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例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疗效观察

王东伟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前路减压, 植骨及内固定,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64 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观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 全部病例椎间植骨均牢固融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保持满意,钢板螺钉未松动,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恢复率为94%.结论 采用脊髓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方法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自拟方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

    50%-75%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存在皮肤瘙痒,其中37%的患者可表现为令人心烦的瘙痒,乃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有41%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曾经有过瘙痒历史,发生在透析中或透析后不久[1] .局部用药或口服抗瘙痒药物通常效果不佳,只有少数患者(18%)的可以得到部分缓解或减轻.由于近年各透析中心普遍提高了透析充分性,瘙痒患者的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但瘙痒仍是长期透析患者一个令人烦恼的临床问题.地肤子、冰片、徐长卿等.

    作者:王颖;王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针刺配合隔物艾灸对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灸关元等穴对中风病后尿失禁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1 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和隔物艾灸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30 例接受中风病的常规治疗(针刺及常规药物治疗),隔物艾灸组31 例患者接受中风病的常规治疗外加灸关元等穴,观察排尿频率、膀胱大容量.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排尿频率比较,有效率相当,愈显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大容量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隔物艾灸疗法可以提高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针刺组.

    作者:肇悦;王伟华;高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 年5 月~2010年4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皮肤瘙痒患者12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胶囊10mg,1 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汤剂,2次/d.10d为一个疗程.结果 经过3 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9 例,有效30 例,无效14 例,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2 例,有效26 例,无效15 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出现困倦嗜睡3 例,头痛眩晕1 例,胃肠不适1 例;观察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可以取得与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相当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佑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利尿药、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中枢激动剂、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的药物、血管扩张剂是临床上常用的几种降压药物.虽然这些降压药物在过去的一些时间里被证明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不良反应的存在,它们也会对人体的一些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者:杨凤玉;胡曰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08 护理学专业专科生护1 班共106名为试验组,护理2 班共103 名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闭卷理论考试,比较两组的学习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急救护理学考试的成绩分别为:实验组考试分数为(97±2)分,对照组考试分数为(91±4)分,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作者:曲振瑞;曲亚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论体质与寒温

    本文据<内经·热论>理论探讨体质因素对伤寒、温病发病的直接影响,论证了中医外感热病者由感受寒邪引发,但因患者体质和体内原有的宿疾和伏邪有异,则表现出寒温不同的症候.

    作者:马国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和田地区宗教人士朝觐人员接种甲型H1N1型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观察及护理

    为了减少宗教朝觐人群中甲型HN 流感疫情的发生,降低的心理支持护理.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除去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输入性病例.和田地区疾控中心于2009疫苗禁忌人群,共有403 名宗教朝觐人员填写了甲型H1N1 流感年10 月17 日对420 名宗教朝觐人员进行了甲型H1N1 流感疫苗疫苗知情同意书和接种个案信息卡进行了接种.

    作者:张靖;吴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切断新生儿病房感染链——控制弥散细菌

    目的 空气中的细菌呈弥散状态,寻找一种有效对抗方法,是切断新生儿感染链重要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动态监测及综合分析法.结果 自2008 年以来,我院使用了含酶的空气洁净屏,改变了新生儿室的空气状况,既起到空调的作用,又不再为空气不合格烦恼,新生儿也不需搬出治疗环境.,潜在的感染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防控,一年来,该室空气培养细菌数均达控制指标.结论 运用空气洁净屏,弥散细菌无藏身之地,清除了空气污染的条件,使新生儿病房空气既新鲜又流动.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臭氧骶管裂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臭氧经骶管裂孔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20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 组,治疗组100 例用低浓度臭氧经骶管裂孔硬膜外腔注射,对照组100 例用药物混合液经骶管裂孔硬膜外腔注射,2组均1 周1 次,治疗3 次为1 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率90%,对照组治愈显效率74%,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臭氧骶管裂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和特色.

    作者:朱广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370例儿童牙颌畸形的早期预防和矫正分析

    牙颌畸形是口腔疾病的常见病,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畸形.本文对儿童牙颌畸形造成的原因,及其对儿童的影响以及矫正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加强本病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成爱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经皮穿刺等离子射频消融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成形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在C 型臂监视下对24 例经皮穿刺等离子射频消融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成形术治疗,术前进行评估,术中积极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及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24 例术后完全缓解者22 例,部分缓解者2 例.无1 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这种治微创手术具有操作安全、疗效好、恢复快、痛苦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熊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本病为进行性、侵龙性疾病、主要是滑膜病变、对关节侵龙破坏、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及不同程度残疾,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努尔巴合提.朱麦卡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十味片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十味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l C18,流动相为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检测波长316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5.032~30.19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г=0.9998,n=6).阿魏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 为1.09%(n=6).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妇科十味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袁梦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湿阻肺型慢阻肺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痰湿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痰湿阻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 例随机分成2 组,每组30 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以及活动耐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能够改善痰湿阻肺型COPD 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浩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1176例泌尿生殖道解脲病原体、人型支原体及耐药分析

    目的 观察1176 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培养法检测支原体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176 例标本检出支原体阳性636 例,阳性率为54.1%.其中解脲脲支原体(Vv)感染58 例,人支原体(Mn)感染12 例(1.9%).Vv+Mn混合体感染阳性率为6.6%(42 例).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Vv 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Mn也呈同样趋势,两种支原体合并感染的耐药率升高.结论 随着支原体感染病例不断增多,耐药株不断增加.

    作者:林智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肾癌患者CT影像分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肾癌患者的CT 影像分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 年4 月-2011年2 月经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78 例,观察患者的CT 影像分型及病理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的CT 影像可以分为4 型,其中包括:经典型39 例(50.0%),血管瘤样型20 例(25.6%),弥漫型12 例(15.4%),囊肿型7 例(9.0%).同时,本组病例中经CT 影像分型诊断为:透明细胞癌65 例(83.3%),嫌色细胞癌6 例(7.7%),乳头状癌5 例(6.4%),集合管癌2 例(2.6%).CT扫描增强后,肿瘤边界清楚64 例(82.1%),边界不清14 例(17.9%).结论 通过CT 影像分型可以准确区分肾癌患者的各具特征性及表现,但是难以准确反映出其病理分型结果.

    作者:李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门诊护理工作中预防医院感染管理的体会

    本文对门诊护理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医院感染是目前全球性医院人群健康,特别是住院患者群体康复的重要问题.而门诊是医院的前沿阵地,门诊工作管理不善造成的交叉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隐患之一,因此预防和控制门诊候诊区和诊断室感染是评价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将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强化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索桂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临床40 例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用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全身麻醉和芬太尼-异氟烷静吸复合全麻,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 从我院普外住院病房中选择40 例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选20 例应用芬太尼-丙泊酚为对照组,另外20 例应用芬太尼-异氟烷为观察组,进行全身麻醉,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观察两组的苏醒时间、安静情况、术中BP、HR的变化.结果 通过对比较可知,应用芬太尼-异氟烷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比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全麻好.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正确应用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全身麻醉,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代翠姣;范继章;白彩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龄初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的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对产妇妊娠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对1800例单胎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高龄初产组(≥35岁,n= 120) 和对照组( < 35 岁,n=120)妊娠期合并症、分娩期期合并症分娩方式、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 高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胆於、贫血、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的发病率均高于非高龄组( P< 0.05) ;高龄初产妇组的剖宫产率80%明显高于非高龄组的40.8% (P < 0.05)结论 高龄初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增多,剖宫产率增加,高龄妊娠应加强围生期保健.

    作者:贾晓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胆石症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利胆汤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疗效.方法 将60 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用自拟利胆汤、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痊愈35 例,占58%,好转20 例,占33%,无效5 例,占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疗效肯定.

    作者:姜保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