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76例泌尿生殖道解脲病原体、人型支原体及耐药分析

林智杰

关键词:支原体, 病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耐药性
摘要:目的 观察1176 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培养法检测支原体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176 例标本检出支原体阳性636 例,阳性率为54.1%.其中解脲脲支原体(Vv)感染58 例,人支原体(Mn)感染12 例(1.9%).Vv+Mn混合体感染阳性率为6.6%(42 例).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Vv 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Mn也呈同样趋势,两种支原体合并感染的耐药率升高.结论 随着支原体感染病例不断增多,耐药株不断增加.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

    通过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和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发现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作者:杨凤玉;胡曰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药物稳定性改善方法综述

    检索近年来有关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改善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提出药物制剂稳定性改善的方法,供学习和参考.

    作者:惠秋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时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中心静脉置管(包括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和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是各种血液净化疗法中比较常用的的血管通路之一.<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上在使用这类血管通路行血液净化时,一般是用5ml 的注射器回抽导管内的封管肝素,推注在纱方上检查是否有凝血块,动、静脉管各2ml 左右,检查是否回血通畅.

    作者:李书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双管喉罩与标准型喉罩在妇科腹腔镜使用过程中的比较

    目的 探讨在妇科腹腔镜的使用过程,双管喉罩(PLM) 与标准型喉罩( CLM)在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的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麻醉的140 例患者,随机分成PLM 组70 例和CLM 组70 例.观察两组的各项插管成功率、肺通气情况、气道密封压值、以及各种并发症包括胃胀气情况、反流、拔管情况和术后有无咽痛、出血.结果 双管喉罩组与标准型喉罩组相比较获得的肺通气满意度和气道密封压有显著效果(P<0.05).表明双管喉罩在妇科术学麻醉时,插管成功率和肺通气情况好于标准型喉罩.两组并发症进行比较,标准喉罩组的并发症情况多于双管喉罩组的不良反应,两者相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 双管喉罩组与标准型喉罩组相比较增加插管成功率,能有效减少反流误吸风险及其它并发症,改善气道密封,减少漏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陈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尿病性膀胱病的临床尿动力学检查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膀胱病(DCP)患者的临床尿动力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择68 例确诊为DCP 患者,其中无前列腺增生(BPH)的DCP31 例,年龄(68.3±5.6)岁;有BPH 的DCP37 例,年龄(74.9±7.5)岁;另选择30 例无下尿路异常的正常老年男性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对各种尿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无BPH 和有BPH 的两组比较,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大尿道闭合压、剩余尿量及大尿道闭合压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与正常老年组比较,无BPH和有BPH 的DCP 组逼尿肌反射亢进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分别为75.3%vs.76.1%vs.12.3%,其大膀胱容量明显减少,分别为 (312.2±101.8)ml vs.(296.2±129.5)ml vs.(542.2±119.3)m1.结论 DCP患者排尿异常应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有BPH 的DCP 患者逼尿肌排尿压、尿道闭合压和剩余尿量变化较无BPH 的DCP 患者更为明显,提示应同时治疗BPH.

    作者:郭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8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葛根素0.4+0.9%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葛根素0.4+0.9%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治疗,同时采用眼部离子导入仪导入中药糖网病1 号进行治疗.凡血糖高于6.1mmol 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15天为一个疗程,间隔3-5 天进行第二个疗程治疗.两组患者经过二个疗程的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视力均有所恢复,但观察组恢复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戎;杨旭东;陈祖芬;马艳碧;陈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84例经胃镜检测证实为Hp阳性胃溃疡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前5d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d予雷贝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10d.随后两组均进行雷贝拉唑巩固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均行胃镜复查检测.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溃疡愈合率87.8%,对照组溃疡愈合率86.05%,两组愈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P阴转率为92.68%,对照组HP阴转率为83.72%,两组HP阴转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0d序贯疗法治疗Hp的HP阴转率较传统三联疗法高,溃疡愈合率相当,且副作用少,易耐受,安全可靠.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温胆汤加减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温胆汤加减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以温胆汤加减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对照组用氟西汀胶囊治疗,共治疗8 周,采用汉密顿抑郁症状评定量表(HAMD)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在第2 周就开始明显改善,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HAMD评分在治疗第4、6、8周进一步明显降低(P<0.05),且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8 周后有效率为90.62%,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温胆汤加减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佳,患者依从性好,是利于患者康复的治疗方法.

    作者:姚宏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芪归益肾汤加减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60例

    目的 观察补肾、益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 采用芪归益肾汤(仙灵脾、黄芪、当归、川芎、熟地等).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60 例.结果 总有效率86.7%.提示:此方法对骨折延迟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书湘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3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340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后,病人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高达96%.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生儿输液建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破坏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着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利于患儿的抢救工作;同时也解除了新生儿静脉穿刺困难的难点,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静脉留置针操作过程中,若护理不当会给患儿带来伤害.现将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疏肝汤治疗胆石症65例

    目的 观察疏肝汤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胆石症患者130 例,随机分为自拟疏肝汤治疗组65 例,胆石通胶囊对照组65 例.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治疗后两组均可改善胁痛、发热、黄疽、呕吐、便秘,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在改善胁痛、发热、呕吐方而,自拟疏肝汤优于胆石通胶囊.结论 疏肝汤治疗胆石症具有疗效肯定、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等方而的优点.

    作者:王炳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容忽视的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国大力提倡,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作为一个产科医务工作者,减少难产、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生期母儿病死亡率[2],保证优生优育,保证人口质量、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从前我们因忙于一些治疗和基本的护理工作,而忽视了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正确而有效的心理护理,有时能起到吃药打针所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的发挥孕产妇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与医务人员配合,减少因缺乏医学知识而盲目地胡乱猜疑和不必要的顾虑.

    作者:苏萍;茹仙古丽·阿布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农民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体医疗保健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村医疗保险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现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作者:魏守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9.1-2010.12 我院150 例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3例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其余147 例采取相应方法后有一例裂开.结果 有效地预防了腹部手术的切口裂开.结论 减少腹部手术的切口裂开,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病死率.

    作者:余世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脑动脉狭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8 例TIA 患者ABCD2评分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的影像资料,依据ABCD2评分分为≥4分组和≤3分组,依据MRA 评估分为动脉狭窄≥50%组和<50%组,探讨ABCD2评分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ABCD2评分分为≥4分组和≤3分组比较,动脉狭窄≥50%的比率增高(73.3%vs 42.1%,p<0.005=;既往有卒中、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比率增高(p<0.05);ABCD2评分分为≥4分组和≤3分组比较,TIA 后7 天内卒中发生率增高(13.3% vs 2.63%,P <0.05).结论ABCD2评分≥4分的TIA 患者MRA 显示颅内动脉狭窄率高,且在TIA 后7 天内发生卒中的风险增高.

    作者:单志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AIDS患者HAART后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与了解老年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HAART)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05 例老年AIDS患者的跟踪随访,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宣教及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结果 94 例患者依从性良好,能按时随访,坚持抗病毒治疗,5例患者有停服、漏服现象,4例死亡,2例失访.结论 老年患者依从性差,但经过系统及全面的依从性教育,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作者:陶翠菊;石柳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现代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初探

    2009年卫生部颁发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新行业标准,要求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管理模式.我院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科学管理,保证了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病人的常见问题,尤其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多见.Clarke 等[1] 报道,全髋置换及全膝置换术后DVT 的发生率分别为32%和66%.因此,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做好DVT 的预防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自2009 年12 月~2010 年12 月对89 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DVT 预防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青;刘玉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院前急救中医疗纠纷的防护措施

    院前急救所进行的是遭受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行为.由于院前急救时间短、风险大,有时患者病情重复杂多变,病种杂;加之出诊工作没有规律性,对救治要求较高,而条件有限,没有较为隐蔽的治疗空间,经常在患者家属和围观者的视线下进行救治,医护人员的言行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各种医患纠纷.为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及其工作中的防范风险和医疗纠纷的能力,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利益,本文探讨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医疗纠纷及防范对策,以作为其急救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智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