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烽
治疗满意度量表(TSS)是为评估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及其性伴侣对ED治疗的满意度而制订的一个新量表.该自我报告式的调查问卷由四大部分组成:未治疗期的患者,治疗期的患者,未治疗期患者的性伴侣,以及治疗期患者的性伴侣.对以下6个方面进行评估:自信心、勃起的容易度、对勃起功能的满意度、性快感、对性高潮的满意度以及治疗满意度.TSS量表已经过多国有效性检验和心理学测验,被证明能可靠评价患者及其伴侣对ED治疗的满意度.在近完成的一项双盲、多中心、平行组、灵活剂量的临床试验中,应用这个新的TSS量表比较了ED患者及其伴侣对伐地那非和安慰剂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发现,伐地那非能显着改善勃起功能以及ED患者和伴侣的自信心、感知到的勃起容易度、性快感、对勃起功能、高潮和药物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邓春华;孙祥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和性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的效果. 方法: 对346例伴有性功能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173例)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抗生素,吲哚美辛,α1受体阻滞剂和中药),治疗组(173例)除上述治疗外,同时给予心理和行为干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和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5(IIEF-5)评分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的程度和前列腺炎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相关;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炎症状和性功能障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心理因素在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的性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心理治疗不但对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可明显改善前列腺炎的症状.
作者:张建国;王艳丽;李静;周四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我国的逐年升高,泌尿外科医生对此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也越来越关注.尽管美国的资料显示前列腺癌的筛查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相关的死亡率,但对是否开展此项筛查依然存在争议.诊断方面依然以直肠指检(DR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B超引导的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为主.治疗方面强调对这类患者实施治愈性治疗手段如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放疗.严密的随访可以尽早发现肿瘤复发并及时开始二线治愈性治疗.本文对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与治疗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作者:朱刚;刘明;万奔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前列腺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RP)术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生率10%~100%,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NS-RRP)术后ED也超过三分之一.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可用于各种原因ED的治疗.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临床应用显示对RRP术后勃起功能的治疗有相似的作用,保留双侧神经的患者,服用西地那非的有72%的成功勃起率(阴道插入);服用伐地那非20 mg和10 mg的反应率是71.1%和59.7%;服用他达拉非的所有患者,平均成功的插入率是54%,平均成功性交率是41%,术后有某种程度勃起的患者,平均成功的插入率和成功性交率是69%和52%.但未有三者对RRP术后ED治疗的直接比较.
作者:金卫;黄翼然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本文简要回顾了芯片的发展历史,介绍了DNA芯片分析的基本过程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重点综述了DNA芯片在以睾丸、生精细胞、附睾和精液为研究材料的男科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以期对采用DNA芯片技术进行男科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唐爱发;蔡志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壬苯醇醚和聚维酮碘合剂即复方壬苯醇醚体外协同杀菌效果. 方法: 将壬苯醇醚、聚维酮碘及二者混合制的复方壬苯醇醚分别对白色念珠菌和淋病奈瑟菌进行小杀菌浓度(MBC)测定和短杀菌时间(MBT)测定. 结果: 壬苯醇醚单独使用未见杀菌作用,聚维酮碘与复方壬苯醇醚杀菌时间都是2 min,但单独使用聚维酮碘的MBC要高于复方壬苯醇醚的MBC. 结论: 壬苯醇醚和聚维酮碘合剂即复方壬苯醇醚有协同杀菌作用且效果优于两者单用.
作者:曹杰;李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性功能障碍是成年男性常见病,本文回顾国内外新文献,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治流程作一概述.
作者:朱积川;许清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研究贫铀(DU)颗粒气管灌注后大鼠睾丸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的变化,揭示DU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机制. 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气管灌注生理盐水对照组和DU 1、3、5 mg组,每组5只.3个月后提取大鼠睾丸总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扫描RT-PCR产物,用内参半定量法分析iNOS mRNA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无iNOS mRNA表达,各染铀组扩增产物电泳条带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3 mg组产物电泳条带A值高,5 mg组A值明显低于1 mg组和3 mg组(P<0.05). 结论: DU颗粒气管灌注能使大鼠睾丸iNOS mRNA表达水平升高,DU剂量增高到一定程度则使iNOS mRNA表达水平降低,这种变化可能与DU化学毒性和辐射损伤的复合作用有关.
作者:李积胜;张珩;王华仁;杨芳;陈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弱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患者血清、精浆和精子锌的含量,分析锌含量的变化与精子密度和精子运动之间的关系. 方法: 按照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第四版的标准进行精液质量分析,随机筛选出90例弱精子症、6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以及20例精液质量正常的生育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其血清、精浆、精子的锌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组间血清锌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弱精子症、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浆锌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生育者(P<0.05);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锌含量显著高于弱精子症患者和正常生育者(P<0.01). 结论: 弱精子症、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的发生及运动功能下降可能与精浆锌含量的低下呈正相关;但过高的精子锌含量与精子的发生和运动功能的关系尚不十分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荣坡;熊承良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下腹横切口开放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在国内应用较少,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对术后瘢痕美观的要求日益提高,横切口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采用改良的横切口,对45例BPH并发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一次性手术治疗,并进行了随访,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川;郑立泉;郭骏;周玉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诊断的3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询问并记录病程、以往治疗情况和精神心理症状,进行前列腺炎临床症状评分、前列腺按摩液(EPS)检查,并将诸多因素与精神心理症状进行相关性比较. 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具有精神心理症状者161例(51.1%).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与病程无关,病程<1年、1~2年和>2年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9.1%、48.0%和56.1%;与疾病久治不愈有关,初次就诊、2~3次就诊和多次就诊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5.3%、43.5%和62.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无关,轻、中程度和重症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6.2%、52.4%和55.9%;与EPS内的炎症程度无差异(P>0.05),炎性慢性前列腺炎和非炎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3.8%和47.3%.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神心理症状与患者的多次就诊直接相关,疾病久治不愈加重了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
作者:张锐强;谢燚;黄钟明;李晓光;李宏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高选择性5α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在较大剂量时对雄性SD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 方法: 32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喂服淀粉的空白对照(C)组、喂服爱普列特1 mg/d(EL)组、喂服爱普列特5 mg/d(EH)组及喂服非那甾胺(F)组,每组8只.观察大鼠睾丸重量、血清睾酮和双氢睾酮水平、附睾精子计数和配对雌性大鼠妊娠阳性数等变化情况. 结果: 与C组相比,F组或EH组均有①抑制前列腺生长和减轻睾丸重量的作用(P<0.05);②降低血清双氢睾酮而升高睾酮水平;③抑制大鼠精子数量,同时影响雄性大鼠生育能力.结论: 大剂量高选择性5α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可抑制雄性SD大鼠前列腺、睾丸重量,抑制精子生成并降低雄性大鼠生育力.
作者:王晓东;贾悦;崔毓桂;王兴海;童建孙;马鼎志;蔡瑞芬;狄福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肉瘤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本院1991年1月~2004年6月共诊治前列腺肉瘤1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前列腺肉瘤占同期收治前列腺恶性肿瘤的3.21%.患者年龄17~62岁,平均39.5岁;12例因排尿困难就诊.所有患者体检均发现前列腺质软肿块.10例行血清酸性磷酸酶(PAP)、碱性磷酸酶(AKP)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均正常.病理显示平滑肌肉瘤7例,横纹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4例,梭形细胞肉瘤2例,不同类型前列腺肉瘤免疫组化染色有各自特征.临床分期:I期2例,II期5例,III期3例, IV期4例.均接受包括手术+放疗、和/或化疗等治疗.1例失访, 11例于确诊后2~12个月内死亡.2例仍存活,其中1例无瘤生存至今18个月,1例带瘤生存至今2个月. 结论: 前列腺肉瘤首发症状为进行性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可以提示前列腺肉瘤,依靠前列腺穿刺病理学检查获得确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前列腺肉瘤的分类.该病预后极差,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
作者:陈海蛟;许明;张立;张永康;王国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爱活尿通(Eviprostat)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采用开放、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对100例BPH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观察.患者服用爱活尿通每次2片,每天3次,共12周.主要疗效指标为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Ru)和前列腺体积(V);次要指标为生活质量评分(QOL)和平均尿流率(Qave). 结果: 服药12周后,IPSS评分较治疗前平均降低5.67分(P<0.001),QOL评分平均降低1.44分(P<0.001),Qmax较治疗前平均增加1.70 ml/s(P<0.001),Qave平均增加1.15 ml/s (P<0.001),膀胱残余尿量(Ru)平均减少5.07 ml (P=0.046),PSA平均下降0.129 μg/L(P<0.017).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 结论: 爱活尿通可明显改善BPH患者的排尿症状、增加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PH的药物.
作者:宋毅;李宁忱;王晓峰;马潞林;万奔;洪宝发;那彦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前,育龄夫妇中约15%患有不育,其中近50%由男方因素造成.男性生殖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轴系的内分泌激素调节下,通过精子发生、精子成熟、精子运输、精子获能和精子顶体反应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完成.精子发生受到诸多有序表达的基因控制,染色体结构、数目的畸变可影响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而影响精子发生[1].对原发性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可明确不育病因,并为运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男性不育提供遗传学依据.
作者:蒋莹;周鸿;郭忠伟;李铮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 吸烟已被公认具有普遍的健康危害,并且有证据表明吸烟对男、女生殖健康均有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提供证据说明吸烟通过改变精液和精子质量来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方法: 我们评价了吸烟者(SM)的精浆(SP)(用PBS进行不同浓度的稀释,1/0;1/1;1/2;1/6;1/10)对非吸烟者(NSM)精子的直接影响. 结果: 非吸烟者的精子暴露于吸烟者的精浆一定时间,可导致因丙二醛水平升高所致的精子膜完整性受到破坏、精子活力下降和环(在明胶载玻片上因顶体反应导致环绕精子头部的清晰区带)的数量减少. 结论: 吸烟者的精子暴露于非吸烟者的精浆导致精子功能障碍改善,提示,去除吸烟者的精浆,然后重新加入含足量抗氧化体系的精浆,可能对各种辅助生育技术应用于吸烟者有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占男性人群的10%~15%[1],手术治疗方式多样,主要有经腹膜后精索内静脉结扎术和经腹股沟精索内静脉结扎术.1999年8月~2003年12月我科收治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68例,经改良的精索内静脉结扎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一明;王黎;王先军;龚小新;杨二江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