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建红;黄河;瞿曦;王齐襄;周四维
目前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与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联合应用是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的主要措施.将ICSI后多余的PESA精子冻存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费用、保证父方精子供应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中心用冻融PESA精子进行ICSI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获得1例成功分娩.说明冻融PESA精子行ICSI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是实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镭;王俊霞;朱桂金;刘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常见的男性肿瘤.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我国各地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近年来耻骨后、经会阴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标准腹腔镜和机器人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研究等进展作一概述,包括根治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与经验、神经保留技术和勃起功能障碍问题、并发症、手术效果、各种手术途径的优缺点及手术效果之间的比较.
作者:谢立平;郑祥毅;周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男性心脏移植受者术后的性功能恢复状态. 方法: 对11例男性心脏移植受者移植前后的性功能状态(包括性欲、夜间及清晨勃起、自感勃起强度、性生活满意度和性生活频率等)进行调查. 结果: 移植前受者性功能均普遍下降,而心脏移植后10例受者性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 男性心脏移植受者术后的性功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性功能的恢复受到心理社会因素影响.
作者:黄雪珊;陈道中;陈良万;林震;廖崇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增生性外毛根鞘瘤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外毛根鞘细胞的良性肿瘤[1],常见于60岁以上妇女,主要发生在头皮,也见于背部.我院皮肤科门诊发现1例位于阴囊处的增生性外毛根鞘瘤,极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秀祖;毕志刚;葛以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抗雄激素类药物氟他胺诱导建立小鼠尿道下裂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尿道下裂发病的分子作用机制和治疗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方法: 80只6~8周龄ICR孕小鼠,体重28~30 g,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在孕12~16 d时连续5 d皮下分别注射氟他胺 0(A组)、25(B组)、50(C组)、100(D组) mg·kg-1·d-1,出生后每组2只母鼠的雄性仔鼠解剖观察睾丸位置、前列腺发育情况,出生后4周观察有无尿道下裂、隐睾和前列腺发育情况. 结果: A~D组子一代尿道下裂发生率分别为0、44.2%、92.7%、100%;隐睾发生率分别为0、4.8%、23.2%、32.4%.C和D组前列腺均不发育,B、C和D组肛门至尿生殖结的距离均缩短. 结论: 用氟他胺可以诱导出稳定的雄性小鼠尿道下裂模型,适宜推广.
作者:贺厚光;张炜;朱佳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隐睾或睾丸下降不全是男性常见的生殖系统先天性疾病,大量的病例证明隐睾与睾丸肿瘤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隐睾是与睾丸肿瘤发生认识一致的相关危险因素,约10%的睾丸肿瘤起源于下降不全的睾丸,隐睾者发生睾丸肿瘤的机会比正常睾丸者大20~40倍.我院自1982~2002年收治隐睾恶变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锦来;李励献;罗立君;柳金顺;程柏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雄性体内的雌激素1/3来源于睾丸,2/3来源于睾丸以外,是由雄激素经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而来.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ER)起作用,ER有α和β两种亚型.雌激素是雄性生殖所必需的,特别是幼年时雌激素的缺失能够直接影响到成年雄性的生殖能力,由ERα介导的雌激素对输出小管液体重吸收作用尤其重要,而由ERβ介导的雌激素对睾丸生精作用的影响似乎不是特别明显.
作者:李冬梅;韩晓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睾丸扭转疑诊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9例患者年龄为12~27岁,平均15岁,1例经过镇痛治疗后自行复位,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 7例手术证实为睾丸扭转,1例术中探查为急性附睾炎.睾丸扭转患者中有6例绕精索旋转180°~720°,1例绕着与精索垂直的轴线旋转18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率为87.5%,所有病例均有阴囊皮肤红肿,Prehn征(+). 结论: 对突发睾丸疼痛应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睾丸扭转方向不全是绕精索轴旋转,手法复位不可靠,若怀疑为睾丸扭转,应急诊手术探查.
作者:姜涛;张仁科;宋希双;李宪承;毕玉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诊治1例前列腺MFH病人.行前列腺肿瘤根治术+直肠切除术+乙状结肠造瘘术.并结合文献进行诊治讨论. 结果: 术后3周复发,遂行放疗,2个月后因肿瘤转移而死亡. 结论: 前列腺MFH预后差,早期原发病灶切除并术后辅助治疗是关键.
作者:沈周俊;王华;陈善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勃起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组织、神经及神经递质以及内分泌因素的改变导致,针对发病机制有多种治疗手段,包括PDE5抑制剂、胰岛素、雄激素、药物联合治疗和外科治疗、基因治疗等.
作者:许松;高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对阴茎上皮样肉瘤的认识及诊治效果. 方法: 根据1例罕见阴茎上皮样肉瘤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就其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术前活检为阴茎上皮样肉瘤,行阴茎全切加尿道会阴造口术治疗.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阴茎上皮样肉瘤.随访3年无肿瘤复发. 结论: 当发现阴茎近端肿物、阴茎硬结和尿道梗阻等症状时,应考虑到阴茎上皮样肉瘤的可能.治疗宜行阴茎全切术,除非可以触及肿大淋巴结,淋巴清扫多不必施行.
作者:龚侃;张宁;辛钟成;曾荔;林桂亭;那彦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雌兔阴蒂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对阴蒂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计数细胞贴壁率及生长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别培养的平滑肌细胞. 结果: 体外培养的细胞证实为兔阴蒂海绵体平滑肌细胞,梭形,呈长轴平行排列,贴壁快,生长迅速而平稳. 结论: 体外培养的阴蒂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可在合适的条件下生长和传代,并能够保持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可为阴蒂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细胞材料.
作者:刘波;刘继红;王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胱蛋白酶抑制剂相关的附睾精子发生(Cres)基因在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及附睾中的表达规律. 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res mRNA在生后14、20、22、28、35、49、70、400 d小鼠睾丸及附睾中的表达变化. 结果: Cres基因在14 d小鼠睾丸和附睾中呈低水平表达,随着小鼠的生长发育,Cres mRNA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在70 d小鼠睾丸和400 d小鼠附睾中,Cres mRNA的表达量达到峰值. 结论: Cres基因在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及附睾中呈现明显的规律性表达,可能参与精子发生、成熟过程的调控.
作者:袁青;徐晨;张小瑾;陈海珍;王一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与生殖相关的新基因不断被克隆,但有关基因的功能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除基因功能研究的常用方法外,男性生殖相关的基因功能研究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对近年来生殖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刘武江;辛钟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尖锐湿疣是一种发生于肛门、生殖器部位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国内外本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将此类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尤斯洛药物局部治疗,另一组为尤斯洛加干扰素皮下注射全身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随访1年,就其疗效作如下探讨.
作者:范治璐;赵辉;孙卫兵;谭秀飞;刘用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方法. 方法: 16例确诊为前列腺癌且有多个部位骨转移病灶伴有疼痛的患者,采用口服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核素89Sr 静脉内注射治疗和部分病灶放射治疗. 结果: 治疗后,疼痛缓解率3个月为75.6%,6个月为80.5%,9个月为63.4%;骨转移病灶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经过综合治疗后,本组晚期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性疼痛的患者疼痛获得较为满意的缓解、甚至消失,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晓敏;应俊;姚德鸿;叶传扬;蒋跃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经会阴注射川参通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AP/CPP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安慰剂对照双盲试验,将38例诊断为CAP/CPPS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运用川参通及利多卡因注射液6 ml,经会阴注射至前列腺,每日1次,共6次;对照组14例,安慰剂治疗6次.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判定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精液的主要参数. 结果: 观察6周,两组各有1例在治疗中退出试验.治疗组痊愈13例(56.5%),显效5例(21.7%),有效4例(17.4%).对照组无痊愈病例(0%),显效 2例(15.4%),有效3例(23%).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川参通治疗前后,CPSI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有显著改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83至12.70,3.15至4.94,3.95至6.48,17.97至23.08).对精液主要参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 结论: 经会阴注射川参通治疗CAP/CPPS有效、安全.
作者:王尉;何恢绪;胡卫列;张小明;王元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