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节苷脂(GM1)合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28例临床观察

刘春华;褚剑英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已精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同,一个疗程后(10天)观察急性脑梗死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牢为92.8%,对照组为78.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CM1)合用依达拉奉能提高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红外光谱法鉴定大黄样品分析

    目的:红外光谱法鉴定大黄样品分析.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正伪品大黄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在红外图谱直观上可见两者差异性不显著,而利用二维谱图上则显示出较大的差别.在1030-1170cm-1波段范围内正品大黄有两个较强的自动峰,分别在1060和1080cm-1附近,而伪品大黄也只有一个较强的自动峰,异步谱也显示出较大的差别.结论:红外光谱法可迅速、准确的应用于真伪大黄的鉴别.

    作者:李太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AIDS患者HAART及联合中医药治疗后免疫重建观察

    目的 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以及联合中药治疗后AIDS患者的免疫重建(Immune reconstitution)情况.方法 对5年来100例依从性良好的AIDS患者给予HAART以及一年联合中药治疗后的病历资料进行观察.结果 CD4+T淋巴细胞基线在50~200/ul,治疗24个月后可恢复至512±108/ul;结论 AIDS患者HAART后免疫功能(CD4+T淋巴细胞)稳定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所需时间较长,多在24个月以上;严重免疫抑制者48个月仍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HAART联合中药治疗,可提升免疫重建能力,进一步改善症状、体征.

    作者:邱太华;杨恒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情景式模拟教学在妇产科分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分娩教学是妇产科实验教学的重难点.针对目前妇产科教学资源的不足、孕产妇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为避免医疗纠纷,提高教学质量,我院通过建立模拟产房,应用高端模拟人进行情景式模拟教学.结果 表明,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现代模拟教学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邓彦茜;唐晶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9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5例,根据临床证型予中医治疗,对照组44例,使用两药治疗,以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镜溃疡直径以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1%.观察组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5),2组Hp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理想,可以提高溃疡愈合率,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官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rhIL-Ⅱ)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结束后rhIL-Ⅱ1.5mg/d皮下注射,连用7-14天,对照组23例同期住院的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不用rhIL-Ⅱ,对比观察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注射rhIL-Ⅱ后血小板恢复至≥30×109/L、≥50×10<'9>L、≥100×10<'9>L的平均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输注机采血小板数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肌肉关节酸痛,水肿、发热,乏力、恶心.程度较轻.停药后消失.结论:rhIL-Ⅱ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后血小板疗效好,安全,可缩短血小板恢复的时间,减少血小板量的输注.

    作者:章志学;肖牛明;罗立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因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不典型者较多,约占总人数的57.14%,无痛者22例,占39.2%,异位痛10例,占17.85%.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不典型,应及时对症状可疑的老年患者行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治疗上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杜育彬;林创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杜仲药材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分析

    目的:对中国药典中杜仲药材的含量多种测定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多因素筛选药物的渐变提取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用体积分数50%的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40min,超声直接提取药材即可达到准确快速便捷的测定目的.结论:杜仲药材可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处理40min,以乙腈-0.5%甲酸的水溶液(12:88)作流动相测定含量,方法简便实用.

    作者:周建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放射治疗肿瘤的机理与新技术进展

    X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在医学上用来透视和进行放射治疗.肿瘤的放射治疗是正是利用X射线的高能量来杀伤痛细胞.本文阐述了放射治疗肿瘤的机理与新技术进展.

    作者:任金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维药用治疗褥疮

    褥疮:严重创伤,休克,昏迷,脑瘫等疾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循环障碍,容易形成,带来了病人很多痛苦,治疗,护理不方便.自2008年2月-2011年2月,用维药治疗我科收住患者58例,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麦麦提·祖农;艾力江·赛福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针灸法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我院原发性痛经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医组(32例)和西医组(32例),分别采取中医、西医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探讨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取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针灸组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西医组的总有效率(73.19%),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的疗效优于西医组.结论:针灸治疗组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良好,其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

    抑郁症属于中医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的精神性疾病,随着我国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压力的增强,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张朝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护理体会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死亡,死亡率达10%以上.紧急处理及合理护理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将我院1年内处理的18例口服农药致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相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红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4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4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3月-2010年3月发生24例颅内感染病例,分析其原因及处理措施.结论:抗菌药物的选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彻底清创、严密止血、手术材料确保灭菌、封闭破损窦腔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长岐;孟伟;张玉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闭合性肾损伤58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所用病例经CT证实为闭合性肾损伤,采用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1级35例、Ⅱ级7例、Ⅲ级15例、Ⅳ级3例.保守治疗48例(82.8%),其中7例急诊行肾切除术.3例行肾脏周围穿刺引流.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轻度闭合性肾损伤首选保守治疗,严乖肾实质损伤和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早手术治疗.

    作者:李思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乙肝疫苗免疫人群乙肝病毒感染和发病状况探究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免疫人群乙肝病毒感染和发病状况.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患者 2320人,通过问卷调查表了解健康体检者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抗-HBs.同时对HBsAg和抗-HBs双阴性的人给予0、1、6个月的乙肝疫苗免疫后作抗-HBs检测.结果 男性乙肝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女性,年龄在1-15岁之间的乙肝疫苗接种率高于年龄>15岁,来源地为城市的乙肝疫苗接种率高于来源地位农村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率为2.46%,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年龄>15岁的高于1-15岁,农村阳性率高于城市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性率为63.66%,其中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年龄1-15岁的高于>15岁,城市阳性率高于农村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免疫1.5年后、2.5年后及3.5年后HBsAb阳性率分别为82.90%、71.98%、35.06%.结论 应加强对病毒感染的管理,乙肝疫苗可阻断乙肝传播,有效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作者:王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阴道B超对围绝经期异常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阴道B超在围绝经期异常阴道出血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份门诊以阴道不规则异常出血的同绝经期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院215例围绝经期阴道异常出血患者经阴道彩色B超诊断与病检结果对比.功能性子官内膜增牛63.2%.子官内膜息肉71.9%,子官内膜癌82.4%,子官内膜炎与老年性阴道炎76.9%,子宫粘膜下肌瘤58.3%.结论:阴道B超对围绝经期异常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有较商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雷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198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8 例膀胱肿瘤患者均采用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术后随访2年.结论: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反复进行,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膀胱肿瘤的较好办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洪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官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制病机理和个性化治疗方法.方法:临床检查并确诊后,针对患者病情、生育情况、年龄等酌情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子宫动脉栓塞等,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结果:保留住子宫且仍具有生育能力者21例(65.63%),保留住子宫但无再次生育能力者5例(15.63%),子宫切除者6例(18.75%).结论: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是剖宫产对子官内膜及宫壁等的损伤造成孕囊着床错位,临床危害大,应注意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治疗,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万金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工流产后即用特居乐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应用短效避孕药(特居乐)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自2008年1月-2009年7月来我院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早孕妇女160例,随机分为人流术后即口服避孕药特居乐(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流血量、月经转归和阴道分泌物等情况.结果 口服特居乐组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2.9±0.7)d明显短于对照组(3.8±1.1)d,口服特居乐组患者停药后均有月经来潮,而对照组患者正常转经者64例,口服特居乐组术后阴道分泌物较以前增多者5例,对照组14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口服特居乐有助于减少妇女术后流血时间、恢复正常月经,预防感染,有益于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茹;曲华清;邢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参附注射液与硝酸甘油合用治疗心绞痛19例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19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两组用药后的心电图改变、心率改变、血压改变.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电图表现以及心率血压的改变(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85.4%.结论:参附注射液可用于治疗心绞痛.

    作者:王兰戈;贾娜;王冬秀;武玉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