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测定杭白菊茎叶的蒙花苷的含量

符冰;刘锐锋

关键词:杭白菊茎叶, 蒙花苷,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测定杭白菊茎叶中蒙花苷的含量.方法 以甲醇-乙腈(15:85)为流动相A,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s AQ-C18 (5μm,4.6mm×250mm);检测波长:334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 蒙花苷在0.401~2.05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小于1.68%.13批杭白菊茎叶中蒙花苷的含量为(0.258±0.089)%.结论 本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为杭白菊茎叶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忧郁症从肾论治探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性忧郁症从肾论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 年4 月至2010 年4 月收治的266 例老年性忧郁症患者的诊治资料,将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从肾论治的161 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西药治疗的105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统计数据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性忧郁症的病因机制比较复杂,采用中医从肾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把机体当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治疗调理,能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冠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原因及防护对策

    目的 了解护生针刺伤现状,探究针刺伤发生过程及原因;方法: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0 年6 月~2011年4月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习的学生中抽取10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结果:针刺伤发生率为80.4%;发生环节中主要集中在拔针和加药,分别占50%和32.6%;发生原因中工作繁忙,操作不熟练,操作不规范,分别占50%,32.6%,26.1%;针刺伤后73.9%进行局部处理,6.5%未进行任何处理.34.7%的人会产生焦虑的情绪,19.6%的人觉得无所谓;结论: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防护意识差,针刺伤主要与工作繁忙,操作不熟练等有关.

    作者:甘微;郑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AIDS患者HAART后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与了解老年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HAART)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05 例老年AIDS患者的跟踪随访,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宣教及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结果 94 例患者依从性良好,能按时随访,坚持抗病毒治疗,5例患者有停服、漏服现象,4例死亡,2例失访.结论 老年患者依从性差,但经过系统及全面的依从性教育,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作者:陶翠菊;石柳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药剂学》开放性实验教学体会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是药学、药物制剂学专业学生主干课程之一.本专业课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实验技能的掌握,对学生将来从事药品的生产、研发、检验、销售等工作或在医院药学部门从事相关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药剂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比例约为1:1,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者:曹艳;陈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炎80例临床分析

    大肠炎症性疾病种类繁多,临床上引起症状都极为相似,多数表现为腹痛、粘液便或脓血便,或便秘;或伴有某些全身症状.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内外同治,中西药物合用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解毒抗白颗粒的鉴别与检查研究

    目的 对解毒抗白颗粒的鉴别与检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TLC 法对解毒抗白颗粒中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半枝莲、浙贝母、龙葵和黄芪等药材进行了鉴别试验,并进行了制剂通则检查.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的药材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制剂检查结果符合要求.结论 所建立的鉴别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较好,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陈勇;钟鸣;李耀华;蔡乐;巫繁菁;黄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64例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64 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观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 全部病例椎间植骨均牢固融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保持满意,钢板螺钉未松动,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恢复率为94%.结论 采用脊髓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方法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东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进展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机制研究证明子宫肌瘤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其发病与激素水平、相关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等因素有关.药物治疗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雄激素类、米非司酮、丹那唑、三苯氧胺等激素调节类药物和中药进行辨证施治,可得到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迪丽奴尔·吐尔逊;阿达来提·阿不都热合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维吾尔族麻风病与ABO血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麻风病患者与ABO 血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维吾尔族麻风病的患者手术前检查时鉴定ABO血型.结果 56例麻风病患者的ABO 血型分布为A 型16 例,型22 例,O型 13 例,AB型5 例.讨论:维吾尔族麻风病的发病可能与ABO 血型有关,男性多于女性.B型个体易患麻风病的可能.

    作者:库热西江·托呼提;帕丽旦·库尔班;哈力克·依米提;哈木拉提吾甫尔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疗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减轻术中疼痛及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确诊宫内早孕,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手术而无手术禁忌症的育龄妇女300 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前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对照组不采取特殊方法.结果 两组术中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术前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患者康复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丽红;秦永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卒中常见并发症

    脑神经元的代谢需求远较其他组织为高,而能源的贮存极为有限,需靠不间断的血液循环来供应.发生脑卒中的后原因是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与局部血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主要是葡萄糖)之间骤然供不应求所致.局部血循环的紊乱可能来自供应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常见的则是血管狭窄闭塞而使血流中断.出血点如位于脑内侧形成或大或小的血肿即脑出血.

    作者:奴尔古扎尔沙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脑梗塞143例CT诊断与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塞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中占首位.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但致残率高,早期诊断对指导治疗及康复极为重要.由于MRI无法鉴别急性出血与急性脑梗塞 ,目前尚未广泛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而CT 作为一种普遍、快捷、相对较经济的检查方法 ,目前在临床上仍然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现将我院2009年1 月-2010年12 月收治的143 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 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刘爱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微镇痛泵在内镜下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 为观察自控微镇痛泵在内镜下介入治疗的静脉镇痛的效果,将本组56 例患者中,食管癌扩张支架置入治疗40 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16 例,分为两组,即曲马多应用于镇痛泵治疗术后疼痛为治疗组28 例和传统肌注镇痛为对照组28 例.结果 镇痛优良率,治疗组为89.3%(25 28),对照组为35.7%(10 28),镇痛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恶心呕吐为7.1%,血压脉搏波动为14.3%,情绪烦躁为17.8%;对照组分别为42.8%、78.6%、82.1%;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曲马多应用于自控静脉镇痛泵内镜下介入治疗疼痛,应强调静脉持续输注曲马多静注负荷量后,血清药物浓度的恒定是保持镇痛效果的基础,单次静脉推注有助于增加血清药物浓度维持持续镇痛的效果.

    作者:刘珍;李青;田永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自拟方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

    50%-75%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存在皮肤瘙痒,其中37%的患者可表现为令人心烦的瘙痒,乃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有41%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曾经有过瘙痒历史,发生在透析中或透析后不久[1] .局部用药或口服抗瘙痒药物通常效果不佳,只有少数患者(18%)的可以得到部分缓解或减轻.由于近年各透析中心普遍提高了透析充分性,瘙痒患者的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但瘙痒仍是长期透析患者一个令人烦恼的临床问题.地肤子、冰片、徐长卿等.

    作者:王颖;王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抗肿瘤作用强心苷研究进展

    强心苷类化合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治疗,近年来,强心苷的抗肿瘤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强心苷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对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关靶点作了介绍.

    作者:陈佳玲;孙立;张陆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9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人急性阑尾炎96 例诊治体会.方法 对96 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转归、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年龄不是手术的禁忌症,首选手术治疗,术中、术后的防治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继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危重护理安全管理

    近30 年来,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变化为:从革兰氏阳性菌到革兰氏阴性菌,从适氧菌到厌氧菌,从细菌到真菌,感染为主的转变过程.早以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占主导地位,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已进入临床使用,对之较为敏感的格兰仕阳性球菌逐渐被更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代之.在ICU 尤其是SICU 往往以呼吸道感染为高发部位,据欧洲的一些综合报告,ICU 院内感染中肺炎占46.9%,下呼吸道感染占17.8%,尿路感染占17.6%,血型感染占12%,但北美报道则以尿路感染占首位.

    作者:林素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体会

    锁骨远端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10%[1] ,一般为直接暴力所致,尤其是伴喙锁韧带断裂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使锁骨得到解剖复位,重建喙锁韧带,恢复肩锁关节的持续稳定.我院自2006 年6 月-2009年6 月,共收治锁骨远端骨折病例81 例,其中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62 例,患者复诊发现钢板断裂2 例.经积极的处理,均获得功能恢复.

    作者:佟晓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从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谈临床教学管理

    通过分析医学生临床技能学习的规律、学习环节、影响因素等,强调临床教学实行环节目标管理和教学监督,加强师资培训,开展客观考核,达到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医学人才的目标.

    作者:刘芙蓉;耿金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述要

    对5 年来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临床选穴治疗研究方面进行综述,诸文献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确切,但分析后发现,目前许多文献对于中风后急性、亚急性、慢性期各阶段的病理机制、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以及药物与针灸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探索,并且目前研究多集中于临床治疗方面,实验研究极其缺乏,专业设计不严,忽视诸影响因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分析等问题.

    作者:张如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