务示范病区,通过临床实践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实施的内容上、医疗安全管理角度上、社会调查等远未达到预期效果.为推动优质护理服务良性发展,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了不断探讨、不断总结.本文就影响临床优质护理服务进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浅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如何提高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

    根据WTO公布的新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一死亡原因[1].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了冠心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冠心病复发.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个是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另一个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用药依从性(compliance)是指病人是否按医师所嘱用药,而用药不依从的简单定义就是是危及病人治疗结局的未服或错服药物的行为[2].

    作者:陈临凌;陈翔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郁证的辩证施护

    郁证是由于情志抑郁,气机不畅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肋胁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物梗阻,并伴有眩晕、失眠等一系列症状.本证常见于现代医学之神经官能症、癔病、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等.郁证可见于中风、孕产期及强刺激后.发病以女性居多,但在生活学习压力过大、节奏加快以及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男性发病者亦有增加的趋势,故重视本病的治疗、护理及预防有着及其重要意义.笔者对郁证患者,为提高疗效,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了辨证施护以配合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红;辛燕;李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经颞前和额后入路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9例临床体会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需要手术的患者,传统的术式是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虽疗效确切,但损伤大,病程较长,需二次修补颅骨,费用高.有些医生采用钻孔引流术,虽损伤小,但可造成新鲜出血.近年来很多神经外科医生主张小骨窗开颅,既可清除血肿,又可直视下确切止血,且无需修补颅骨.

    作者:周向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腕管综合症神经电生理检查中常规法与环指法及拇指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腕管综合症(CTS)神经电生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查中常规法、环指法、拇指法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法、环指法、拇指法对53例(79侧)临床诊断为CTS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常规法中52侧正中神经SCV异常,异常率65.8%;环指法中77侧正中神经异常,异常率97.5%;拇指法中67侧正中神经异常,异常率84.8%.常规法同环指法、常规法同拇指法、环指法同拇指法异常率相比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腕管综合征(CTS)诊断中,神经电生理感觉传导检查的环指法优于拇指法,拇指法优于常规法.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患妊高症的孕妇的胎儿心电图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主要以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严重时产生抽搐、昏迷、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甚至造成母子死亡.妊高症是严重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安危的妊娠并发症,常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早产、胎儿慢性窘迫,胎盘早剥以及胎死宫内等.

    作者:轩春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