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许华玲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有效循环血容量, 血液灌流不足, 补充血容量, 细胞缺氧, 护理人员, 代谢障碍, 病理变化, 并发症, 组织, 外伤, 生产, 抢救, 临床, 疾病, 车祸
摘要: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各种疾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车祸、生产意外及其他外伤等.其共同病理变化是有效循环血容量骤然减少,组织血液灌流不足,细胞缺氧及代谢障碍.首先应及时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需要护理人员忙而不乱,全力以赴,迅速抢救.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各种疾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车祸、生产意外及其他外伤等.其共同病理变化是有效循环血容量骤然减少,组织血液灌流不足,细胞缺氧及代谢障碍.首先应及时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需要护理人员忙而不乱,全力以赴,迅速抢救.

    作者:许华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0年1月在我科救治的2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22例患者中6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16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做好基础护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方桂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我科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选择急性脑梗死120例,发现时间在72h内,均经头颅CT确诊,符合关于各类脑疾病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34例,年龄61~91(平均76)岁.CT诊断:多发脑梗死16例,单灶脑梗死32例,腔隙性脑梗死12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重型(31~45分)12例,中型(16~30分)34例,轻型(0~15分)14例.

    作者:闫泓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对老年患者夜尿采取的护理对策

    为有助于对老年患者康复,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老年患者康复的因素很多,其中夜尿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老年患者夜尿夜尿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白秀芹;张淑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比较

    目的:比较铜绿假单胞菌(PA)对主要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阐明耐药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医学杂志,遴选2006~2009年报道的相关药敏实验数据,作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PA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依序是21.29%(1389/6524)、24.34%(556/228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627,p<0.01).结论:临床抗PA感染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首选亚胺培南.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可形成多重耐药,其耐药机理主要是因其产生金属酶,携带有金属酶的整合子在PA间快速播散.

    作者:涂仲良;徐桂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产科中的应用及效果

    健康教育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实施健康教育是为了让患者掌握自护技巧和预防保健知识,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功能的目的.本文着重从我院产科健康教育的进展为例,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卫温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南昌县2007年~2009年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1]和<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2]规定,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每年必须参加省级以上实验室组织的能力验证考核:包括盲样血清和职能问卷调查表.按规定时间统一检测并上报结果及相关材料,由省疾控中心专家组统一进行评定,合格的实验室获得相应证书,同时取得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能力资格.

    作者:付翠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全自动血细胞洗涤机(ACP215)突发停机后参数的修改

    目的:对全自动血细胞洗涤机(ACP 215)在解冻去甘油化红细胞过程中突发停机后机器参数的修改.方法:通过学习全自动血细胞洗涤机(ACP 215)工作原理以及在日常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出对机器参数进行修改的方法.结果:进行参数设置后做出的红细胞与采取正常程序做出的红细胞通过质控科测定,各项数据基本符合.结论:突发停机后通过重新设置参数这种办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从而解决了原先突发停机后只能采取手工的方法,这样既节省了制备时间,又保证了血液的质量.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根管预备中不锈钢锉与效果超声根管扩大仪的效果比较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和佳选择.但是,临床常见弯曲、细小、甚至堵塞的根管,由于炎症引流不畅,常常导致急性根尖周炎的发生,这一直是根管治疗术中比较棘手的问题.1.资料与方法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中的关键步骤,目的是清理根管内残留的坏死牙髓组织,细菌及其产物,清理感染的牙本质,对根管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大成形并冲洗洁净,为根管消毒和充填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康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强化实验指导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2、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宁海涛;马悦佳;杨冬奎;邓瑾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并昏迷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对Ⅱ型呼吸衰竭并昏迷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Ⅱ型呼吸衰竭并昏迷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判断疗效.结果:24例患者中20例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3例患者因肺部感染严重痰多粘稠而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1例因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Ⅱ型呼衰并昏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院校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其中病例设计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病例设计必须有科学性、针对性、艺术性.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效果反馈,在生理学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提供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和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点,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空间思维和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强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钱佳利;王微;王冰梅;徐慧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0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内科急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我科自2004年以来应用镁盐治疗本症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一、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临床,心电图及血清酶学确诊为AMI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3~86岁,平均60.5岁.对照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40~78岁,平均58.6岁.梗塞部位以前壁,下壁和高侧壁为主.

    作者:张文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理论联系实验,基础联系临床是讲授好病理学的重要环节

    病理学是衔接医学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性课程.病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对理论的验证,同时又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病理教学要密切联系临床,联系临床是病理教学的扩展和延伸.

    作者:张福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症候群,在孕妇中约占5-10%,是孕产妇和胎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多发生于妊娠20周至产后48小时内,以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为主要表现.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6年-2008年共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81例,其中产前子痫8例,产后子痫3例,血压高为238/200mmhg,低为120/90mmhg.初产妇占69例,经产妇12例,年龄在20-35周岁之间.

    作者:奎秀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前言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它属于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影响很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情绪稳定性差,暗示性高,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特点,因而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本文通过对我科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为我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住院73例患者.男49例,女24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61.5.

    作者:孙小慧;董金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碘仿治疗外耳道真菌病

    目的:探讨碘仿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6-2008.6 85例(共90耳)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耳,分别采用碘仿纱条、曲咪新软膏及4%硼酸滴耳液治疗.结果:碘仿纱条组有效率100%,曲咪新组有效率90%,硼酸滴耳液组有效率50%.结论:碘仿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疗效确切、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周洁;张国峰;孙晓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骨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处置

    从临床工作环境、人为因素、患者行为因素及护理体系因素等方面分析骨科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通过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科室护理安全制度,全员参与构建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环境和药物安全管理,提高骨科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寄生虫病疫情分析与教学改革

    目的:通过分析、比对中国大陆与云南省2008-2010年寄生虫病疫情,为云南省中等卫校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等软件对疫情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结果:云南省为我国疟疾重点疫区,血吸虫病在云南省仍有疫情,且发病数呈上升趋势.结论:云南省中等卫校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过程中应将疟原虫、日本血吸虫作为教学重点.

    作者:陈群;江凌静;辛杰;杨雅麟;叶霞;冉茂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特点及理性思考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经过十余年来的实践运行,显现出种种弊端,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修订,较之现行<医院医院会计制度>,折射出企业趋向明显、科目变更幅度大、核算范围扩增、报表体系日益完善等特点.结合国家新政及医院实践,审视新<医院会计制度>,需要对其所体现的公益性、药品收入的管理、管理费用的控制、坏账准备的核算等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以增强该项制度的执行绩效.

    作者:杨瑞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